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不是病,
痛起来要人命
每当姨妈造访的时候
躺着痛!
趴着痛!!
蜷着身子痛!!!
撞墙痛!!!!
翻滚痛!!!!!
痛经是指女性在月经前、后或月经期间所表现出来的以小腹及腰部疼痛甚至剧痛难忍,常伴有面色苍白、头面冷汗淋漓、手足厥冷、呕吐等症状为主的疾病,是妇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痛经从中医学角度看病因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情志因素:如思、悲、怒、抑郁等导致气机郁滞,气滞则血瘀,瘀滞胞宫而作痛;②寒湿凝滞:如经期感寒,过食生冷,寒湿客于胞中致血液瘀滞而作痛;③气血亏虚:如素体体虚或经期失血量多致气血不足,胞脉失养,气虚则无力推动血行,血液瘀滞不畅而作痛;④湿热下注:如经期过食辛辣致湿热下注,或经期不卫生致*邪内侵化热,湿热搏结,气血运行不畅而作痛。有半数的女性对痛经不采取任何措施,其余绝大多数女性考虑用热敷或休息的方法应对,有少部分女性会医院。对此,热敷或者服用止痛药都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无法达到满意的长期治疗效果。要治疗痛经,需要针对不同的痛经类型,对症下药。
痛经的常见原因1、原发性:有一半的妇女都有痛经,但他们都有原发性的,大概是50%,这是一个生理性的疼痛。月经出现的一些不舒服,比如说下腹痛都是一些正常的生理现象,每个人来月经的时候都会有一些不舒服,只是每个人感觉不一样而已。也就是说只有痛经影响正常的生活才是一种疾病。
2、子宫发育不良:子宫发育不佳容易合并血液供应异常,造成子宫缺血、缺氧而引起痛经。
3、身体虚弱:腹部的上些肌群有支持腹腔内脏器官的作用,如果这部分肌群发育不健全,支持有关器官的作用就差一些,这样由于脏器重量的牵拉,就会产生疼痛的感觉。
4、精神紧张:一来月经就感到烦躁、焦虑、紧张和恐惧,所以对疼痛的感觉比一般人敏感。即使轻微的不适,也会觉得疼痛,而且精神越紧张,越感到疼痛。这种疼痛主要是由心理作用产生或加重的。
5、子宫内膜异位症:它与原发性痛经症状极相似。
针对痛经,中医常采用的方法:艾灸治疗痛经:艾灸治疗组从月经来潮前3天开始,在患者腹部气海、关元和中极穴区域和背部八髎穴至腰阳关穴、三阴交区域施灸,至经期第2天结束,每日1次,连续5天。艾灸治疗组愈显率、有效率分别为85.7%、%。
从中医的角度,可以把痛经分为四大证型:寒湿凝滞型痛经
气滞血瘀型痛经
血热瘀结型痛经
气血两虚型痛经
痛经中医养生保健原则:
1调和情志:要消除对月经的紧张、恐惧心理,平时也应注意调节情志,保持情绪稳定、精神愉快,使气机通畅、气血平和,对预防本病有着积极意义。
2经期保健:经期忌生冷、寒凉、刺激性食物,忌涉水、游泳、坐卧湿地,注意保暖,消除不良情绪,不参加过重的劳动和剧烈运动,以免经血排出不畅而引发痛经。
3饮食合理:切忌偏食、节食或饮食搭配不合理,宜食清淡、富营养易消化的食物,膳食不平衡,营养缺乏,鱼和蛋类及水果摄取少,易发生月经异常与痛经。食疗药膳:丹参皮丝(丹参、猪皮、胡萝卜)、延胡索红糖饮(延胡索、红糖)宜于气滞血瘀型痛经;益母鹌鹑蛋(益母草、鹌鹑蛋)、桃仁粥(桃仁、大米)宜于血瘀型痛经;归芪炖鱿鱼(当归、炙*芪、鱿鱼)、荜茇烧鸡块(净鸡、荜茇、胡萝卜)宜于气血两虚型痛经;阿胶羊肉丸(净羊肉、猪肥膘肉、阿胶)宜于胞宫虚寒型痛经。
4劳逸结合:适度运动、活动、劳逸结合,既能促进气血运行,又可强健正气,避免虚邪侵袭。
5惜精保肾:房事不节、频繁流产,易于损伤肾精肾气进而致使冲任虚损而致虚性痛经。因此要惜精保肾,节制房事,避免人工流产。
6个人卫生:经期、产后血室开放、余血未尽。要加强个人卫生。
食疗小方法
1.鲜姜,红糖各15克,山楂10克。熬水经常喝。
2.艾叶10克,红糖15克。熬水经常喝。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