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育政策的逐渐开放,现在选择生二胎的家庭变得越来越多。有些夫妻会选择一胎和二胎之间相差的时间很小,但也有很多小夫妻考虑到第一个娃的养育成本和付出的精力,会希望等到一胎长大点后再要二胎。无论选择在什么时候要第二个孩子,根据自己的家庭情况进行合理的安排都是最好的方式。不过,因为女性的身体随着年龄的增加,生育能力会逐步增加。所以如果想要更稳妥的生下二胎,弄清楚那么最好在什么时间生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否则到了想要的时候却要不到,那就麻烦了。
最晚的生育时间对每位女性来说是否是一样的?
不,并不一样。很多女性到了60岁之后也依然可以自然或者人工受孕。印度就有一位72岁的老太太被认为是世界上年龄最大的产妇。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每一个女性的最晚生育节点并不相同,不能一概而论。不过通常情况下,越是接近绝经期,那么女性的卵子质量和数量就会越差,因此生育能力也会随之降低。一般来说,医学上认为女性最好可以在35周岁前生育,超过45周岁的话则被称之为高龄产妇,在临床上就需要特别的小心照顾了。
作为父母来说,自然是希望自己的孩子生下来身体健康。胎儿的健康与否与夫妻双方的精子、卵子质量和孕期环境有着绝对关系,所以为了能够让孩子更健康,想要二胎的年龄最好不要超过40周岁。实际上,年龄虽然与生育能力有着正相关关系,但是这并不代表年龄可以直接量化一位女性的生育能力。
为什么有些女性年纪轻轻,却还是无法怀上二胎呢?
都说女性在23-29周岁的时候是卵巢最健康、活跃的时候。这时候身体素质也会非常好,卵子质量也高,按照道理来说,应该是怀孕和分娩风险最小,孩子最难出现流产、早产或罹患其他发育问题的时间段。但是,也有些女性在这个最佳时间段却总是无法怀上二胎。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和女性本来的身体素质是直接挂钩的。如果女性本身具有某些不易怀孕的疾病(如某些传染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等),那么无论本身的年纪有多大,她们的生育能力都很低。而另一些女性原本的身体素质就很好,再加上长期规律的锻炼和健康作息和饮食,那么她们的生理年龄会比正常年龄小,生育能力自然也就比同龄人高。
所以,如果想要生下二胎,妈妈们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