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不仅是女性的重要生殖器官,而且参与女性的免疫和内分泌调节,影响女性的性激素代谢。
子宫出问题不仅会引起女性内分泌紊乱,还会影响卵巢功能、生育能力以及正常的夫妻生活。子宫肌瘤发病率增高且呈低龄化趋势,特别是未婚、未育、想要二孩的患者对此会产生过度的恐慌。
不少女性体检后,发现自己肚子里多了一个小东西“子宫肌瘤”,大多数人听到“瘤”这个字,整个人都不好了,有人甚至因为这个病把子宫都切掉了,那么得了子宫肌瘤到底严不严重呢?什么是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是最常见的妇科良性肿瘤,由平滑肌和结缔组织组成,又称“子宫纤维瘤”、“子宫纤维肌瘤”,但因其主要成分是以平滑肌细胞增生为主,故以“子宫平滑肌瘤”的命名最为合适,而其简称“子宫肌瘤”也最为人所知。子宫肌瘤不增加子宫恶性肿瘤的风险,也不会进展为恶性肿瘤。目前,子宫肌瘤的确切病因还不清楚,但是它在青春期前少见,绝经后会出现萎靡或消退,只在生育期的女性身上多发,目前普遍认为它可能与女性性激素有关。育龄期女性雌激素分泌相对旺盛,可以很好促进子宫肌瘤的发展。在育龄期,子宫肌瘤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常见于30-50岁妇女,20岁以下少见,发病高峰在40岁左右。育龄妇女中患有子宫肌瘤的比例达20%-50%,而因许多患者无明显症状或有症状而未及时就诊,其真实发病率可能更高。子宫肌瘤有什么症状?
子宫肌瘤通常无症状或症状轻微,部分患者可有明显的症状。症状的类型通常与肌瘤的位置有关。
子宫肌瘤的症状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①月经改变:为子宫肌瘤最常见的症状。常表现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少数在经期前后出现阴道流血。长期的月经改变可继发贫血,出现乏力、心悸等症状。
②盆腔疼痛或坠胀感:包括下腹坠胀、腰背酸痛、同房疼痛等,少数情况下,肌瘤蒂扭转、红色样变可出现急性腹痛。另外,子宫肌瘤可能与子宫腺肌症和(或)子宫内膜异位症同时存在,从而出现盆腔疼痛。
③压迫症状:肌瘤压迫膀胱可引起尿频、排尿困难或尿潴留等;肌瘤压迫直肠可引起下腹坠胀不适、便秘等症状。
④白带增多:正常白带是少量略显黏稠的白色稀糊状或蛋清样分泌物,随着月经周期的改变会有轻微变化。肌壁间肌瘤可仅表现为白带增多,而黏膜下肌瘤可因溃烂、坏死等出现血性或脓血性的白带。
调查显示我国成年女性中近三成患有子宫肌瘤,每年新发病人数在万人以上。多发于30-50岁的经产妇,近年来发病率有增高及年轻化的趋势。许多人对子宫肌瘤缺乏应有的认识,加之各种不良生活习惯等,导致一些女性疾病缠身,且久治不愈。子宫肌瘤危害
1.月经异常
为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月经周期缩短、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不规则阴道流血等。2.小腹肿块
随着子宫内肌瘤的增大,患者从小腹外部能触摸到明显的肿胀块,小腹的体积也将逐渐变大,并伴有明显的坠胀感。3.白带异常
白带增多,有时产生大量脓血性排液及腐肉样组织排出伴臭味。4.压迫症状
肌瘤向前或向后生长,可压迫膀胱、尿道或直肠,引起尿频、排尿困难、尿潴留或便秘。当肌瘤向两侧生长,则形成阔韧带肌瘤,其压迫输尿管时,可引起输尿管或肾盂积水;如压迫盆腔血管及淋巴管,可引起下肢水肿。5.疼痛
一般患者无腹痛,常有下腹坠胀、腰背酸痛等,子宫肌瘤当浆膜下肌瘤蒂扭转时,可出现急性腹痛肌瘤红色变时,腹痛剧烈且伴发热。子宫肌瘤的分类?子宫肌瘤好发病部位?可发生在子宫任何部位:壁间肌瘤、浆膜下肌瘤和黏膜下肌瘤。如何预防子宫肌瘤?1.学会自查常见的表现症状是下腹部有肿块。这种病多发生在30-50岁的中年妇女中。如发现白带增多,经期出血异常要及时就医,并作相关的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2.定期复查
如果发现子宫肌瘤,一般应3-6个月复查一次。
3.调节饮食
减少高脂食物。高脂肪食物促进了某些激素的生成和释放,而子宫肌瘤的形成与大量雌激素刺激有关,坚持低脂肪饮食,要多喝水、忌食辛辣、酒类、冰冻等食品也是预防子宫肌瘤的发生要注意的事项。
4.严防产后子宫脱垂
产后不注意休息,经常下蹲劳动或干重活,使腹压增加,子宫就会从正常位置沿着阴道向下移位。这样很可能会导致子宫肌瘤的产生。
5.避免人工流产
要避免反复人流。如果反复多次人工流产,很容易造成宫腔感染、宫颈或宫腔粘连,导致继发性不孕。
温馨提醒:子宫肌瘤绝大多数不会影响身体健康,绝大多数也不需要开刀。不过也要防着恶变的可能,这风险和肌瘤大小没有必然关系。要不要做手术需要结合症状来看,月经异常、尿频尿急便秘、腹痛、发烧、不孕等,除此之外,还有增长速度。子宫肌瘤的正常增长速度是很慢的,这期间需要定期复查、注意有没有出现异常情况的发生。
做微创妇科手术医院、医院妇科专家定医院定期开展公益活动(版权声明:图文来自网络,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