12月1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发布。《纲要》指出,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其战略定位为“全国高质量发展样板区”。
《纲要》的发布意味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同“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处于同等重要位置,是完善中国改革开放空间布局的重要部分。
列入《纲要》的规划范围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全域,以这四个省份的27个城市为中心区。这一地区无疑是我国经济最活跃的、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图片来源:国是直通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目标》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科技与高等教育的前沿阵地。不管是科研投入、科技进步贡献率还是高技术产业产值占比都处在全国前列。
长三角地区还聚集了大量高教资源,据教育部最新的高校名单信息显示,江浙沪皖四地共有本科层次高校所,其中“双一流”高校的数量就达到了35所,占全国总数的1/4。不仅高校数量庞大,而且类型多样:国内公认的第二梯队、实力仅次于清北的“华东五校”——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均在此地区。长三角还是国内最早探索中外合作办学的地区之一,拥有5所中外合作高校;此外,这里还有其他众多潜力无限的新兴大学,如上海科技大学、西湖大学等。
《纲要》指出,长三角地区“科教资源丰富,拥有上海张江、安徽合肥2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全国约1/4的“双一流”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足见其科教实力之强。
《纲要》对长三角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划是怎样的呢?
联手发展区域教育——江浙沪一流大学支持安徽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整个地区高质量的教育,但我们注意到,长三角内部不同地区之间,高等教育发展并不平衡,差异比较明显。例如,长三角地区35所“双一流”高校中,上海与江苏就有29所,占去了其中的约80%,而面积广阔的浙江与安徽仅有数所。
对此《纲要》提出,要“协同扩大优质教育供给,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率先实现区域教育现代化。”“推动大学大院大所全面合作、协同创新,联手打造具有国际影响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鼓励沪苏浙一流大学、科研院所到安徽设立分支机构。“
高校联合——打造国际合作教育样板区
针对区域内高等教育的*策除了促进区域内部平衡发展的措施外,还进一步提出了”高校联合发展“的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强与国际知名高校合作办学,打造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昆山杜克大学等一批国际合作教育样板区。“
众所周知,江浙沪地区集中了上海纽约大学、西交利物浦、宁波诺丁汉等数所中外合作办学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大多采用国外高校的教学与管理模式,在国际化程度等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
此前深圳引进了众多国际知名高校与国内高校在深圳合作办学,有力地改善了地区高等教育资源不足的短板。相信未来长三角地区也能通过大力发展中外合作办学,进一步提升区域高等教育实力,形成地区高等教育的特色。
长三角高教“一体化”进展——高校联盟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驱动下,多所高校相继成立数个长三角高校联盟建立,共同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助力。
年9月22日,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五所联盟高校发起成立了长三角高校智库联盟。该联盟面向区域内外智库开放,旨在着力发挥长三角高校的人才优势、智力优势、国际合作优势,计划通过联合研究、互鉴特色、人才培养等机制,逐渐形成一体化的引领性智库集群。
其实,长三角地区高校之间结盟早有先例。
早在年9月15日,由上海理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共同发起成立了长三角高等工程教育联盟。年,江苏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加入,联盟扩展为五所高校。该联盟是一个面向工程教育和相关行业产业的开放性组织,进一步强化高等工程教育对长三角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
五校又于年10月25日成立了长三角科技园联盟,成为联盟高校开启多维度、跨领域、高层次合作的又一里程碑。联盟将为推进高校科技园区间的合作,共建成果转化孵化器、联合开展行业高层次人才培训、共建技术经理人队伍起到关键性作用。
长三角科技园联盟成立大会现场
图片来源于光明日报
年4月8日,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江苏省教育厅、浙江省教育厅共同签署了“长三角地区高校图书馆联盟的框架协议”。共建一个集数字资源为主体的包括印本资源在内的长三角地区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服务共享平台,以实现长江三角洲地区高校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知和共享。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杨华勇提交《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发挥在长三角国际科创中心建设中的引领作用》的提案。在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建议重组长三角区域内各大高校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组建国家重点实验室联盟,赋予其论证重大科技项目指南的职责,为建设长三角国际科创中心发挥引领作用。
作为我国经济活力最强、教育水平较高的地区,长三角地区具有天然的发展优势,相信在国家战略的引导下,长三角地区的高校能发挥各自优势,助力长三角地区早日建成“全国高质量发展样板区”,为我国对外开放与经济文化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1]长三角5所高校成立大学科技园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