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性教育:sexeducation在educate什么?
年初的冬天,Netflix出品的青春喜剧SexEducation(中文译名:性爱自修室/性教育)又一次引爆了社交媒体。剧集由本·泰勒、凯特·赫伦执导,阿沙·巴特菲尔德饰演男主角Otis,艾玛·麦基饰演女主角Maeve。虽然“木讷”男主角和“叛逆”女主角可以说是近几年欧美青春校园剧的“标配”,但纵观Netflix出品的青春剧,大多不是在角色吸睛而是在“话题”上出彩,SexEducation也不例外。“性教育”的主题使其在国内的口碑甚至超过外网,让它在豆瓣上取得了9.1的高分(IMDb评分为8.3),部分片段和截图也在国内的社交媒体上广为流传。在目前性教育体系有待完善落实的大环境下,这样的分差不难理解,剧情中讨论的多数话题即使是对阅历更为丰富的成年人也依然具有吸引力。事实上,SexEducation的教育意义远不止“性教育”科普而已。超越性教育的“性教育”,到底在“教育”观众些什么?一、认识这个世界
“认识这个世界”是一个很宏大的问题,我将SexEducation中和现实世界相联系的焦点话题归结进这个“大篮子”。SexEducation的故事发生在英国一所名为莫戴尔的中学,剧中的角色大多是16岁上下的青少年。这是一个非常微妙的年龄,在他们身上发生的关于性与爱故事甚至比很多成年人更为复杂。他们渴望和成年人一样的自由,但自身正处在青春期这个“兵荒马乱”的发展阶段,在成长过程中受到的种种伤害、产生的种种困惑,让他们更为清晰地认识这个复杂的世界、获得更多成长的力量,也让屏幕前的观众实实在在地汲取知识与反思。1、意外怀孕与“意外怀孕”相关的情节在SexEducation的两季中共出现了两次,第一季第三集中,Maeve向伴侣隐瞒了意外怀孕的事实,在男主角Otis医院接受流产手术。手术过程的展现十分安静缓和,术后的Maeve表面上也十分平静。而和她在同一时间接受手术、已经是三个孩子母亲的Sarah,虽然不只经历了一次流产、虽然认为“如果尽不到一个母亲的责任那不如不做母亲”,却仍然在Maeve离开后泣不成声。据卫生统计年鉴报道,—年中国每年人工流产平均.59万例[1],而在年的一项针对未婚人工流产女性的调查中,仅有5.43%的被调查女性每次性生活采取避孕措施[2]。或许正规的流产手术能够最大程度上减少生理上的疼痛,但是女性心理上经受的痛苦是数字和语言都难以统计、表达的,不论是Maeve这样的少女,还是Sarah这样的母亲。第一季第三集中Sarah与Maeve的对话
第二季第七集中,男主角Otis和女同学Ruby在醉酒后发生关系,由于药店的规定,Ruby不得不亲自购买紧急避孕药。她感到非常“耻辱、丢人”,甚至当店员询问她之前是否服用过紧急避孕药,非常敏感地认为这是在“荡妇羞辱”(slutshaming)。然而事实是,使用紧急避孕药并不直接与任何道德准则挂钩,亦并不罕见,避孕套破裂、忘记是否有充足的安全措施等等都可能成为原因。为了防止像Maeve那样更进一步的意外和痛苦发生,没有人应当因此受到羞辱和指责。(当然,不论是人流手术还是紧急避孕药,对于身体和内心的伤害都是难以估量的。所以全程正确使用安全套是安全性行为的必要之选。)
[1]谭晓萍,方菁,肖传浩,廖爱梅,龚雪蕾.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背景下中国人工流产和避孕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7(03):-.[2]方巧兰,陈音,吴丹,王冰,傅肖华.未婚女性人工流产情况调查[J].浙江预防医学,,28(01):82-84.2、性少数群体的社会压力男主角最好的朋友Eric是一名男同性恋,他性格夸张、热情又勇敢,热爱dragqueen文化。第一季第三集中,Eric的变装偏好被父亲发现,他本想用谎言掩饰真相,然而父亲却异常平静地告诉他:你该担起责任,看看真实的世界是什么样子了。在第五集中,被放鸽子、衣物不慎遗失的Eric获得了陌生人好心的帮助,而在此之前,他却因dragqueen的装扮被路人恶意地嘲弄,甚至被殴打。喜欢Eric的男同学Adam由于家庭的压力,直到第二季的结尾才向众人坦白自己的性取向,走出“柜子”,即使他们身处一个相对更开放的社会。
Eric与父亲的对话
虽然背负着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压力,但是Eric和Adam仍然勇敢地选择面对真实的自我,这是一个充满勇气的抉择、一个美好的结局。然而现实却是,在更多的地方,许多性少数群体负担的压力使他们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
年6月17日,湖南益阳的一名高三学生,因为性取向、因为性别气质、因为“不优秀”,长期受到同学的歧视、辱骂、欺凌,最终跳河自杀。他在遗言中说:“老天对我真好。”濮实则在《国际不再恐同日:你们的存在,见证了这个世界多元的一面》一文中提到:“他告诉我,在牙买加,男同性恋会被追杀,如果跑回家里,房子会被人团团围住,撒上汽油,放火焚烧。大火着起来后,还会有人拿着屠刀守在门口,如果人出来,就被砍死,如果不出来,就被烧死。即便躲到警察局也没有用,他自己就有朋友曾经躲进警察局但仍被开枪打死。”他曾收到这位朋友寄来的一封明信片,彩色的非洲大陆上印着“TwiceasProud”(双倍的骄傲)。
性少数群体的骄傲与勇气,实际上是他们面临长期以来遭受歧视与伤害,所必须选择的态度,否则只能压抑、隐藏自我,因为Eric父亲口中的“真实的世界”并不完美。
显然在性少数群体的话题上,SexEducation是一个更为理想的世界,它让我们反思:我们何时才能做到像剧中那样,两个男生或女生在路边接吻,路过的人毫无异样的目光。
3、关于“性骚扰”
第二季第三集中,名叫Aimee的女生在公交车上遭受了陌生人的性骚扰,然而她却并没有第一时间报警,甚至对于“性骚扰”没有任何概念。在之后的日子里,她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阴影,以至于无法正常乘坐公交车,因为骚扰她的男性看起来和正常人无异,这让她彻底失去了对陌生异性的安全感和信任。第五集中,六个性格各异、喜好各异的女生共处一室,被老师要求寻找“作为女人你们有什么共同之处”,当Aimee坦白自己的心理阴影时,几个女生意外地发现自己都曾在公开场合经历过言语或行为上的性骚扰。剧中表明,“据统计,三分之二的女性21岁前在公共场所经历过非意愿性焦虑或性接触”,她们的经历并不罕见。而在CYN日前发布的《-年全国大学生性与生殖健康调查报告》中,近三分之一的大学生受到过不同形式的言语性骚扰;女生更容易遭受严重的性侵害,在被强迫触摸隐私部位、强迫口交、强迫插入式性行为的发生率上,女生都高于男生;而也有不少男生遭遇过被迫脱衣或暴露隐私部位等性骚扰或侵害。年,国内媒体公开报道儿童性侵案件共起,受害儿童超过了名。第二季第七集中Viv和其他女孩们的对话
Aimee在朋友的陪伴下战胜心理阴影
近期有人大代表正式提议针对不同情况修改性同意年龄,这对于未成年人保护、打击性犯罪来说将是关键性的制度保障。然而不论是14岁、16岁抑或是18岁,对于目前国内的性教育现状,在法律完善的同时,一套完备的、科学的、可落实在校园内的性教育体系更是重中之重。否则,还将有许多男生女生和剧中Aimee一样,对于性骚扰等性犯罪根本没有基本的概念和法律常识,悲剧还将继续发生。
SexEducation中还有许多这样的现实议题,例如女权主义、“破处”焦虑、中老年人性生活问题等等,它们通过戏剧化的处理被集中搬上大荧幕呈现,进入观众的视野。它们只是电视剧情节,但也它们真实存在,甚至更为残酷地存在。莫戴尔中学16岁的青少年们跌跌撞撞地认识这个世界,观众又何尝不是呢。
二、认识自我
对自我的发掘与认识实际上几乎贯穿了SexEducation所有主要人物线,不论是对自己的性还是对自己的爱,是推动剧情发展的关键性因素。Otis和Lily对于“破处”的执念和焦虑,源于来自同辈人的压力和刻板的性观念,所以一直“欲速则不达”;Ola对于自己性取向的认知、Otis对于自己真实感情的察觉,让他们结束了不适合的恋爱关系;Eric与Adam在众人面前勇敢地表白不再隐藏,Jackson决心摆脱父母的期待突破自己,Otis帮助同学解决的种种困扰……这些性与爱上的矛盾,本质上都是青春期的青少年们成长道路上必经的障碍。第二季最后怪诞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舞台剧,像是一场盛大的“和解”,Eric与Adam在舞台上牵手、Ola与Lily在后台亲吻彼此、Otis反驳校长为母亲辩护,青少年们在长辈和观众面前用“怪诞”的道具、歌词与舞蹈尽情展现着自我。Lily的“破处焦虑”
而SexEducation所谓“超越性教育”之处即在于此:它几乎是以一种意识形态似的形式告诉观众,解决这些矛盾的本质并不在于任何咨询或建议本身(例如Otis和母亲的“业务”),而是通过咨询和建议这样的外力,内在地认识自我、探索自我并顺从自我。因为性与爱,本就是自我的延伸。文字:杜灵漪排版:杜灵漪
图片来自网络与《SexEducation》剧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