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过世的人,生前发布的微博,
被称为“微博树洞”,
它们留存在网络上,
被很多网友用来留言,
大多为负面情绪,甚至自杀、约死……
今天,微博上最大的“树洞”留言已超万,
平均每天激增条,
多人表达了绝望情绪,大多数人准备轻生……
年3月末,
研究人工智能30多年的黄智生教授,
组织几位同领域的专家成立“树洞救援团”,
用编写的机器人程序搜查
微博上的自杀倾向人群,
并对他们进行疏导、救援。
“正在烧炭”“马上跳楼”“自杀进行中”等
微博留言,
被黄智生评为“10级自杀风险”,
十分紧迫,需要立即采取救援行动。
一年多的时间内,
救援团已经从30人发展成人,
成功阻止自杀次。
一条采访到黄智生教授,
和上海救援团的负责人、心理学专家周子涵,
为我们讲述了“树洞救援团”的故事。
嘉宾
黄智生、周子涵编辑
张锐嘉
“跨年的时候我去武夷山去游览,新年回来我就跳楼。”
“教授,谢谢你,我现在去死了。”
“有没有一起约死的?”
“烧炭太慢了……”
……
在微博上,每天数以万计的人正写下这些绝望留言,却鲜有人发现。他们找到已经过世的人的微博账号,并在其微博下留言,大多数抒发“自杀”、“约死”等负面情绪,这样的微博成为了当代的“树洞”。
新浪微博上现在有成千上万的树洞,这些主人已经过世的微博账号,成为了当代的“网络遗产”,不再有人打理。
一名微博用户于年3月18日去世,过世当天的最后一条微博成为了今天微博上最大的“洞”:至今累计留言超过万,并以每天条新留言的速度激增,这意味着每天有-人在此微博下表达了绝望,大部分有自杀倾向。
在中国,每年自杀人数是20-30万人,每天有接近人自杀结束自己的生命,自杀未遂有0多人。
黄智生
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的教授黄智生,是近期网络上热门的“AI树洞救援团”的发起者,从事人工智能研究已经30多年。年,黄教授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