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来我最正确的决定,医院生孩子。
老婆刚怀孕时,我们医院,以我们的收入,当时觉得它简直是天价。
我们医院,我们被告知早已排不上队。到医院,但看到大厅里人多得像火车站候车室,我拉住老婆的手说:
「就这么定了,医院有多贵,我们绝不能在这样的地方受罪。」
所以,医院检查,每次检查排一整天队,就为拿到一张单子,然后医生看一眼,一句话就抬手把你挥走。这种锻炼耐心的磨练,我们从来没有经历过。
这笔钱花得值。
医院原来也是可以有服务和尊重的,这个感觉很棒。但最重要的,是把生产过程中的痛苦降到了最低。
医院生孩子,医院为省事动辄给你剖腹产,如果是顺产,极大概率会侧切;国外早就普及的无痛分娩,在中国实施率不到十分之一。
这些最让人诟病的问题,医院基本没有。
怀孕原本是人生中头等喜事,但从怀孕到生育,医院打交道的整个过程,往往会变成痛苦记忆。只要有过一次经历,大多数人就不愿再生第二个了。
昨晚与一位刚当上父亲的老同事吃饭,很自然就聊到了生孩子的不易。他和他太太都是特别热爱孩子的人,他太太以前曾说过一定要生三个孩子,但现在改口说,就这一个,绝不再生了。
他们俩其实还挺顺利。虽然怀孕后医院,都说排不上号,他急得冲一位医生捶桌子,但也许是这位哈萨克同事的相貌在关键时刻起了作用,医生迅速给他变出一个床位来。
只是在检查是否怀孕时,第一位医生差点把他们吓着。
医生第一句话就问,怀上了,你们这是打掉吧?他们忙问孩子是不正常吗,医生说挺正常好好的呢。
原来这是一场误会:医生的经验是,在这里检查怀孕的人,只要看着年轻的,大部分都选择流产,要是男方陪着一起来就更是八九不离十。
他们甚至是走运,因为他要求无痛分娩时,医生说你老婆都快生了还找什么麻醉师,但在他坚持下,居然如愿。当然这是他们运气好,那天不是周六周日,又恰好是在麻醉师没下班的早上八点到下午五点之间。
即使如此顺利,他还是因此对前些时候有个孕妇不堪忍受痛苦跳楼有了切身体会。
当时医生告诉他们还应该再等几个小时进手术室,嘈杂的环境、疼痛的折磨和无望的等待,让他太太产生强烈错觉,仿佛只要离开这个环境就能摆脱所有痛苦。
他一下明白,新闻里跳楼的那个孕妇离得一点也不远。
相比之下,医院把他们当傻子一样推销各种中成药,他觉得根本不值得抱怨。
你可能觉得医院打广告,老实说,我其实愿意现身说法做这样的事。但是,我也会负责地强调,医院有万般好,但也有中国特色的风险。
前几年,我一位好朋友的老婆怀了双胞胎,定了一家医院,临产前突然诊断有双胎输血综合症,医院什么都好,但ICU没有、暖箱没有、复杂的抢救设备没有,产妇潜在的风险超出他们承受力,于是他们一家被温柔地扫到大街上。
放开二胎后,中国人根本不愿生孩子的真相暴露,一夜之间,对不婚不育者征税、袭用某些压力手段促进生育的呼声不绝于耳。而「女权主义」的危害性更是上升到了全新高度:
「女权分子们」鼓吹不婚不育,必将导致亡国灭种。
没错,有些「女权」的声音我也不喜欢。近年来一些产妇遭遇意外和不幸的新闻,在部分「女权」那里已经变成被套路化的解读——每个不幸的产妇,总会有个愚昧自私的丈夫或冷漠残忍的婆婆。
持有这种观点的人乐于相信一个广为流传但缺乏常识的段子:医生问「保孩子还是保大人」,丈夫和婆婆说「要孩子」。
它的流传,实在是因为每次新闻发生后,这种物伤其类的痛苦和恐慌,除了找到一个普通的坏人让我们宣泄,别无排遣之法。
但是,在我的价值观里,亡国灭种这种事,即使迫在眼前,公民也没有义务为了多生孩子自我牺牲,就像公民没有义务在国家认为人口多负担重而少生娃或不生娃一样;对国家来说,无论是它认为人口多了还是人口不够,都不能以强制手段改变公民生育意愿。
在我看来,医院就诊时,不该像在火车站候车室排队买票那样长时间煎熬;在她们进产房时,能满足她们减少痛苦的基本需求,这才是*府可以做而且最该做的。
如果它想提高人民的生育意愿时,就更当如此。
如果一个社会不能通过有意识的努力,以减缓怀孕生育过程中的痛苦,反而要求个体忍更多痛,做更多牺牲,以多生孩子来避免其亡国灭种,这种社会要是亡国灭种了,真没什么可惜的。
事实上,你现在更容易看到的,是各种原因导致的结构性安排设置,在增加而不是减少这种痛苦。譬如中国医疗卫生体系已形成了非常不利于医院,医院又将面临大面积亏损的格局——如你对这个问题感兴趣,我强烈推荐朱恒鹏,这里我就不多说了。
是的,医院不必收费都如此高昂,有些*策歧视我也看不出意义何在,譬如,我们老老实实缴纳五险一金,但你选择到医院生孩子,那生育险和医保就算是白交了。
我真是不看好目前酝酿中的各种促进生育意愿的措施。我不太容易想象这样的情形:一个国家希望通过它熟悉的行*手段增强人们的生育意愿,另一方面,当孕妇希望无痛分娩时,却找不到麻醉师,因为麻醉师都去做无痛人流手术去了。
是的,一个满街无痛人流广告,医院却不能充分提供无痛分娩的社会,谁TM愿意多生孩子啊。
*章晋不客观,不中立,有是非,有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