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南望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今天是2.14情人节,有趣的是,早上A股开市,酒店板块大涨,其中的华天酒店更是一字涨停。为此,有股民笑称,这是情人节概念啊。
近几年,关于婚前性行为的话题,一直存在着较大的争议。一方面,作为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东方文明古国,我国传统上对于“贞洁”一向看得比较重,如传统婚嫁习俗中的彩礼,娶的是贤良淑德,聘的是完璧之身;而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与西方文明的接轨,社会风气日益开放,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逐渐接受了“婚前性行为”这种与传统观念相悖的行为。
这种观念上的差异导致了双方在相关事情上行为方式的选择和评价上往往会出现巨大的争议。
去年9月份,有媒体报道称大连理工大学在学生手册中明确规定:学习期间发生未婚性行为者,给予记过及以上处分。随后,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也被曝出有类似规定。一石激起千层浪,此行为在社会上引起了激烈的讨论。
反对者们如是说:成年大学生发生未婚性行为,是大学生的自由,是法律赋予的合法权利,学校没有任何权力限制学生的自由,这是违法!
确实,单从法律层面而言,这是成年人的自由,是人权。但我们要知道的是,法律只是社会的底线,现实社会中很多事情,都不能简单地用法律来界定。
关于大学生学习期间婚前性行为这件事,我们要从几个方面来看。
在这之前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
由中国计划生育协会,中国青年网络,清华大学公共健康研究中心共同发起的《--年全国大学生性与生殖健康调查报告》数据显示:全国大学生发生过插入式性行为平均比例达31.25%,这种比例从大一到大四呈现持续上升的态势。
与之相对应的另外一组数据:
根据国家卫计委科学技术研究所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有超过万例人工流产,人流低龄化问题突出。在每年的流产总数中,25岁以下女性约占50%,也就是说,大学生,已经成为流产的“主力军”。
一.健康
我们知道,哪怕采取了适当的措施,避孕率也依旧不是很高,即便在安全期内,避孕率也只是堪堪达到了90%,不存在所谓%避孕,不然,每年那万例人流是哪来的?所以,摆在大学生面前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万一避孕失败,女方怀孕了,那是选择生还是不生?
若选择生,首先就得面对两个问题:时间和金钱。女方十月怀胎,生完孩子后坐月子静养,孩子在婴幼儿时期需要有人寸步不离地照顾,都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于一个一天只有24再者,孩子出生后,营养费,奶粉钱,衣物,纸尿布,小时候体虚多病经常得看医生等,哪一样不需要大量金钱?对于一个每月需要跟家里要生活费,没有经济来源的学生而言,如何有余力去养活一个孩子?
鉴于此,绝大部分意外怀孕的大学生,都会做出一个选择:不生,换而言之,就是打胎。医学研究表明,人工流产可能会给女性带来诸如阴道感染,子宫穿孔,宫外孕大出血感染等一系列妇科疾病,严重者甚至可以威胁生命。对于女性而言,若流产次数超过4次,那不孕症的发生率将高达92.13%。截至目前,我国不孕不育人数已经超过万,占育龄人口的12.5%。
我不知道,有多少大学生在学习期间与伴侣发生婚前性行为之前,会认真考虑上述问题。尽管没有做过系统调查,但笔者可以断言,起码80%以上的大学生发生性行为,仅是因为一时冲动或头脑发热。
可能有人就会说了:作者,你上个床都要想这么多吗?这活得也太累了吧?
你们可医院妇产科工作的医生朋友,有多少大学生,因为意外怀孕,或畏畏缩缩,或哭哭啼啼跟父母打电话,医院的父母大骂甚至打了一顿,这样的戏码几乎每天都在妇产科上演。但最终,为大学生一时冲动买单的,永远都是父母:或生下孩子,父母帮忙照顾并承担养育费用;或选择打胎,父母承担打胎及后续一切费用。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你是什么时候意识到自己已经成人了?其中一个高赞回答是:“以前,每当遇到困难,我都会找父母寻求帮助,直到有一天,我意识到不能再找父母了,因为我就是我小孩的父母”。
以是,笔者认为,所谓成人,并不是指身体的成熟或法定的18岁。真正的成人,是一个人在做每一件事之前都能深思熟虑,并且能独立承担事情所带来的一切后果,无论好坏。只有小孩子,才需要每次上完厕所找父母帮忙擦屁股。
所以,尽管大学生们无论是身体或者年龄,都已经达到了成人的标准,但从实际上而言,他们依旧是小孩子。从心智的成熟度,到经济基础(那些20出头存款百万的大佬不纳入本文讨论范畴),都未达到成人的水平,更别说成家立业,为人父母了。在这种情况下,图一时生理快感而盲目发生性关系,是一种很不妥的行为。
二.家庭
其二,是一个婚后家庭关系的问题。
如上文所言,在近五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中,贞洁,一直是婚姻中至关重要的部分,这种观念影响了华夏数千年,已经深深刻在许多国人的DNA中。尽管时间已经步入21世纪,人们对于“性”的观念也变得一天比一天开放,但是,这种观念的改变绝不是一蹴而就的。
远的大明、大清就不说了,就说近的我们父母那一辈,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对于“性”的认知依旧相当保守。最近央妈上映的叙述五十年中国百姓生活史的电视剧《人世间》,从这部剧中许多小细节就可以看出,老一辈人在对待“性”的问题上,依旧是循规蹈矩,不敢太过逾越。
性开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个专属于年轻人的词汇,是一个与传统观念相违背、不受家长们认可的观念。
有人会说,年轻人的恋爱是年轻人的事,与父母辈的观念何干?
诚然,若只论恋爱,那确实只是两个年轻人之间的事,但恋爱之后的爱情、婚姻,则是两个家庭之间的事。既然上升到家庭,父母如何看待,自然便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就笔者所了解到的以及自己经历而言,除了大部分老一辈人对待这种婚前性行为仍然持一种反对的态度,也有不少年轻人(比如说我)同样持否定态度。这说明了,婚前性行为在当今中国,还不算是主流观念。
讲清楚了上文的(一)和(二),现在,我们进入(三),下文,笔者会为您讲述,我反对学生时代婚前性行为的重点和理由。
三.责任
尽管笔者在这件事情上持保守的观点,但毕竟我不是那种冥顽不灵的老古董,都年了,对于一个独立自主的成年人而言,婚前性行为并不是什么需要“浸猪笼”的事,虽然从个人情感上来说笔者不喜欢,但也并不反对。
笔者所反对的,是学生时代,婚前性行为,更准确地说,是大学生婚前性行为。
学生有什么特点?从本文主题而言,特点有三:①没有足以支撑家庭开支的独立经济来源②没有足够成熟的心智③迷茫未知的前途
热恋的时候,双方沉浸在二人小世界中无法自拔,恨不得把自己24小时贴在对方身上,女生是感性的动物,在热恋的氛围中很容易就想把自己最宝贵的第一次交出去,但女生想主动给,男生不能要。
作为男生,越是这种时候,越要保持理智。
学生时代的男生,没有稳定的、足够支撑起一个家庭的经济收入,说直白点,若是离开父母,连自己都难以养活。这种情况下,如上文所言,若盲目发生性关系并导致女方怀孕,那无论生或不生,其所需要的经济支撑,男方都难以负担,绝大部分人最终都只能向父母求助。连经济这个最基础的东西都没有,又如何能去越过那条界限一步?
其二,学生生代的感情是不稳定的,前途又往往是迷茫的。热恋的时候荷尔蒙大量分泌,什么海枯石烂天长地久的话信手拈来,但事实却是,90%的情侣在毕业后都会分手,能最终步入婚姻殿堂的少之又少。所以,我们根本无法保证将来娶的人一定会是眼前这个人,给不了她确切的未来,又何能为一时的欲望而做出冲动的行为?
其三,如上文(二)所言,当今社会中的老一辈人,也就是我们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那一辈,许多人对待婚前性行为依旧持保守的态度。若是在学生时代发生婚前性行为,夺走了女方的第一次也就是所谓的“贞洁”,那到了未来女生真正谈婚论嫁而和她结婚的人不是你,男生们有没有想过,那时候男方的家长会如何看待这个女生,女生又何以自处?在中式家庭关系中,父母长辈这个层面是不可能绕开的,到时候,所有的非议和压力,都只能由女生自己承担。
婚前性行为是相互的,可为什么笔者通篇都在说“男生不要夺走女生的第一次”而不是“女生不要夺走男生的第一次”?原因在于,从现实层面而言,“第一次”对女性的重要性要远高于男性,在两性关系中受到实际伤害(不包括心理)的往往都是女生。所以,在学生时代的两性关系中,女生要自爱不假,但由于感性的驱使,保持理智、主动保持界限的责任则更多地落在男生身上。
女孩子真心爱你,才会主动想要把自己最宝贵的第一次给你,而你若真心爱她,就该主动为她着想,而不是同样一时冲动,就做出不负责任的事情。
小时候笔者在书上看到这样一句话:若不能为她披上嫁衣,就请不要脱下她的内衣。十余年过去了,这句话我一直记着,并以此要求自己。所以,当看到如今的社会风气,年轻人对性的责任越来越淡薄,从个人情感而言,笔者不认为这是一种进步。
当然了,婚前性行为也并非全是坏处,自然也有其好处,由于笔者属于保守一派,所以本文论述的自然是不好的一面,这并不代表笔者否定婚前性行为好的一面。
而若是要抛开两种对立的观点,选一个中立的,笔者想引用一个曾经在知乎上看过的、我认为公平客观的观点:守身如玉的处可以要求对象是处,如果自己都不是处,却要求对象是处,那就是贱。
百家号/今日头条:搜二月微光,闲暇笔谈,与您探讨社会
喜欢本文的读者请点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