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流产的危害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我们的人生节奏被一种
TUhjnbcbe - 2025/6/12 16:51:00
最出名的白癜风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nxbdf/

美国心理学家曾提出过一个概念,叫“社会时钟”。

也就是社会文化期望总是要求人在特定的时间按照特定的顺序完成一些特定的“任务”。

好比一个人30岁前一定要完成读书、就业、结婚、生子这几件事。

如果不按照既定的进程走,那么就会遭受来自社会文化的施压。

这一点在我们中国社会中体现得尤为明显,想必大部分朋友一定都有所体会。

“社会时钟”能够作为一种隐性的观念力量维护着社会运行的秩序。

但前提是它的时刻必须始终与社会的发展程度保持同步,否则它势必构成对人们人生活力的戕害。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催婚催育。

如今社会中充满对80、90后婚育问题的指责,但有人真正思考过他们到底为什么不结婚生子吗?真的是这一代人丧失了责任感吗?是他们真的不想吗?

其实不是。

要知道,“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男女结合,繁衍后代是自然律对人的规定,是人最根本、最底层的欲望和需求,它一定是美好的、幸福的。

可就是这样的美好与幸福,年轻人却不敢要。

因为他们漂泊无根,他们没有安全感。

(至于他们遭遇着什么,之前很多文章探讨过,这里不再展开细谈列举一篇:请善待年轻人:论“躺平”文化何以盛行?年轻人如何才能摆脱困境)

年轻人的这种感受无论怎么跟老一辈解释,他们都不会理解,甚至觉得年轻人矫情、不成熟。

这很正常,因为再清楚的解释也不过是将处境逻辑地、正确地传达给对方。

可解释终归述诸头脑,它渗透不到生命体验之中,缺乏了生命体验便无论如何也不能感同身受。

所以他们哪怕听懂了,也不过是明白了一种“心理现实”,而不是真正领会了“实际现实”。

于是,一个相同的场景出现在了无数的家庭之中,那就是各有各的理,但谁也说服不了谁,进而陷入无止尽的争吵中。

要知道,“社会时钟”之最初形成,一定来自特定社会环境下人文生活的和谐。

所以,真正准确的“社会时钟”一定会产生和谐的生活状态,当一种“社会时钟”的运用导致了非常不和谐的后果时。

那么这个“社会时钟”一定该校对了。

所以对于这个问题我也不想多谈,只是真心希望社会和老一辈能给年轻人一些理解。

要知道,当下的年轻人都在为了人生拼尽全力,不要让“好意”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给他们时间,让他们自己把脚踏踏实实踩在地上,一切自然就好了。

再有就是“35岁危机”。

这也是年轻人缺乏安全感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果说婚育问题是家庭观念的干涉,那么“35岁危机”就是实打实的社会规则的打压了。

毕竟,大量血淋淋的凄惨案例就摆在我们面前。

好比,技术人员到达35岁就面临被新鲜血液替换早已是公开的事实,若之前没有累积到足够的财富资本让你可以安心退场,那么结局往往惨淡;

体制也是一样,且不说门槛线就是35岁,若你身处一个不怎么强势的部门,且35岁还没有看到晋升至少副处级的眉目,那么你也基本谈不上什么仕途,混混日子罢了。

而一般打工人,35岁前若没有跃级到管理层,那么哪怕暂时躲避了裁员风波,也注定要浑浑噩噩度过职业生涯了。

甚至很多人被突如其来的失业打得措手不及,只得临时干起了送外卖、代驾的工作以维持生活。

现实就是如此残酷,而且越发达的都市越严重。

于是,人人纷纷以35岁作为事业的分水岭,来衡量人生的成败。

结果,有的人眼看自己30出头事业还没有太多进展,焦虑不堪;有的人过了35岁发现自己一事无成,灰心不已。

可你有没有想过,如此一来自己岂非活在了一个虚幻的“时区”中,被年龄困住了人生?

而宏观来看,人生注定是一场以虚无为终点的旅途,既然终点已定且终会到来,那路上怎么走有什么关系呢?

所以,问题的关键不在于35岁这个年龄,而在于我们从一开始就没有找到正确的人生态度和思路去面对生活。

那么我们该怎样应对“35岁危机”呢?

这里提供些思路,供参考。

1-不给自己设限制

精彩的人生从来没有什么年龄节点,人生永远是一个整体。

任正非35岁的时候还是一名军人,根本没有想过要创办华为;马云35岁的时候创业两次全都失败了,刚刚离开北京。

谁规定35岁必须要成功?35岁凭什么成为人生节点呢?到了35岁还一事无成的厉害人物数不胜数。

所以,其实人生本无所谓“年龄困境”,所谓“困境”都是自我内心创造出来的。

这一点一定要明白,所以不要认为35岁什么都没干成就叫失败,人生才刚刚开始。

而且,如果你了解过命理方面的知识便会知道,命运一向很公平。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有那么10到20年的好运,不过这段好运出现在哪个年龄段每个人便不同了。

好比有的人就少年得志,结果中年就落魄下去了;而有的人青年疾苦,结果中年之后突然间就发家致富了。

所以,当下你的一事无成,绝不代表你这辈子就完了,很有可能是你起运的时机还没有到。

但也不是说运势来了就一定能起来,因为只有在人生低谷的时候保持信心,不怨天尤人,好好打磨自己、学习技能、自我提升、锻炼身体。

东风一到,才有可能抓得住,否则就算有一天“台风”来了,也吹不动你。

2-学会用更高视角去看问题

虽然古话讲“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但身处如今的职场,哪怕不在其位,也要懂得跳出自己的本职,尝试站在上级的统筹立场来看待工作,但不要胡乱插手。

因为只有这样,你才有可能渐渐培养自己的战略视角,进入从“人手”到“人才”的进步通道,进而慢慢摆脱一个随时可能被替换掉的“螺丝钉”的命运。

3-多元化能力的培养

为什么很多人明明业务能力还不错,但依然难逃35岁的魔咒?

因为他们的能力价值和资历不匹配了。

我们试想若你是老板,一个没有太多技术含量的工作,你是愿意雇佣一个要价低、听话、有激情的应届毕业生,还是一个仰仗资历不服管、偷奸耍滑还要高价的“老油条”呢?

想必没有人愿意选择“老油条”吧。

所以,当你到达一定资历或者位置的时候,你所能够提供的价值一定不能仅仅停留在单纯的本职技能。

要不你就拥有上面第2点所说的强大的战略视角具备了成为管理层的潜力,要不你就要练就一套围绕本职技能而形成的多元化“技能套餐”,成为无法被替代的业务精英。

否则,你凭什么赢得残酷的竞争?

4-给自己留后路

这个激烈竞争的时代,哪怕你当下的工作再稳定,自己混得再风生水起,永远要有未雨绸缪、居安思危的意识。

工作之余培养一门手艺,或者发展一项副业,各行各业的人多结交一些,当突如其来的变故到来时,你就会发现自己曾经的铺路有多么的明智。

总之,虽然现实中总是有一些观念、套路等因素牵扯着我们,但归根结底只要我们保持清醒,稳定住心态,踏踏实实去下功夫。

那么一定可以避免自己陷入到被“社会时钟”强制规定的人生被动之中。

我们的人生终归是自己的,必须把握在自己的手中。

1
查看完整版本: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我们的人生节奏被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