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全球华人眼科学术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一次全国眼科学术大会于年9月7~11日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举行。会议的主题为“汇聚全球力量,共创眼科未来”。会议邀请了超过名国际著名眼科专家和华人眼科杰出代表分享最前沿的学术成果。此次大会通过视频交流、壁报交流、图片展览和手术直播等多种形式为眼科医生们提供更佳的交流学习平台,以提高临床水平和技巧。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眼科药学学组组长,医院集团药学部主任,广州医院唐细兰主任药师做了题为“人工泪液在干眼症治疗中的药理及临床应用”的精彩演讲,《国际眼科时讯》特对其进行报道,希望与国内读者共享。
干眼的病因
泪膜为眼表最外层,覆盖角膜及结膜上皮。传统的泪膜分层法将泪膜分为三层。最外层的脂质层由睑板腺分泌,能防止泪液的蒸发;浆液层由泪腺分泌,有润湿和营养的作用;黏蛋白层由杯状细胞分泌,能和微绒毛多糖复合物结合,使角膜上皮由疏水变成亲水,以便泪液更好地附着在角膜上皮表面。泪膜中,任何一种成分不足都将引起泪膜不稳定而发生干眼。
干眼的分型
根据刘祖国教授主编的《眼表疾病学》这本书,干眼分为五类(图1):(1)由于脂质层异常,如睑板腺功能障碍导致的蒸发过快型;(2)由于Sjogren综合征和许多全身性因素,引起水液分泌不足导致的水液缺乏型;(3)由于眼表上皮杯状细胞受损,粘蛋白分泌减少导致的粘蛋白缺乏型;(4)由于泪液动力学异常导致的泪液动力学异常型;(5)由以上两种或两种以上原因导致的混合型干眼。混合型干眼为最常见的干眼类型,临床上根据干眼患者的类型、程度及经济条件等特点进行个体化选择人工泪液(图2)。
图1.干眼分类
图2.人工泪液个体化选择
人工泪液的分类及其临床应用
目前的人工泪液主要分为四大类:
1.润滑类人工泪液,即高分子聚合材料人工泪液,目前在临床上应用最广,典型代表有玻璃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羟糖苷、聚乙二醇、卡波姆、聚乙烯醇、维生素A棕榈酸酯滴眼液等。其中玻璃酸钠滴眼液临床上最常用,其分子量大,保水性能好;另外,具有促进角膜上皮细胞的增生和移动,帮助角膜修复的作用。对于屈光手术后,例如准分子激光术后的患者,建议使用玻璃酸钠滴眼液,亦可以根据粘度选择羧甲基纤维素钠滴眼液。对于眼表炎症患者,可以在使用人工泪液的基础上联合免疫抑制剂或者非甾体抗炎药,其中人工泪液考虑为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
2.血清类制剂:国际干眼工作组报告指出,中重度干眼的治疗方案上应该使用血清。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角膜病学组干眼临床诊疗专家共识中指出,重度干眼的治疗方案应该使用自体血清。应用含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的人工泪液因为含有氨基酸等成分,促进了眼部组织细胞对葡萄糖和氧的摄取与利用,同时促进细胞能量代谢,改善组织营养,刺激细胞再生和加速组织修复,使过度增生的肉芽组织蜕变,胶原组织重组,减少或避免了瘢痕形成。为保证本品生物活性及治疗效果,应避免将本品置于高温环境。使用时,管口不要触及眼部,并于打开后一周用完。
3.细胞因子人工泪液:主要包括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皮生长因子以及其衍生物。对角膜有修复作用,其基质含有润滑类人工泪液的成份,故也称人工泪液类。
4.黏蛋白分泌人工泪液:通过激动睑板腺、结膜上皮细胞及结膜杯状细胞上的P2Y2受体,刺激细胞分泌黏蛋白,从而改善泪膜的稳定性。如3%地夸磷索钠滴眼液,其源自日本,目前未在中国上市。
人工泪液使用注意事项
人工泪液的使用要避免滴的次数越多越好的误区,过度频繁的使用反而会加重泪液的蒸发,对患者不利。在使用时需注意:
1.含小牛血清提取物人工泪液及含细胞因子人工泪液对角膜有一定的修复作用。不能用于感染初期的角膜炎,故此仅用于感染性角膜炎后期用药;
2.一般一天滴用最好不要超过6次;
3.人工泪液主要的不良反应偶尔可见过敏反应;眼部刺激症状如结膜充血,刺痛;
4.开瓶后按说明书标明的期限使用。
防腐剂新的趋势
滴眼液中防腐剂苯扎氯铵对眼表有一定损害,其作用机理见(图3)。苯扎氯铵防腐剂对眼表的损伤见(图4)。
1.新防腐剂
(1)优化的苯扎氯铵(BAK):对苯扎氯铵结构进一步纯化,增加活性成份,减少*性成份;
图3.苯扎氯胺(BAK)的作用机理
(2)Polyquad(聚季铵盐-1):分子量大、组织渗透性小,不易透过眼内;
(3)Purite(纯然,NaClO2):温和而安全的防腐剂见光崩解成NaCl和水。
2.特殊容器:过滤滴头、高压容器等。
3.单剂量包装:目前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主要是0.4ml单次使用剂型。
图4.防腐剂对眼表的损伤
总结
人工泪液是干眼治疗的主流,获权威指南推荐。真正的人工泪液应具备润滑眼表、稳定泪膜、促进角膜上皮细胞修复、滴眼后视物模糊小及提高生活质量等功能,特别是可以模拟黏蛋白,重塑眼表微环境。新型的防腐剂减少了对眼表的损害,多剂量包装又不含防腐剂的滴眼液或不含防腐剂单日剂量的滴眼液是未来人工泪液的趋势。
声明:以上内容与公司无任何利益关系,纯学术性文章
(来源:《国际眼科时讯》编辑部)
版
权
声
明
版权属《国际眼科时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国际眼科时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