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男女》是一部李安拍的反应家庭生活碎碎念念的事,以小人物生活,反映人世间的大哲理的话题,从祥和欢乐的家庭背后,揭示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这部影片名誉上是在写饮食,而实际上却是在谈千百年来中国人难以启齿的“性”,所以说,这部影片在豆瓣上达到9.1的评分,也不足为奇。
李安本来就是一个大胆的导演,在选材上往往具有前瞻性和争议性,比如备受指责的《色戒》和颇具争议的《断背山》,在当时看来都是属于禁区里的话题,而现在却都体现在生活中。
那么这部本应该是和吃喝有关系的影片,李安又是怎么做到隐喻的暗示性观念的呢?今天就跟你们理顺一下影片中这一家四口的婚恋观念,其实影片也一直在利用聚餐,而推动四人的恋爱观的发展。
早年丧妻的父亲,含辛茹苦的拉扯三个女儿长大成人,缺失了母爱和母亲教育环节的女儿,在婚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饮食男女》中父亲的角色朱师傅是一位优秀的五星级厨师,由于妻子的早逝,身为厨师的他,没有再娶,而是选择了含辛茹苦的把妻子撇下的三个女儿拉扯成人。虽然经历了许多苦难,但是凭借其过硬的厨艺,还是维持了一个幸福的四口之家。
而随着女儿们一个个长大成人,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浮出了水面。毕竟是单亲爸爸,没有母亲的教育,在生理和性教育方面缺失的她们,面临复杂的社会在婚恋方面都出现了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
在饮食掩饰下,三姐妹的恋父情结和父亲失去妻子后面对成人的三姐妹,久已压抑的感情
一、大姐家珍不仅仅是大姐,其实他还担当着已经去世的母亲的责任,她的思想过于早熟,反而扼杀了她那颗早已萌动的心
单亲家庭往往是老大承担了太多的责任,如果做父亲的顾不上照顾孩子,这个重担就得当老大的挑起来。所以说幼年时期的家珍,就开始尝受做母亲的滋味,担当起照顾两个妹子的苦差事。
家珍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思想早早的就成熟了,但是早熟并不见得就是好事,因为家庭的原因,她居然成了一个禁欲的女人,不愿和任何异性来往。除了自己的父亲,害怕有别的男人来打扰自己。
做为老师的她,自认在爱的面前十分清高,把男女之间的爱视为邪恶丑陋的东西,看到别的男女秀恩爱,她会觉得恶心呕吐。
家珍对爱情的态度让人接受不了,甚至对自己的学生之间有暧昧行为,她都接受不了,别人放个情歌都能影响到她厌恶爱情的心态。为了逃避现实,她皈依了基督教,想用教规教义把自己包装成一个清纯寡欲的姑娘。
但是,这种掩饰性的禁欲是靠不住的,那种心里如洪水猛兽般的爱情一旦被点燃,就会爆发。点燃家珍情欲的居然是自己的学生,给她写的一封情书,从小就生活在父亲的羽翼下,心里只有父爱的家珍,竟然被这封信打开了关闭多年的情欲之门,那朵已经在心里枯萎的爱情之花,重新又得到了绽放。
她的学生出于恶作剧暗中给她写了一封情书,家珍在压抑了数十年后,这封乌龙情书竟意外地打开了她的心结,她的爱情之花重新盛开。
家珍变了,因为一封情书,重新找回了自己的魅力,从掩饰走向了前台,从禁欲走向了爆发,从朴素走向了浓装艳抹,从畏畏缩缩走向了大胆热烈。
家珍彻底的疯了,疯狂的追求自己心中的偶像排球老师明道,女追男隔层纸,架不住爆发式的追求的明道,很快就走入了婚姻的殿堂,久已压抑在父爱之下的大姐,终于有了自己幸福的归宿。
二、单亲家庭长大的老二,一般都是叛逆心最强的那个,因为她始终活在老大的保护下,而争宠又争不过老三
由于是家中排行老二,从小就养成了争强好胜的家倩,不仅是三个女儿中最漂亮的一个,也是事业做的风声水起的一个。
我们知道一般老大是第一个孩子,父母对第一个往往是又疼又爱又珍惜,老二呢还沒来得及享受父母之爱,他们的精力又转到了降生的老三身上,所以说老二的在家里的地位非常的微妙。
加上老朱横加干涉,让家倩走了一条自己并不喜欢的道路,她对父亲,对大姐对自己的打压,一直都是心怀不满,导致三人关系十分紧张。从小叛逆的她,得不到父亲更多的爱,就会嫉恨大姐,所以身为老二的她成了大姐的翻版,姐姐属于禁欲系,她就是放纵系;姐姐在性欲上的保守,而她却放荡不羁。
敢爱敢恨的家倩,在公司混的一样吃得开,十分受领导和同事的赏识,并且不介意和公司的一帅哥玩起了办公室恋情,露水红颜,没承想却被对方玩弄,感情受伤的她,最终又回到父亲的身边,发誓要一辈子不嫁,始终陪着父亲。
三、被宠坏了的老三,居然凭借自己的单纯,横刀夺爱,从最要好的朋友手里挖了一个富二代,实现灰姑娘式的逆袭,嫁入豪门
老三家宁虽然是一学生妹,但是谈恋爱的手段要比两位姐姐高出一筹,对于好朋友的男友,毫不心慈手软,横刀夺爱,并且对方家庭是富甲一方,一顿操作猛如虎,这样的心机让两位姐姐自叹弗如,只有羡慕老三靠心机一脚踏入豪门。
四、三个女儿长大成人,迟早会嫁人离开父亲,即将孤独终老的老朱,也在寻找自己的终身伴侣
老朱的恋爱是曲折的,富有戏剧性的。锦荣是家珍的同学,父亲却老早身亡,锦荣和母亲从小相依为命,由于两个人是闺密,两家常来常往也是家常便饭,并且两家有共同语言,一家是母女相依,一家是父女情深。
老朱早年丧妻,锦荣母亲早年失夫,又加上两女儿的特殊关系,可谓是天作地合的一对。而此时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老朱在两家相聚的餐桌上,宣布自己要娶了锦荣,一语惊诧在座人,尤其是老太太更是被吓到了,自己暗恋的对象却被女儿夺了头彩,三个女儿也一样被这样的恋情吓到了,以为自己父亲喝多了,在说醉话。
毕竟这是一场老牛吃嫩草的忘年之恋,老朱最终娶了和自己大女儿一样大的锦荣,闺蜜好姐妹成了后妈,而和老朱一般年龄的锦荣妈,却荣升岳母,影片在荒诞的闹剧中落下帷幕。
荒诞的背后,折射出影片角色们在饮食掩盖下的性欲观念和严重的恋父情结
一部电影,男女比例极度的失衡,就是为某些方面做铺垫,一个单身的父亲独自抚养三个女儿,而又给安排一个同样遭遇的母女家庭,可以说是一比五的失衡,李安这样巧妙的安排,必然是在暗示我们什么。
我们来分析一下剧中人物的性观念:大姐家珍从禁欲系,对性的拒绝,目的是为了保护自己心里的父爱不被侵犯,当被学生点燃后,才知道性爱和父爱是一样的伟大;
老二家倩为父爱和老大老三争风吃醋,造就了自己的叛逆和要强,争不过老大的她,只有靠放纵自己来补偿不到位的父爱;
老三家宁算是幸运的,既有父爱和大姐天性式的母爱,看惯了大姐和二姐之间的明争暗斗,把自己炼成了一个心机女,从闺蜜手中横刀夺爱,却为自己争来了一个金龟婿;
锦荣自幼失去父爱,从来没有享受过父爱的滋味,却从老朱身上体验了父爱如山的感觉,极度缺乏父爱的锦荣,很容易把老朱的关心当成父爱,进而演变为爱情;
锦荣母亲成了这场恋父情结的牺牲品,自作多情的她,本以为和老朱有戏,时刻在等待老朱宣布娶自己,可最终却荣升为岳母,把自己活成了一个悲剧人物;
老朱一人独自守着三个成年的女儿,又加上锦荣母女,这种生活式的压抑可想而知,五个女人围绕在身边,三个是自己的女儿,虽然说和锦荣母亲最合适最般配,可男人的心里却是年轻的好,最终还是老牛吃了嫩草,李安这样安排虽然有违伦理,倒十分符合社会现实。
恋父情结是女儿在长大成人的过程中,父亲是第一个来自异性的爱,这种爱很容易让女儿产生依赖感和崇拜感,进而影响女儿的婚恋观,会以父亲为楷模而择偶
这是一种心理上的病变,在家庭中人们常说:女儿是父亲前世的情人,是来报恩的,也被父亲们称之为贴心的小棉袄。家庭同样遵守异性相吸的道理,所以说男孩一般和母亲走的近,而女孩子则和父亲相处的十分融洽,更加喜欢父亲,父亲也更加宠爱自己的女儿。这种宠爱其他男人那不容易得到,女儿就会产生恋父情结,找个类似于父亲的角色。就像大女儿家珍,担当着母亲的角色,而又不能完全代替母亲,也就是说仅有母亲之名,而无母亲之实,而感情方面和父亲又无法交流,所以家珍形成了自己怪异的性观念。
那么什么是恋父情结呢?
恋父情结在书本上又叫做“爱烈屈拉情结”,是一个古希腊神话。神话里是这样描述的:爱烈屈拉是迈扬尼王阿伽门农和克吕泰涅斯特拉的女儿。她的母亲克吕泰涅斯特拉有了外遇,担心丈夫发现后惩罚自己,便把他害死了。爱烈屈拉在父亲被杀后,就把弟弟托付给父亲的好友抚养,等弟弟长大后,她就同弟弟共同谋杀了母亲及其奸夫,为父亲报了仇。
根据这个传说中的的神话,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总结出女孩在成长过程中,过度依赖自己的父亲,并对父亲的爱专一而忠诚,生活的潜意识中会产生取代母亲位置的愿望。
就象影片中的四位女孩,都在受到老朱父爱式的影响了自己婚恋观。在这种环境下,老朱根本不知道如何去教导孩子们的恋爱观,她们的性教育足缺失的,只有把父爱当作情欲的标准,在恋父情结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不可避免的做出了出格的举动。
所以说老大的禁欲保守到后来疯狂的爆发;老二的放纵不羁,任意的糟践自己,被骗后返璞归真;老三成了心机女,不惜挖好朋友墙角,掘得金龟婿;锦荣的父爱缺失,把老朱当成父亲,最终演变成爱情。都在恋父情结中找到了答案,并且是合情合理。
所以说影片出现的以美食聚餐而引导的故事情节,都是在为影片中每一个人的性欲观念做铺垫,表面上是美食盛宴,而更多的是在表现每一个人的性欲观,李安以他独特的方式,表达了他想要反映的社会伦理。正是这种大胆的构思和拍摄方式,才让李安在艺术的道路上取得了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