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让我们共同欣赏一部经典的老电影:《饮食男女》
时间回到年,台湾一个普通家庭。身怀绝技的大厨师朱爸已经退休和三个女儿住在一所老宅子里,每天他都要花大量的时间做出丰盛无比的菜肴。
电影一开始,父亲在厨房忙碌着,烧着各种美味佳肴,每一道菜的做法都堪称专业完美,看得我直流口水。真羡慕有个当厨师的爹。
虽然表面上一家人每周末都要相聚,其实三个女儿的心里都有自己的打算。
老大家珍要把自己的余生都奉献给基督耶稣,还想着要陪伴朱父到老,虽然她做出这样的决定,但是心里并不快乐,她拒绝感情,完全是因为自己在高中臆想出来的一段恋情,她爱的人出国甩掉了她,她整日抑郁寡欢,其实她的内心十分渴望一段爱情。
家倩和妈妈长得最像,性格最像朱父,挑剔,爱摆个架子。父女两个经常因为菜的做法和味道吵架,家倩瞒着家里人投资了一个期楼,想早早搬出去,她还对进不了父亲的厨房耿耿于怀,她的厨艺继承了朱父的手艺也很厉害,只是父亲不同意她走这条路。
家倩通过自己的努力,她在航空公司做一名高管。而且她有个定期约会的情人。
而最小的女儿家宁明知闺蜜小芝和男友国伦彼此相爱,还是用各种方式反衬闺蜜的缺点引起国伦的注意,因为她也喜欢国伦。
这里我要单独介绍一下锦荣,家珍的同学,离异带着一个7岁的女儿,过得也很是辛苦,母亲暂时去了国外。
她和家珍关系要好,经常有来串门。女儿们倒是希望朱爸能找个老伴,锦荣的母亲倒是很合适。
事情的转变是锦荣妈妈回来之后,家倩的工作有变动,这时她定期的约会的情人告诉她要和另一个女人结婚了,却还想着和她保持着暧昧的情人关系。
这让家倩很是受伤心碎。
她虽然和公司的干将李凯产生了感情,可是最终她和李凯成了最好的朋友,买的楼盘赔了一塌糊涂,为了照顾老爸还推掉了阿姆斯特丹的升迁机会。
而小女儿家宁此刻和国伦在一起,没想到还怀了孕。他们就索性搬到一起。
而家珍,因为学生的恶作剧,坏事变成了好事,她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归属,体育老师周明道。突然就结婚了。
眼见女儿们要各自散去,老朱召集了一次包括姗姗一家的晚宴。
在宴会上,老朱一吐胸中的不快,决定卖掉老屋,并郑重请梁伯母把女儿锦荣嫁给自己。梁伯母顿时昏倒,全家一阵大乱,晚宴匆忙结束。
原来电影最开始的时候,朱爸接了一通电话,电话里说了一句,现在不说到底哪天再说,当时是对着锦荣说的。
我看李安导演的电影不多,这一部却是经典之至,电影十分细腻生动贴近生活,多年以前我看过一次,却是年少看热闹走马观花。
如今人到中年对生活有些感悟再次翻看,真是直入心田。
他和温师傅两个人醉酒之后的一番交谈中这样说道:饮食男女,人之大欲,不想也难。忙乎一辈子就为这个。想着这个气人呐,好滋味谁尝过了?
这个结局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虽然朱爸和锦荣成了,家珍有了归宿,家宁也安稳,只有老二独守老宅,她终于做了自己喜欢的事情,那就是在老厨房里烧菜。
这也是最感动我的地方,家倩做了一桌子菜,父亲品尝的时候终于找回了味觉。
家倩问道,你的味觉恢复了?
朱父激动地说,我尝到味道了。
电影的最后他激动地攥住家倩的手说道,女儿啊,家倩回到,爸。
电影结束。
此刻我的心情非常复杂,我也想为自己的父亲烧一桌他爱吃的饭菜。只可惜我们距离太遥远了,无论是心理还是距离。
想想这个电影的终极思想就是,人活着无非就是食色性也。
真的是一部有内涵的电影,看完让我思考良久。
想想我们活着不也是如此吗?只是我们被太多的欲望束缚着,想要的太多了,而忘了我们活着最终都是为了简简单单的这几个字,食、色、性,试问谁能绕过去呢,看似最普通平凡的却是我们一生的根本。
90年代的正是思想新老交替的时期,李安导演将这种情感以内敛的抒情方式将片中的镜头处理的恰到好处,干净利落,中国文化中无论是厨房烧菜,还是父女之间,姐妹之间,爱人之间,朋友之间的情感都拿捏地十分到位。
影片里父亲对三个女儿的疼爱,内敛细腻,是我渴望却不曾拥有的,正是这份感情让我反复看了三遍影片。
其实一家人,住在一个屋檐下,照样可以各过各的日子,可是从心里产生的那种顾忌,才是一个家之所以为家的意义。我这一辈子怎么做,也不能像做菜一样,把所有的材料都集中起来才下锅,当然,吃到嘴里是酸甜苦辣,各尝各的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