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一:
1、针对场所的实际情况,保安员应当制定防止群体事件发生的预防措施和应对群体事件发生的应急预案,加强预案演练,提高保安员应对群体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2、利用标语或高音喇叭等措施,充分做好人流密集区域中人员的提醒和警示防范工作,提醒和告知现场人员自觉维护秩序,严禁拥挤。
3、加强安全保卫力量,设置隔离带,或将人群人为进行“一”字型或“井”字型分割,严格控制局部或区域性的人流密度,有效维护好现场公共秩序,严禁混乱、起哄或不可控情形的发生。
4、重大集会或活动,主管部门应提前向公安机关备案,由公安机关主持维护现场秩序,对无规律、临时性或聚集型的人流密集场所,保安人员应当采取措施及时疏散人群,必要时应当及时报告公安机关,由公安人员进行现场处置。
5、综合上述情形,保安人员全力维护好现场秩序,防止混乱和不可控,采取措施有效疏散密集人群,最大程度保护好自身及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必要时及时报警,是保安员应对问题中情形的主要工作思路。
方案二:
在人流密集、容易发生群体性事件的场所,保安员需要注意:
1、根据预案要求,明确指挥原则:统一指挥原则、及时指挥原则、科学指挥原则。保持安全疏散秩序,发扬团结友爱、舍己救人的高尚精神,防止拥挤、践踏、摔伤等事故发生。在突发事件中,有秩序地撤离是最安全、最迅速的。
2、按照指挥机关的位置状态,指挥的方式为定点指挥。现场处置要求:全面控制、确保重点、留有机动。
3、内场人流控制措施:投入若干保安维持秩序并穿插其中观察情况。注意观察安全疏散标志,有情况发生时组织人流疏散。
4、重要部位保卫措施:在重要部位安排保安人员,以“人墙”或者其他合适方式,维护好活动现场秩序。
5、高层建筑疏散应以事故发生层、以上各层、再下层的顺序进行,以疏散到地面为主要目标,优先安排事故威胁最严重区域的人员疏散;疏散中按照先老、幼、弱、病、残、妇,先旅客、顾客、观众,后员工,最后为救助人员的顺序疏散。预医院绿色通道。
6、疏散、控制事故态势同时进行,发现重大问题时首先采取的紧急措施是要求立即停止活动。
方案三:
1、保持安全疏散秩序,防止拥挤、踩踏、摔伤等事故发生。2、高层建筑疏散应以事故发生层、以上各层、再下层的顺序进行,以疏散到地面为主要目标,优先安排受事故威胁最严重的区域的人员疏散;疏散中按老、幼、弱、残、妇,先旅客、顾客、群众,后员工,最后为救助人员的顺序。3、逃生中切忌大喊大叫、乱窜乱撞,以免引起疏散人员的拥挤和混乱。4、疏散、控制事故态势原则上同时进行。5、火灾疏散中禁止使用普通电梯运载人员,同时不要停留在没有消防设施的场所。6、逃生时要注意观察安全疏散标志,同时注意自我保护。
律师评析:为预防人员流动密集场所发生群体性事件,应事先制定应急预案和预防措施,一旦发生事故,应立即启动预案防止事故扩大,同时做好人员疏散工作预防发生哄抢、踩踏或其他事故。组织人流疏散时,应当注意按照安全标志疏散、定点指挥,疏散与控制事态相结合。如果事故不可控制,应立向公安机关报告,并配合公安机关维持现场秩序。三套方案结合更具有可操作性。转自:南阳保安有机蜂场——HONEY大自然的馈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