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春花做人流手术
俗话说“祸不单行,福无双至”,但现实现中祸也许不单行,可福有时会双至。慕容喜岩和田耿春花结婚后的半年里,一桩桩喜事接连不断地向他们袭来。
先是慕容喜岩被调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计划经济委员会任工业科科长,官升半级。后来慕容喜岩分到了一套计委的两间家属房,60多平米,带厨房,离厕所也不远,既有吃处又有拉处。而春花的舞蹈《佛韵禅味》、《飞天、飞天》、《北京的太阳照边疆》获得了新疆*区舞蹈创作一等奖,《北京的太阳照边疆》荣获总后勤部文艺汇演一等奖,同时被任命为*区文工团编创室主任,同时他们有了自己爱情的结晶。
但是,春花每天忙于演出,忙于舞蹈的编创,根本没有时间去照顾孩子,春花正在创作自己新的舞蹈《云,飘在云岗》,那是她年回大同去云岗进行采风后,脑海中构思的一个舞蹈,但是由于没有灵感一直没有付诸实施。近日,她在看完一部《云岗的来历》之后,顿然间好像回到了北魏时期云岗石窟开凿的年代,回到了那个文化大融合、民族大迁徙的年代,她仿佛自己已经融入了云岗的壁画中,仿佛自己就是画中的飞天、伽蓝。
但是,发现怀了孩子已经有了两个月,不能再等啦,所她赶紧和丈夫商量把孩子打掉。
“喜岩,跟你商量件事!”
“什么事?这么神秘!”慕容喜岩边洗脸边问。
“我有孩子啦!”
“什么?”
“我怀孕的啦!”
“是吗!?我要当爸爸了!”慕容喜岩激动地冲了过去,他春花抑了起来。
“放下来,放下来,你激动成这样!我想把孩子打掉。”听到这句话,慕容喜岩好像被浇了一盆凉水,一下蔫了下来。
“为什么?”
“你知道,舞蹈吃得是青春饭,过了三十岁以后就不行啦!我也再跳不成几年啦!你再等我几年,到时候咱们要孩子!”
那年春花24岁,慕容喜岩28岁,喜岩早就想要一个孩子,而他妈妈也早就想要抱孙子,可是他明白对春花来讲艺术就是生命,如果有了孩子她的艺术生涯就结束啦!在春花的的百般劝说下,慕容喜岩终于同意了春花的想法。
第三天,慕容喜岩请了假医院。医生得知已经有两个多月的身孕后,先对春花进行了身体检查,决定采取刮宫疗法。经过1个多小时的努力,春花体内的胎儿伴随着羊水排出体外,一个生命就此结束。医生嘱咐春花要注意保养身体,不要干脏活累活,不要用冷水洗头、擦澡,应格外注意卫生,要勤换洗内衣、内裤。医生还告诉慕容喜岩流产虽是“小月子”,也应按足月产“大月子”一样调养,要好好照顾春花,要多给她吃一些鸡蛋、牛奶、排骨、鸡、鱼等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饮食。
这段时间里,慕容喜岩每天一下班就买好蔬菜、鸡鱼等东西变着法地给春花做些好吃的,还包下了家里全部的家务事儿,让春花静养。可是春花躺了三天就觉得不习惯,正好起来创作她的新舞蹈《云,飘在云岗》,她每天对着那年从大同云岗采风时拍回来的照片以及同事们画下速描仔细地观察、认真地琢磨、深入地领悟……
她虽然是出生在河南虞城县、生长在雁北地区阳高县的孩子,可是她既然不知道洛阳的龙门石窟,也不知道大同的云冈石窟,而是后来到了兰州文工团才听老师们讲中国的四大石窟,才知道石窟中有舞蹈演员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资源,是能够激发艺术灵感的地方,也是能够净化艺术心灵的地方。
她记得那年回大同采风时,当时雁北*分区*治部的苏主任负责陪同她们,当第一次见到云冈石窟时,她们被那些精美佛像的震惊了,在这绵延一公里的石雕群中,雕像大至十几米,小至几公分的石雕,巨石横亘,石雕满目,甚为壮观。他们的形态各异,神彩动人,或击鼓或敲钟,或手捧短笛或载歌载舞,或怀抱琵琶,面向游人。这些佛像、飞天和供养人栩栩如生,毫发可鉴。
导游告诉她们云冈石窟位于大同市以西16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云冈石窟始建于北魏时代,是当初为了供奉佛教创建的,云冈石窟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始建于公元年,由当时的佛教高僧昙曜奉旨开凿。现存的云岗石窟群,是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云冈石窟是在我国传统雕刻艺术的基础上,吸取和融合印度犍陀罗艺术及波斯艺术的精华所进行的创造性劳动的结晶。是世界闻名的石雕艺术宝库之一,是中国最大规模的石窟群。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整个石窟分为东、中、西三部分,石窟内的佛龛,象蜂窝密布,大、中、小窟疏密有致地镶嵌在云冈半腰。最为壮观的、最大的是第6窟(魏孝文帝时开凿),由地面到窟顶高达20公尺,中央直立一个宽约60平方米的大塔柱,上连窟顶,整个塔柱和洞壁嵌满了大小佛龛和多种装饰,找不出一块没有雕刻的空隙。
在从大同云冈石窟回来以后,春花通过汲取其中的精华,创作了《飞天、飞天》和《佛韵禅味》两支舞蹈,以“虞美人”的名字参加了新疆*区舞蹈比赛,并荣获了创作一等奖。
那次,她创作了这两支舞蹈后,正好*区有个舞蹈比赛,为了展现公平、公正的原则,为了能够更好地选择拔新人、发掘新人,要求所有的参赛人员必须使用艺名。所以,春花便使用了上学时同学们常常喊她的那个“虞美人”,她觉得“虞美人”这个名字很有诗意、很浪漫、很符合舞蹈演员那种婀娜多姿的形象。在演出中,各个评委、老师根本认不出化了妆的舞蹈演员,也不知道这个演员来自那个部队,春花的一曲《飞天、飞天》跳完之后,博得了评委的阵阵掌声和观众的叫好声,最后荣获了创作一等奖和表演一等奖,而《佛韵禅味》也获得创作一等奖。
从此以后,春花觉得石窟中的那些佛像、飞天、乐伎仿佛有无穷无尽的魅力,而且每一次都有不同的发现、都有不同的灵感。孩子流产后,她从中又看到了新的亮点,领悟到了新的理念,为她的新舞蹈《云,飘在云岗》积累的了大量的元素、提供发丰富的营养。
在大同的云冈石窟、敦煌的莫高窟、天水的麦积山石窟,春花发现在佛像的衣服、坐骑、器物及壁画、彩绘上都是有大量的云纹图案,尤其是大同云岗石窟里
而且这些云纹内容丰富、生动形象。经过查阅资料,春花才知道,这些云纹可分为云雷纹、云气纹、卷云纹、云兽纹、朵云南纹、如意纹等,云纹图案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纹样,有数千年的历史,战国时期就在瓦当和陶罐上开始使用,后来受汉代“神仙升天”思想的影响,逐渐流行起来,形式越来越多、线态越来越美,用于建筑、器具、纺织、雕刻、印染等多个方面。
看到那些精美的云纹图案,回想雁北地区尤其是她长大的阳高那种风清云淡或者云卷云舒的风景,她产生了创作《云,飘在云岗》的念头。
在家休息的这几天,慕容喜岩包下了做饭、洗衣和家务事儿,给春花留下了足够的思考、创作的时间,于是一幅幅舞蹈的构思在她的脑海中出现,一张张舞蹈的稿样从她手中完成……10天过后,有关舞蹈《云,飘在云岗》的整体构思、主题思想、动作稿样、背景图案、音乐选择等全部完成了,一部结合宗教文化与民族文化、反映北魏时间孝文帝拓跋宏推进民族融合和历史进步、吸取云纹图案、石窟艺术、飞天伎乐等多种元素的舞蹈形成了。
原本文工团领导批准了半个月假,可是舞蹈一创作完,春花便宜迫不急待地返回了单位,把《云,飘在云岗》的整体构思、主题思想和动作稿样交给主管编创的叔团长,叔团长一看连声称好,递交到文工团其他领导那里后,受到了一致的好评,只是宋*委表示:舞蹈的本身很好,但名字应该是改一改,新疆*区文工团的节目出现的却是山西大同云岗名字,可以改成《云,飘在敦煌》,敦煌石窟也有许多的云纹图案,新疆也是民族融合的汇集之地,有着悠久的历史,也可以表现春花所提出的反映民族大融合主题,也可以表现中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劳动人民无穷的智慧、中国所特有的云纹图案。
在那个文化大革命依然没有结束、意识形态依然一枝独放的年代,宋*委的意见可不能不听,也不能不重视,最后团里一致决定将名字改为《云,飘在敦煌》,主题改为反映新疆地区在推进民族融合和历史进步的作用,编创和领舞仍然是春花。虽然这一改动,并没有影响舞蹈的主题和动作,但春花却有点不舒服,她那种对*土高原、对雁北地区、对阳高县九梁洼村的“故乡情结”,使她心中略有不快,也让她对宋*委有了一种偏见,总觉得宋*委就是《水浒传》里的那个外表公道、义气而懦弱、自私的“黑三郞”——宋江,把梁山好汉带入了招安的死胡同,宋*委把一个好的舞蹈改变了味道!!!
往期回顾:《风匣匠的棺材》:作家昝伟新作,再现昔日阳高匠人的生活!
(引子)
(第一章伴着雷声诞生)
(第二章童年快乐难忘)
(第三章阴阳婚)
(第四章第二次婚姻)
(第五章学习木匠手艺)
(第六章做风匣是个细活)
(第七章九爷初试锋芒)
(第八章为八路*做风匣)
(第九章张北遇到秦冰花)
(第十章斗艺)
(第十一章牛科远走库伦)
(第十二章祖田被分)
(第十三章参加代表大会)
(第十四章被征为临时民工)
(第十五章顺风参*抗美援朝)
(第十六章阳高遭遇洪灾)
(第十七章福春投靠九爷)
(第十八章赴商都运粮)
(第十九章夜宿集宁)
(第二十章顺利完成运粮任务)
(第二十一章西岭村初识张凤林)
(第二十二章云家喜得银条)
(第二十三章被聘为扫盲老师)
(第二十四章除“四害”运动)
(第二十五章马苹流落九梁洼村)
(第二十六章第三段婚姻)
(第二十七章人民公社)
(第二十八章大食堂闹剧收场)
(第二十九章春花想上阳高二中)
(第三十章与寒村长的矛盾)
(第三十一章偏方治大病)
(第三十二章郑爽的恶作剧)
(第三十三章春花临场救急)
(第三十四章一次半途而废的串连)
(第三十五章毛主席的最高指示)
(第三十六章抱养儿子)
(第三十七章喝春来的“百岁酒”)
(第三十八章爱武装女红卫兵)
(第三十九章春花参加文工团)
(第四十章为春花喜为春来忧)
(第四十一章春花回阳高探亲)
(第四十二章知青插队来到九梁洼)
(第四十六章九爷鸡蛋炒松茸)
(第四十七章智林分*烧饼)
(第四十八章春来出门写礼单)
(第四十九章精湛的折纸手艺)
(第五十章与牛哈哈的冲突)
(第五十一章春来返回学校)
(第五十二章大地震的前兆)
(第五十三章申玲珑陪床)
(第五十四章景高雨伤好出院)
(第五十五章知青畅饮接风酒)
(第五十六章知青的激情之夜)
(第五十七章马苹闹上“撞客”)
(第五十八章吴寡妇大显神通)
(第五十九章春来遭遇蛇攻)
(第六十章春来走时有异象)
(第六十一章春来入土为安)
(第六十二章唐山发生大地震)
(第六十三章春花喜结良缘)
作
家
简
介
昝伟,山西阳高人,曾有笔名雨墨,一枚文学、历史、爱好者。从小就喜欢写写,无力画画,在校刊、阳高广播电台、《北岳》、《诗友集刊》、《大同晚报》、《山西电力报》、《中国电力报》发表过文章,但终无所成;以前在企业从事行*工作,近年专注中小学语文培训。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