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员回来头发没有变长?
神舟十二号任务时长3个月,但是从返回舱出来的航天员的头发并没有太长,甚至和出发时差不多。
要知道在地球上,如果一个月不理发,头发就会变长。想想如果3个月没有理发那头发该有多长?
但是很奇怪的一个现象是,从太空回来的航天员并没有发现有太长的头发,是在太空理发了还是长得慢?
在微重力环境下,航天员需要不断地适应失重对人体的影响,包括体液的重新分配和肌肉骨骼的卸载。
在90年代NASA的6次飞行任务发现,在太空航天员的皮肤更容易受到伤害。年德国航天员ThomasReiter在执行完6个月的太空任务后,研究人员在对其评估的时候发现皮肤发生了一些变化。
最显著的就是真皮基质变薄,皮肤弹性变化和表层变粗现象。为了继续研究微重力环境可能对人体产生的变化,年意大利航天局发射了老鼠抽屉系统。
将6个装有老鼠的天体发射向了太空,并在太空中度过了91天后,跟随亚特兰蒂斯航天飞机返回地球。
一共6只老鼠,其中3只不幸死亡。科学家对幸存的3只老鼠进行精确分析,并设立相应的地球对照组。
结果证明老鼠在太空皮肤表面更容易受到损伤,同时发现毛囊处于快速生长期。
这个实验为后续研究航天员在微重力环境下的生理变化提供了一定的研究支持,也侧面反映航天员在太空可能也会出现毛囊生长周期变化。
航天员虽然在执行任务前会进行一次理发,同样随着任务周期越来越长,也需要在太空理发。
不同于刮胡子,理发更困难些,因为这可能需要其他航天员进行帮助。我国航天员典型的发型就是干净利落的寸头,神舟十二号任务当聂海胜被问及如何理发时,笑了笑说了句:我的专属理发师就在旁边。
没错,航天员会相互帮助理发。要知道头发长了容易出油,不洗头会很不舒服,太空的环境又不允许经常洗头。
所以保持一个寸头的发型就尤为重要,要想在太空理发就需要太空专用的理发工具。
和地球上一样,需要先将头发打湿,然后再用工具慢慢理发。但是这个工具和地球上不一样的是,它的一端连接的是真空装置,一边理发的同时,一边将头发吸走,这样就不会出现头发在空间站乱飞的现象了。
航天员如何洗澡?
在太空中水资源是极其珍贵的,是不可能淋浴的。那么航天员怎么洗澡,根据黄伟芬总设计师介绍航天员会采用特殊的湿毛巾,加热后可以全身擦拭。
洗头只需要将浴帽套上,然后使用免洗的洗发露,最后擦干就行。擦干水的毛巾,需要放在通风管道处,回收利用水分。
在太空中,水因为张力的存在会黏留在皮肤上,所以配备特殊的肥皂或者其它工具就可以完成洗澡。
当然这些工具都是免冲的,只需要毛巾擦干即可。
太空如何洗脸刷牙?
在太空中,航天员使用的牙膏都是可食用牙膏,因为刷完可没地方让你吐,也没有多余的水来回漱口。
太空中没有水龙头,所以刷牙的水都是来源于水袋。当然刷牙的方式可能稍微与在地球上不一样,在太空中需要闭着嘴刷牙,否则水分或者牙膏会漂流出去。
洗脸就更简单了,会采用免洗湿巾进行清洁面部。
太空中如何上厕所?
最早期的航天员因为任务时间周期短,是没有厕所的,比如加加林在太空中仅呆了1小时48分。
所以在登上太空之前会提前吃低渣食物和灌肠,减少排尿和排便是最早的手段。
当时加加林在等待发射的时候,因为时间长紧张,一度尿急,在请示后他的选择方式是直接尿在太空服里。
随着人类航天技术的发展,在太空的时间越来越长,所以靠憋尿完成任务不太现实。
所以发展出了一些塑料容器,帮助航天员排尿和排便。排便更麻烦些,但是采用的收集袋有粘合剂可以紧紧粘在屁股上。然后揉搓袋子让杀菌剂和大便充分融合,起到杀菌的作用。
人类的技术都是一直在进步的,为了更方便航天员上厕所的问题,后来唐鑫源发明了纸尿片,可以吸水毫升。
这也就是后来民用的尿不湿,最早是用于航天的。但是这些体验都很差,所以太空厕所的设计就提上了日程。
太空厕所采用的都是抽气马桶,航天员如果要上厕所就需要将自己固定在马桶上,然后靠着马桶的吸力排便。
固体的排泄物会脱水压平,至于液体排泄物则回收再利用。最早版本的太空厕所是大小便需要分开进行,一次只能上一项。
后来厕所进行了改进,在厕所里加入漏斗和软管导尿,这样大小便就可以同时进行了。
马桶打开的那一刻,气流自动启动,除了起到帮助排便的作用,还能防止气味外窜。
上厕所最难的一项就是对准了,所以需要航天员多加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