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流产的危害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专家讲座丨林家阳坚守与开放谈传统文化的
TUhjnbcbe - 2022/7/21 10:05:00

摘要:有着丰富阅历的林家阳教授通过自身成才的经历和感悟,结合多年来对国内外艺术和设计的研究,围绕“传统文化的守护与突破”这个主题,阐述了自己的主张和看法,并作了大量中西方设计文化差异比较,指出东西方文化的互补和融合是一个漫长的渐进的过程。同时对当前国内艺术和工艺美术创作存在的独创性、个性化不足,林家阳教授结合经典案例进行了深度剖析。

关键词:工艺美术;刺绣;艺术创新;艺术教育

林家阳教授

林家阳,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设计艺术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常务理事、高校创意总部创意导师。97年留德归国后积极倡导设计教育改革,并率先有效地领导了无锡轻工大学一系列的改革话动,年转入同济大学。先后获得: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年开创设计基础创新课程《图形创意》,该课程从无到有,播及和影响了全国设计基础教育;自至今,该课程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MOOC国家视频公选课;担任总主编组织编写创新教材余册,设计创新演讲余场;举办“全国设计大师奖”20期,“全国设计大师班”41期,极大地影响和推动了中国设计教育改革的历程。

林家阳教授在讲课

年11月25日上午,林家阳教授在温州大学图书馆为年度国家艺术基金“浙江地区刺绣人才培养”项目开展了《坚守与开放——谈传统文化的守护与突破》的课程活动,林家阳教授的报告内容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中国艺术的现状和智能时代国际未来艺术的发展方向;中国文化优势和传统工艺美术的出路。

一、中国艺术的现状和

智能时代国际未来艺术的发展方向

林家阳教授高度强调了中国艺术的创新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讲述了目前他所感知到的社会问题和现象,引出眼前的教育最重要的是要去改变这些现象。要实现这种改变,他的观点我们需做以下四个方面努力:

第一,观念要转变

艺术家们要有社会责任去创新,不要墨守成规,要用现代科学的手段去表现艺术,强调艺术创作的时代性。

在电脑复制万能的时代,直接把人物和风景照片通过软件加工,逼真地达到不同的绘画效果,例如素描、油画、水彩、国画、版画等等,在任何风格类型都可以通过人工智能实现的时代,还要“美院派”的写实教育干什么?现有的美院考试模式显得十分仓白,甚至愚昧。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速,艺术作为人类哲学的最高境界,要用创新引导科学思维的进步,而不是置后于社会。成立于年的美利坚合众国艺术与科学院,这个机构把艺术与科学联系在一起,用艺术的创新思维带动科学的进步,科学的发展又推进艺术家们用科学的手段来表现艺术,这种教育理念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借鉴的。

第二,学子要有毅力

引导学生把握成功的六字密诀一一目标-责任-坚持。林家阳教授描述了中国当今社会比较浮躁的一些现象。他认为,没有思想就不会发表观点。美国伯克利分校教育经费比清华大学低很多的,却出现了个诺贝尔奖得主。他们把精力集中于研究,而中国的学校却把注意力放在搞大,不断地搬家,不断地更改更好听的校名,经费更多用于盖新校舍或者其它无用功,而西方名校百年不盖新房,这就是区别所在。说到教育经费,实际上我们清华大学与哈佛大学年的教育费用是一样的,可是清华大学诺奖是零,而哈佛培育近位诺奖获得者。

第三,培养有社会经历的人

教师教给学生是解决问题的路径、会思考并解决问题的方法,无论学生或教师都要有实践经验。在中国刚走出校门的博士生可以做大学教师,可在德国和美国缺少实践的博士毕业生从教是不可能的。任何专业应该是互通的,教育要培养的是全面基础素养的高质量人才。人们都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发现自我的能力,他说到自己的一位研究生,毕业后做了企业的营销员,并在这个行业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我们中学的文理艺分科制,其实是剥夺了学生掌握全面知识能力的机会。他告诫学员们,通过这次培训,应该有意识地去提升智商(书本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情商(社会能力和个人修养)的两个方面的能力

图1-1学员们在认真听课

二、中国文化优势和传统工艺美术的出路

林教授风趣地说,或年后,当我们后人挖掘到我们这个时代的工艺美术作品时,他们会误认为是唐、宋、明清的作品,因为现在的工艺美术作品,比如四大绣(图2-1)毫无时代的特点。

图2-1四大名绣

浙江台绣的传人林霞则别出新载,这样具有创新意识的优秀的工艺美术传承人,正是为中国传统工艺的发展指点了方向一一使用中国的传统技巧,但具有时代的表现特征。(图2-2)

图2-2林霞作品《原·衍生》

接着他还和大家分享了浙江温岭海洋剪纸艺术家郭献忠的作品,他用人生70年的精力,一直致力于海洋剪纸艺术的创作,将自己的作品和海文化融在了一起,已经成为区域文化积淀的一部分。他的影响力在各门派的剪纸艺术队伍里,是独树一帜的。接着林教授还展示了中外剪纸艺术,从平面到二维,从二维转向三维,从三维到空间的创作案例,为中国非遗走向时尚提供了最好的案例。(图2-3)

图2-3西方剪纸作品(左)和剪纸服装(右)

林家阳教授还用年布鲁塞尔世博会展馆与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建筑设计进行了对比,发现我们的设计师大都仍停留在文化和美学观上,而西方的设计师们则在思考人类生存,地球的未来。(图2-42-5)

图2-4年布鲁塞尔世博会展馆

图2-5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

最后的案例是40年代超现实主义代表人物马格丽特的《超越》,林教授在启迪: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更远。(图2-6)

图2-6马格利特年的作品《超越》(左)

和马踏飞燕(右)

三、总结

民族传统手工艺刺绣是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在现代社会中正面临着蜕变和再生的考验。对中国当今刺绣艺术发展的社会背景做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在此基础上为之中手工艺的未来发展指明了一条路径。从古至今、从东方到西方的各门类艺术精品作品的欣赏与讲解,也给十五位学员们带来了新的刺绣创新创作的启发,坚定了他们为推动中国刺绣艺术创新发展的信心。

图3-1林家阳教授和学员们合影

文字编辑:张桂昭现场摄影:崔俊松初审:程巍终审:*怡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专家讲座丨林家阳坚守与开放谈传统文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