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父母在女儿成长的早期从来不告诉她钱的重要性,女儿恋爱了不跟父母说,父母也从来不跟女儿谈到恋爱这个话题,更不会说什么门当户对。然后突然有一天,父母发现女儿怀孕了!原来女儿与一个在父母看来各种不合适的家伙谈了恋爱。
如果是在旧社会,不论对方是个穷小子还是隔壁老王,女方父母多半会催促赶紧结婚。
可是,在前卫的21世纪,女方父母会强逼着自己的女儿去做人工流产,然后安排她去跟经济条件更好的他们眼中更合适的男人相亲。
有次回昆明,医院当妇产医生的朋友闲聊,惊奇地发现,前面这样的现象,还真的并不是个例,这也难怪各种广告……
这种不事先(注意“事先”二字)与儿女沟通金钱观、择偶观,但是事后(注意“事后”二字)粗暴强势干预的父母怎么有脸活在人世间?
我们提到养孩子的时候,总会提到钱钱钱。但是,事实上,父母甚至老一辈不能单纯为了一个月给儿女多少钱而烦恼,而是全家应该要在一起把道德、伦理、价值观当做一个严肃议题进行讨论的问题。
至于到底是穷养还是富养,一个月给在外读书的儿子或者女儿多少生活费,其实并不是关键,我们需要做的是希望他/她成年后能够处理好物欲、男女关系,在未来的路上,自己能走得平顺一些,至少离那些热点新闻悲惨故事远一些。
“富养女,是女孩子要给的东西都尽量满足她,这样,成年之后,才能不为外在的繁华所轻易迷惑”,那么请问到底要怎么”富养“才算真的富?
我们都说欲望是个深渊,这样的深渊比比皆是,你丢进去的越多,有没有可能只是扩大了孩子的胃口?就像貔貅一样,当有一天你给的一切都不能再满足她时,没人能知道她下一步会为了满足欲望而做出什么事。
月花费的男生的坚韧不拔的性格也许不如月支出的男生;月花费的女生长大了或许当了“二奶”,月花费的女生长大了反而按照正常程序走入合法婚姻。
穷养富养是表象,根源在于————无论男生女生,让他们在人生早期就大致确定自己的物欲的高与低,以及准备怎么实现物质的自由,无论是靠自己还是靠配偶。
对金钱、物质这些东西看法变化剧烈的人尤其是女性,更比较容易出丑,也更容易被留下社会大众不齿的污点。又或者我们可以说在男权社会中,女性的不自爱和肆意妄为亦或机关算尽的代价更大。
我们发现,物欲一直都不强的女人最不容易出丑,从小就知道自己将来一定要有钱的女生次之,最糟糕的就是人生早期自以为自己物欲低但是后来发现自己物欲高的女性。
所以到底给多少钱的生活费零花钱,并不是最关键的。父母通过怎么样的教育有效地把正确的三观和安全意识、个人责任等输送给子女,才是我们都要关心和学习的。
提一个很具体的建议,建议有孩子的家庭可以在孩子的初中与高中阶段提出几个思考题给自己的孩子:
女生版:
1、喜欢过丰裕的物质生活么?喜欢到什么程度?
2、知道一线城市的房价么?
3、准备靠自己还是靠别人?
4、如果靠自己打拼,但是结果不是很好。是心甘情愿接受次一等的物质生活,还是加码玩命拼搏?
5、如果准备部分靠老公,那你的男朋友是个赚钱能力不强的帅哥,你怎么办?
6、先找穷且帅的男人做男友,然后抛弃他,再找富而丑的男人当丈夫。这种行为道德么?
7、利用婚姻之外的手段依靠男性过上好生活,道德么?
男生版:
1、喜欢过丰裕的物质生活么?喜欢到什么程度?
2、知道一线城市的房价么?
3、如果靠自己打拼,但是结果不是很好。是心甘情愿接受次一等的物质生活,还是加码玩命拼搏?
4、如果你选择了相对清闲但是比较穷的生活,你却找不到淡泊名利的妻子,你准备怎么办?是在她的驱使下加油赚钱,还是休妻另娶?
5、你很清楚各行各业的艰辛么?有没有想过某些行业或者公司的工作人员比高中还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