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流产的危害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收费编程视频配套的故事1
TUhjnbcbe - 2021/6/9 17:38:00

本文的音频我已经传到电台里了

我打算录一个收费的编程视频,为那个编程的视频配上一个尽量有趣的故事,就编了这个故事,这个是没有代码版本的,因为要把代码放到故事里,我发现并不容易,不过我会尽量尝试,就发两个版本的,一个有代码,一个没有代码,这个是没有代码的。

这个故事还没有编好,当然视频也没有录好,都在更新中。里面的人都是虚构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1

太阳落了,路灯亮起,路上依然繁忙,车水马龙的街道急着把一天吸的热量吐出来。办公楼里依旧灯火通明,从天桥上远远望上去,只有几个窗户里没有灯光,仿佛是换牙的小孩,错落的空了几个位置。天桥旁边有一个公交车站,站牌下面的人像刺猬一样,局促的空间让他们不得不挤在一起,但是靠得太近身上的刺会伤到彼此,就会弹开一些。在拥挤和弹开之间反反复复,每个人都盯着手上的手机,不时的抬一下头张望着属于自己的那辆公交车,就像是百米赛跑的运动员,在等待发令枪响时候坚定的眼神,时刻的鼓励着自己,千万不要退缩。车子远远的刚冒出头,就像发令枪举了起来,刺猬中一阵骚动。车子刚刚停下,就像发令枪响,大家一拥而上,往往是大娘跑在最前面,那股子蛮劲正好说明了中国的古话,越活越年轻。

总有些年轻的姑娘小伙不好意思使了吃奶的劲冲刺,看到人多挤不上车,就想冲上开过来的第二辆车,谁知道每辆车都有大娘冲在前头。也只好不顾面子的向上挤,总算把屁股塞进车门里面,这才敢松下一口气,让满头满身的汗有时间冒出来。但是人还是源源不断的挤进来,车门里面的对车门外面的喊:“别挤了,等下一辆吧!”车外的对车里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出门在外,大家方便,对不住了,挤一挤就上来了。“当这人刚刚挤上车,转头就对下面的人说:”别挤了,等下一辆吧!“。于是,每辆公交车的车门,最先学会的就是这两句话,车上的人说:”别挤了,等下一辆吧!”,车下的人说:“出门在外,大家方便,对不住了,挤一挤就上来了。“

都说世上的东西是热涨冷缩,但是人可能不是东西,谁能想到,这小小的车厢,竟然容的下这满满一车站的人,铁皮没有弹性,但是人肉是有弹性的,不管是男子汉大丈夫还是弱女子小媳妇,都有了能屈能伸的本性。都说车厢是沙丁鱼罐头,也对也不对。沙丁鱼罐头比车厢里要舒服,因为鱼的刺是长在身体里的,但是这些挤上来的乘客,有的穿着尖刀一样的高跟鞋,有的带着四四方方的笔记本电脑,外壳是硬邦邦的铝合金做的。就像中国著名的偶像歌手李志歌里唱的:左手的手枪,右手的菜刀,中间的凶器。这些硬邦邦的凶器,并不会像歌里唱的那样会壮烈的开炮,但是,却会向周围乘客的身体里硬戳。为了避开这些凶器,车上的乘客有的要抬起半根腿,有的要缩起一只脚,有的要把身体扭成某种毕加索画上的形状,比沙丁鱼在罐头里直挺挺的躺着要复杂了许多倍。

有个把幸运的年轻人占到了一个座位,屁股还没休息过来,就会有个大娘凑上来。大娘分两种:车下的大娘和车上的大娘。没上车的大娘气吞万里如虎,上了车的大娘则像活到了65岁的林黛玉,死死的盯着有座的年轻人。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个眼神让年轻人坐着不安,只好让座。喉咙里的道谢声,脸皮上的微笑表情就像是透明胶带粘在了石灰墙上,随时会分开一样。

有人讨厌坐公交车,但是又没有钱买私家车,刘栋梁就是这样的人。他是骑共享单车上下班的。汗水夹杂着尾气和尘土,满身的油腻。真正的油腻是“三分汗水七分尘”,如果没有这多霾的城市,这放热的马路,这路上的尾气,这环保的单车,不会有真正的油腻的。那些开私家车的,只是空调里的油腻,不是真正的油腻。

终于回到家了,叹了一口气,他打开了自己的电脑,上班是电脑,下班还是电脑,除了电脑,还真不知道一个程序员能做点什么?不过还好,他觉得没有什么东西比电脑好玩。想来想去,还是电脑最好玩。他想写一点文章,录个视频,让他的业余生活变的充实一些。在这个城市中,他没有几个朋友,实在是太空虚了。空虚的人往往会在精神上重新审视自己,在6天工作1天放风的节奏里,这空闲的1天无论如何也止不住那6天的惯性,不敲几行代码不写几篇工作日志,是会失控的。但是,这1天的日志,又没有领导查看,就当成了他自己的日记,放在网上,这个年代的日记是写给外人看的。就好比是女人穿上各种各样长长短短的衣服,摆弄各种各样的姿势,或撅嘴,或瞪眼,拍出不同形态不同表情的照片,发到网上让别人看。但是,可气就可气在栋梁是男人,天生又没有一幅好皮囊,拍出照片放在网上是不会有人看的。所以,他只好写了日记,放在网上。

这些日记从技术也好,*治也好,工作也好,都试图从各个方面证明他刘栋梁高人一等。当然了,这些日记也并非完全空穴来风,但是绝非实事求是。比如他在工作中做了一点微不足道的事情,就会在日记写上:“前日工作中完成一重要模块,让工作进度加快不少,领导非常满意,口头表扬了我,特地将前日工作详细纪录如下……”实际情况上前天他确实通过搜索国外网站,解决了一个问题,他的领导有个口头禅是:你做的不错,继续加油。只要不是犯下了杀头的罪,他的领导都会说这一句话,甚至上厕所帮他开一下门,都会说一句:你做的不错,继续加油。这句口头禅就像是电脑开机的音乐,只要开机就会响。但是刘栋梁完全不理会当天的事实,添油加醋的乱写一通,希望有人能看到他这个民间的高手是如何解决一个技术问题的,当然,他恰如其分的漏掉了他搜了半天外国资料的事情,好像这件事是他一个人独创搞定的。有心理学家考证过,有领袖欲望的人,都喜欢出一大堆书,不管是从*还是经商,不管是踢球还是唱歌,这些人都会有人帮忙写自传,他传,别传。毕竟有写书的欲望并不能让这些人有写作的能力,所以代笔是公开的秘密。栋梁虽然也有当领袖的欲望,但是又没有那么强烈,就像是感冒发了一个低烧,还用不上写书这么猛的药,写几篇日记录几个视频就能退烧了。

做程序员这一行,他的年龄已经偏大了,27岁。说来也怪,在中国,什么都是古代的好,医学如此,现代的医学不如清朝的好,清朝的医学不如明朝的好,算来算去,两千多年前的《*帝内经》最好;教育也是如此,学校都是一路向前推,听说南方有个吃辣椒的地方已经把学校的渊源联接到了年前,毫无疑问的是世界最古老的学府。古董就更不必说了,连街边的食物都是清朝明朝皇帝嘴馋吃过的。在这个一切向老祖宗看齐的年代和国度里,只有程序员和夜总会的小姐是越年轻越好。在24岁的时候,刘栋梁就已经开始用西方的记岁方法,去了虚岁,25岁的时候,他又按照西方的传统,过了生日才算一岁,他的生日月份又小,那3年,他年年都是23岁。在26岁的时候,他买了一本书叫《人生从30岁开始》,觉得他的人生还远远没有开始,又觉得小了很多。但是自从他买了这本书以后,网上总是给他推荐相关的书,他才发现,这是一个系列的书,从《人生从18岁开始》,一直写到《人生从70岁开始》,足足有53本书,你的人生想从哪一年开始就买哪本书。这着实让他失落了一阵子,但是,他还是相信人生从30岁开始。就和女人的年龄永远18岁一样,他的年龄就没有再超过25岁,实际上他已经27岁了。而且,他在网上测过心理年龄,说他的心理年龄是21岁,他相信这是准确的,因为网站上说有几千万人测过,都说很准。科技总是以意想不到的方式改变生活。

刘栋梁这个名字是他的父母给他取的,这个名字中寄托了对孩子的计划和希望,但是,却丝毫没有为可能的意外保留一点余地,一棵树,不一定会长成肩负责任的栋梁的,还有可能长成了一小截不堪大用的小椽子。就像光天化日之下没人相信有*,父母也不会相信自家的孩子成不了栋梁。

栋梁上了大学,既不去用功学英语读文献,也不去机房写软件调bug,更别提什么*治,经济,一概不管不问。四年大学,读了几天的书,每每都是明天考试,今晚开始抱佛脚,自以为烂熟于心的数据结构和算法,上了考场发现全是生的,靠着前后左右同学的帮助,和自己裸眼2.0的视力,总算是毕了业。说来也怪,现在学生10个中有9个近视,还有1个是半近视,但是这个栋梁不爱读书做题,那双眼睛,从小学到大学,愣是保持了2.0的视力没任何损伤,就像是一对人肉望远镜架在眼前,10米外的姑娘,清粉底下有几颗雀斑都可以看清楚。

随便听了几门功课,可谓是泡妞兴趣广泛,学业心得全无,唯一的爱好就是尝试各种Linux操作系统的发行版,每每是浅尝辄止,有时会跨系到历史系选两门课,也算是历史系的名人了,因为这里教书的先生教了几十年,就没见过一个学数学还是学计算机的会来选自己的课,刘栋梁这样的人,真是几十年一遇的奇才呢。谈了几个女朋友,在想翻雪山的时候无功而反,上了一垒,怎么也上不了二垒,更不要提三垒了,最后都是不了了之;试了几个Linux操作系统的发行版,也算是入了编程的金山,代码的宝库,但是除了会用几种语言写HelloWorld,还会用几个太普遍的命令,就空手而归了。失恋的痛苦加上技术的打击,就经常对女人和技术发表自己的奇谈怪论。比如经常对他的同学说什么异性恋只是为了繁衍后代,同性恋才是真爱,哪有什么编程什么情怀,都是骗子们骗钱的把戏。好女朋友不一定是好老婆,好玩的技术不一定是好用的技术。有些女孩是完美的女朋友,长的不错,长发漂漂,小鸟依人,无论是外貌,还是谈吐,带在身边也不会给你丢面子,但是,终究是不能当老婆的这些奇谈怪论。同学只当他是傻逼,不去和他争论,他自己以为是掌握了宇宙的真理,他倒是没去细想,宇宙的真理早就有人掌握了,岂轮的到他去掌握?想来也着实可笑。

大话讲的久了,他没骗到别人,先把自己给骗了,又加上同学不和他争论,他觉得自己的这个想法是至理名言,从此经常到处发表他关于技术的这段言论。来比较不同Linux版本的优劣,只恨他名声太小,没人引用他说的话,否则这些议论应该变成名人名言了。他是真的认为有些Linux发行版确实好玩,有半透明的界面,有漂亮的按钮,还有听起来清脆悦耳的音效,但是,就是不能用在生产的环境里的。风格上不相宜。就像一个姑娘,拿个苹果电脑,白衣飘飘的坐在星巴客里打字,就很有感觉;但是,如果一个脱鞋背心的大汉,拿个联想电脑,在星巴客里用Linux给旁边的一块板子上写C语言,这感觉就少了很多。并不是说星巴客的员工会把这个哥们给打出来,毕竟打人在中国是犯法的!如果没有法律的保护,这事还就真不好说呢。

在用了好多Linux操作系统发行版以后,他钟情了Ubuntu。表面上的答案是Ubuntu能当女朋友也能当老婆,又漂亮又稳定。实质的答案是当年他申请了个Ubuntu的光盘,免费的,这是他平生第一次有人免费送有用的东西给他,激动的他在烈日下站在学校食堂门口像发传单一样发光盘。过往的男同学打趣他是不是光盘里面有料?他会涨红了脸说没有,称这是最好用的操作系统,比Windows好用。换来的只是别人的哈哈大笑,个光盘一上午就发光了,他又从食堂附近的垃圾桶里找回了60多个,到下午又发了一遍。到现在,他还是逢人便推荐Ubuntu,当别人表示再推荐个别的,他会用惋惜的表情推荐一个叫Debian的系统,还不忘酸一句,这是最接近Ubuntu的版本,全然忘记了Ubuntu是脱胎于Debian的事实。这个免费的光盘招到了一个义务的推销员,粗算起来,他至少和个人推荐过Ubuntu了。Ubuntu有不同的版本,他认为个个都是顶好的。刘栋梁不肯承认的一个事实是,大家用Ubuntu服务器的时候,只肯用LTS(LongTermSupport)版本,这个版本的支持时间长达5年,如果不是LTS的版本,基本上从发布当天就不管了,颇有银行柜台上写的“离柜概不负责”的霸气作风。

这些年,栋梁见过的程序员有不少,对这三个领域非常有兴趣的十居其九:网红女人,手机,编程语言。网红女人的千篇一律,就像同一个韩国医生生产出来的;手机的大同小异,完全分不出有何区别;还有编程语言的如出一辙,外行人永远分不清。这三者的混合,成就了程序员们独特而统一的气质,双肩包,冲锋衣,木然的表情,就像黑夜中的萤火虫一样明显。就算其中有个把程序员分到了股权发了财,也摆脱不了程序员的气质,一争论起手机,网红和编程语言,就流露出程序员的小气,就像冲锋衣太小了,遮不了里面的红色内衣。

快30岁的人了,他还是一只单身狗,一回到这个出租屋,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父母多次在电话里提醒说当年的发小有的已经结婚,有的已经生子,甚至有的已经再婚了……去年回家过春节的时候,在父亲的威逼下,在母亲的利诱下,他去相过一次亲。

栋梁自以为去过大城市,打心眼里瞧不上小地方的时髦姑娘,落伍的时髦,乡村风格的城市化,厚厚的眼影,浓浓的口红,花哩胡哨的指甲油,所以那次相亲,他本想回去委婉的告诉母亲不合适,哪知恶人先告状,那个姑娘先发来消息,嫌弃栋梁不够时尚!这着实让栋梁郁闷了几天,也没人抚慰自己被损伤的骄傲,更无从反击这飞来的羞辱,这个姑娘早一步将他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收费编程视频配套的故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