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枢纽、商圈和景区是节日期间最为拥挤的场所,那么上海春节人流到底有多密集?比国庆假期如何?客源分别来自哪里?让我们用大数据来给出答案。
一、机场客流平稳,火车站人流密度大、来源分散春运期间主要交通枢纽分时人流从高到低大致是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虹桥火车站、上海虹桥国际机场和上海火车站南广场,在春运期间上海虹桥火车站分时人流量波动较大。
1.主要交通枢纽春节、十一客流量对比
机场方面春节客流与国庆基本持平,客流高峰在10点至22点。火车站方面春节客流明显少于国庆期间,凌晨车次客流有小幅增加,客流高峰在8点至20点。(注:下图中蓝色为春节期间客流,灰色为国庆期间客流)
浦东国际机场春节假期七天的人流密度比较平稳,并且远低于火车站南广场的人流密度。火车站南广场人流密度在春节第五天假期后迅速上升。
2.主要交通枢纽客流来源对比
春运期间浦东国际机场的客流绝大部分是本地客源,占比88.90%,其中浦东新区客源约占总人流量的3/4。省外客流主要来自于苏州、北京、杭州、南京等地,由于苏州尚未兴建机场,因此有相当部分客流由上海分担,未来苏州有兴建机场计划,将一定程度地分流上海机场人流。
春运期间火车站南广场的客流绝大部分也是本地客源,占比85.46%,静安区超过浦东新区成为本市客源的最大来源区,本市客源来源区相对分散,静安、浦东、宝山、闵行合计才占到总客流量的3/4。苏州仍然是省外客流的第一来源地,由于航班班次较少,郑州排在省外客流占比第二的位置,苏州和郑州的客源占比之和超过外地客源的一半。
二、商圈人流量随区位变化呈现差异性特点主要商圈区位分为三类:市级中心、城市副中心和区级中心,选取三个典型代表商圈,其人流密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南京东路、杨浦五角场环岛中心区域和松江中山路商圈。
1.南京东路——城市中心商业区
南京东路地处城市中心商业区,春节期间的客流高峰是在每天的13时至21时,2月5日和2月6日客流量达到最大,之后逐渐回落,至2月10日,高峰时客流已减少一半左右。
对比国庆与春节期间,两假期客流量都呈现前升后降的态势,春节前两天的客流量相比国庆期间下降明显。春节假期不如“十一”*金周火爆。
本地客源仍然占到总客流量的50%以上,但是本地客源的占比与人流量存在明显的反向关系。假期开始时,随着外地客源的涌入,本地客源占比下降,总人流量上升;随着假期临近尾声,外地客源逐渐离去导致假期后期客流下降,本地客源占比上升。
作为市级核心商业区,南京东路的本地客源区最多的并不是来自所在地*浦区,而是有占比31.49%的浦东客源跨江流入,非中心城区的嘉定、宝山、松江、奉贤流入的客源要多于中心城区的徐汇、虹口、普陀、静安等区,南京东路地处上海最核心商业地段,招揽客源的区位优势尽显。
2.五角场商圈——城市副中心商业区
五角场商圈的人流高峰时间也在13时至21时左右,与南京东路不同的是,五角场商圈的人流量在春节假期间没有出现前降后升的态势,而是一路稳步小幅上升。
相比较国庆期间,五角场商圈的人流密度有一定幅度下滑,尤其在春节假期开始的三天。作为城市副中心,五角场商圈的号召力远低于南京东路,人流密度相差较大,由于五角场商圈的本市客流占比达到98.42%,由外地客流造成的客流起伏消失,假期客流量一路小幅上升,呈现出上海本地人先过年后逛街的假期安排。
从本市客源的来源区来看,6成左右的客流来自五角场商圈所在的杨浦区,其次约有1/4的客流来自临近交通较便捷的浦东新区、宝山区和虹口区,除此之外,较远的非中心城区金山、青浦、松江、奉贤、崇明、嘉定总计仅占客流量的1.72%,要低于中心城区客流量占比。
3.松江中山东路商业中心——区级商业中心松江中山东路商业中心的人流高峰时间是在14时至16时左右,高峰时间较早,持续时间较短,除夕夜的客流量明显低于其它时间。
松江中山路商圈春节人流密度仍然低于国庆期间人流密度,也远低于五角场商圈春节人流密度。松江中山路商圈的本地客流占98.42%,外地客流基本可以忽略。
作为区级商业中心,松江中山路商圈客流主要来自本区,占本市客流总量的96.39%,区位优势有所局限。
三、春节期间景点人流大幅上升,各景点客源分化1.六景区人流密度对比
选取较为有代表性的六个景点,从东方明珠电视塔、外滩陈毅广场、小豫园可以比较明显地看出十一、元旦和春节假期景区人流密度的骤升骤降,高峰时人流密度甚至可以达到平时双休日的两倍。相对来说,徐汇龙华寺、浦东世博园区和顾村公园的人流密度较小,十一、元旦和春节三个假期较为平缓,仅徐汇龙华寺在元旦当日和年初一由于人们为新年上香祈福而出现人流密度的小高峰。
2.人流密度较大景区人流、客源地比较
外滩陈毅广场依然是人流密度最大的景区,人流高峰时段在17时至21时,除夕夜人流高峰延迟至初一凌晨,约-人选择在陈毅广场守岁。春节前三天人流量较大,随后四天出现人流下降,比较符合外地客源占比较大景区的数据特征。
外滩陈毅广场除夕守岁的本地客流仅占比20.42%,最大的客流量来自河南郑州,事实上河南人几乎占据了陈毅广场,在客流地排名的前20城市中,河南郑州、新乡、商丘、焦作、南阳、许昌、鹤壁、开封、洛阳占据了9席。
守岁人群随年龄增长,占比逐渐下降,主要人群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共占比91.19%。
东方明珠电视塔的每日客流在春节期间也呈现明显前升后降的态势,外地客流占比超过一半,因此本地客流占比与每日小时平均客流基本呈反向变动,仅年初三由于本地客源大幅减少而出现每日小时平均客流量下降。
小豫园是一个相对本地化的景点,由于本地客流占比超过60%,从年初一开始本地客流占比与每日小时平均客流呈同向变动,年初三也出现了本地客流下降而产生的每日小时平均客流锐减的情况。
3.人流密度较小景区人流、客源地比较
浦东世博园区、徐汇龙华寺和顾村公园都是本地客流占比超过95%的景点。
由于世博园区的中国馆、世博博物馆等展馆的开放时间在8:00-17:00,世博园区的客流高峰时间在12时至18时。除除夕当日以外,其它六日人流量比较平稳,不具备大量外地游客涌入的特征。
尽管世博会是当年一大盛事,世博园区作为旅游景点对外地游客却没有什么吸引力,外地客流仅占不到5%。本地客流中85.37%是世博园区所在区浦东新区客流,世博园区作为旅游景点的号召力有待提升。
徐汇龙华寺的本地客流占比超过98%,从本市客流来源区构成来看,客源区相对比较分散,除徐汇外,浦东、闵行客流占比也较高。同时,到徐汇龙华寺上香祈福的客流年龄结构偏大,30岁以上客流占比72.96%。
作为本市最大的郊野公园,顾村公园春节期间客流密度相当低,仅年初二客流稍有增加。由于客流较少,客流高峰时期不明显,约在14时到16时左右。缺少春节的人文景观是顾村公园春节期间人气不旺的主要原因。
顾村公园客源的分散程度要高于浦东世博园区,但低于徐汇龙华寺,除所在地宝山区人流外,浦东、静安两区客源占比也较靠前,反应对于选择顾村公园为春节去处,距离因素有所削弱,这与近年来顾村公园的宣传工作有一定关系。
小结1.主要交通枢纽和商圈的春节假期人流量要略低于国庆假期;景区两节相差不大;
2.外地客源较多的商圈和景区人流量通常出现先升后降的态势,初三是本地客源低点;
3.商圈按区位条件层次划分明显,层次越高外地客源越多,本地客源也较为分散;
4.人流密度比较大的景区通常也有较高比例的外地客源,人流密度比较小的景区客源分散程度各有不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