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5月6日下午,由武汉大学大数据研究院主办、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和武汉大学文化遗产智能计算实验室联合协办的“珞珈大数据论坛——数据智能与文化计算”专场报告在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报告厅隆重举行。本次论坛聚焦社会学、心理学等领域中的社交媒体大数据分析与应用,邀请了国内外多位知名学者,跨学科、多角度“解密”大数据,并就相关理论与技术范畴分享了前沿研究。
01
马费成教授致辞
本次论坛邀请到武汉大学大数据研究院院长、人文社科资深教授马费成先生做开幕式致辞。马费成教授在致辞中表示,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改变了传统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范式,并为人文社科研究赋能。作为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的基础工作之一,文化计算在数智时代发挥了重要作用。数据驱动的文化计算作为一种新兴的交叉学科,为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立安全、可信、高效的信息化基础范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今年武汉大学文化遗产智能计算实验室也在申报教育部文科重点实验室,希望能在各方专家的集智协同下,通过对智能数据处理、文化社会计算等领域的深入研究更好地助力我国社会文化产业的发展。
02
数据智能
论坛上半场由武汉大学大数据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副院长王晓光教授主持,重点围绕“数据智能的处理与应用”这一主题,邀请了冯铃和王健楠两位嘉宾进行主旨报告。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冯铃教授首先带来了题为《大数据下的自杀风险感知与疏导》的学术成果分享。近年来,高校学生自杀事件频发,全世界每年约有80万人自杀,这些极端现象是由于长期心理压力伴随情绪崩溃而无法释放导致的。冯铃教授团队针对这一现象,基于微博大数据,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情感分析等多种文本智能处理方法,对用户心理压力特征、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