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流产的危害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外科医生治病麻醉医生保命中国麻醉周走
TUhjnbcbe - 2025/2/7 8:25:00
专业治白癜风 http://www.wangbawang.com/m/

天目新闻记者梁婧娴通讯员方序童小仙

在很多人眼里,麻醉医生就是在手术时给患者打一针的人,然而,在医疗领域素有“外科医生治病,麻醉医生保命”的说法。的确,围手术期患者的情况复杂多变,需要麻醉医生快速准确地做出判断、给予治疗。

今年的3月29日~4月4日是“中国麻醉周”,让我们走近麻醉医生,了解这群健康守护神不为人知的一面。

麻醉医生在手术室

麻醉医生:为生命保驾护航

麻醉医生的一天是忙碌的。

每天上午7点,他们准时进入手术房间进行术前准备,检查各类所需的仪器和抢救设备是否运作正常,准备好麻醉药品和抢救药品。当患者进入手术室,麻醉医生要对他们进行生命体征监护,并与主刀医生和手术室护士一起,再次确认好患者的身份信息、手术方式、手术时间和注意事项等重要内容,确认无误后,开始实施麻醉。一些复杂手术还需要深静脉穿刺置管、动脉穿刺置管等来保证患者术中所需。

当患者进入梦乡,手术医生开始手术,麻醉医生则守候在患者身旁,时刻把握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平稳,帮助患者平安顺利度过手术。

手术后的患者会送到麻醉后恢复室,由麻醉医生以及复苏室护士负责观察。等到患者意识清醒,能够正常呼吸并且肌力恢复,生理机能尽可能地恢复到术前水平,即可送回病房。

送出病人后,麻醉医生就要准备下一位手术患者的麻醉。当手术结束后,还要到病房访视第二天的手术患者,充分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预测患者进行麻醉和手术时可能会面临的风险,并与外科医生一起,为每位患者制定最合适的麻醉和手术方案;通过术前访视时亲切友善的沟通,还可以帮助患者,特别是小朋友克服焦虑、紧张的情绪。

麻醉门诊

分娩镇痛带来舒适生产体验

“幸好有麻醉医生,我才能生得这么顺利。”30岁的王女士是一位二胎妈妈,5年前生头胎时痛得死去活来,5年后生二宝用上了麻醉,也就是无痛分娩,全程没什么痛感,顺利地诞下大胖小子。

两次生产,却是截然不同的体验,王女士感慨:“无痛分娩真的是我们女性的福音!”

浙大二院麻醉手术部主任严敏教授介绍,疼痛等级可分为1至10级,分娩痛的等级相当于10级疼痛,这样的疼痛对于大多产妇来说都是难以忍受的,“分娩镇痛主要选择的是椎管内镇痛,通过椎管内给予低浓度和小剂量的麻醉药来缓解疼痛,产妇在此基础上可以主动配合整个产程。”

不过,并非所有产妇都可以选择分娩镇痛,有凝血功能障碍,使用药物过敏,穿刺部位有损伤感染、患有严重的基础疾病的产妇不适宜分娩镇痛。

天目新闻记者了解到,目前,浙大二院分娩镇痛比例达到80%,越来越多的产妇可以告别十级阵痛,拥有舒适的生产过程。

麻醉医生工作场景

我国麻醉医生仍有巨大缺口

严敏主任表示,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追求有尊严、舒适化的就医体验,“今后的医疗服务,毫无疑问会向舒适化的方向来发展,而这方面的发展,麻醉科毫无疑问是主导学科。也就是说,通过麻醉专有的技术和特殊的药品所提供的无痛服务,病人可以得到生理和心理上的愉悦、舒适。”

然而,我国的麻醉医疗服务还远远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按照国际上比较公认的合理比例,医院手术床位的比例应该是1.5~2:1,这还不包括近年来急剧发展的门诊无痛胃肠镜检查和无痛人工流产等麻醉工作岗位;医院在发达国家通常会拥有由~名麻醉医生组成的团队,在我国却达不到,麻醉医生依然紧缺。

一边是对麻醉科医生需求的大量增加,一边是原有的麻醉科医生远远不够。因此,在今后几年内,伴随着舒适化医疗的发展,我国的麻醉学科将进入急速发展扩大的阶段。

好消息是,麻醉学科的发展迎来了政策的机遇期。

目前,从国家层面已经明确规定,麻醉学专业设有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并设立了五个专科培训基地,包括儿科麻醉、产科麻醉、成人胸心麻醉、疼痛医学和麻醉危重症五个专科培训基地。全国麻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专科培训基地采用“32”的模式。截至年底,全国共有43家医院麻醉科荣获了首批全国重点麻醉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称号,旨在培养更多优秀的麻醉医生。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1
查看完整版本: 外科医生治病麻醉医生保命中国麻醉周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