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流产的危害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苏州大学基于人工智能成功筛选出生物钟相关
TUhjnbcbe - 2021/4/21 21:01:00
年2月4日,来自科技部网站消息称,苏州大学剑桥-苏大基因组资源中心的研究团队利用开发的基于机器学习(卷积神经网络)识别同步化参数的人工智能算法,设计了能系统化和自动化识别小鼠活动及饮食昼夜节律的筛选器。他们与来自国际上14个科研机构的团队合作,针对国际小鼠表型分析联盟的野生型小鼠数据开展了生物钟相关功能基因高通量筛选研究。研究团队通过对个突变小鼠品系的活动和饮食数据进行筛选,发现了5个可能影响小鼠昼夜节律同步化的基因(Slc7a11,Rhbdl1,Spop,Oxtr,Ctc1)。随后对Slc7a11基因突变小鼠进行了验证,发现Slc7a11缺失可导致小鼠活动与外界活动不同步。分子水平的分析显示,Slc7a11缺失小鼠体内介导下丘脑视交叉上核(SCN)神经元耦合的神经多肽表达发生了改变,从而导致内在生物钟与外界光照环境失同步。这些筛选到的失同步化基因敲除小鼠,为相关生物钟与代谢活动研究,提供了非核心钟调控系统之外的依据。该研究建立了依托国际大科学工程大数据,结合人工智能算法,高通量筛选生物钟相关基因的研究策略,为基于国际表型分析联盟后续产生的大规模基因敲除小鼠数据筛选失同步化基因,以及深入理解机体与环境的昼夜节律如何同步化的问题奠定了基础。同时该方法也可能用于判断人类生物节律的紊乱人群。

年4月16日,苏州大学剑桥—苏大基因组资源中心在苏州大学揭牌成立。苏州大学校长朱秀林表示,长期以来苏州大学主动加强与世界知名学府的交流与合作,全面融入国际创新体系,积极开展跨国科学研究。剑桥大学桑格研究所致力于基因组研究,是引领世界生物医学研究发展的顶级研究所,经过我校和桑格研究所积极磋商和共同努力,剑桥-苏大基因组资源中心成功落户苏州大学。作为小鼠突变胚胎干细胞资源库,全球四大镜像中心之一,剑桥-苏大基因组资源中心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与世界一流基因组资源同步,标志我校加入世界基因组研究的大家庭,成为亚太地区基因组研究与共享的中心。我校将充分把握此次机遇,通过真诚的合作与努力,力争早日结出硕果,为世界生物医药发展和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剑桥—苏大基因组资源中心建成后,直接把欧美与亚太地区生命科学研究连接在了一起,亚太地区所有科研单位都可以从该中心获取需要的资源,江苏将成为亚太生命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窗口。(来源:科技部)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简称高校联盟)是由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南大学、东北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重庆邮电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曲阜师范大学、太原科技大学、黑龙江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海豚大数据等全国54家高校、企业共同发起,于年5月26日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正式成立。迄今为止,联盟发展会员多家,覆盖全国20多个省市。联盟由一批积极投身于“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教育事业的高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自愿组成的公益性、全国性学术团体和服务平台。中国工程院原常务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国良担任联盟名誉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担任联盟理事长。联盟工作接受工信部、国家网信办等*府部门行*管理和业务指导。联盟主要工作是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加盟
1
查看完整版本: 苏州大学基于人工智能成功筛选出生物钟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