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流产的危害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十年砍柴专栏央视主持人当官完全正常jbsg0eyi
TUhjnbcbe - 2020/7/26 10:13:00
北京哪个医院可彻底治愈白癜风

]十年砍柴专栏:央视主持人当官完全正常


■中国观察之 十年砍柴专栏央视的著名主持人王志和张*到西部省区分别担任副市长和区*府主席助理,这本是中国干部管理任用的一种正常举动,每年、每月、每日都在发生,可是“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的传媒效应让我觉得意外,各位同行为什么对两位传媒人履新如此关注,除了他们的知名度外,是不是还有别的原因?比如某种难言的心结。上有人议论说,王志“空降”去当副市长,没有经过公务员考试,我只能说,持这种观点的人太不了解中国的干部人事制度,在中国,只有副处级以下的公务员才需要“逢进必考”,你也可以理解为“考吏不考官”。这种做法是有其合理性的,因为一般办事的公务员,仅仅是一种职业,和当教师、律师差不多,当然需要资格准入。但如果重要官员也是如此,显然难以操作,一位掌握相当权力的*府官员,最大的合法性不是来源于考试,而是来源于人民的授权,比如经过外国的议会、中国的人大这样的民意机构批准。王志去丽江担任副市长,尽管是上面干部组织部门的提议,但毕竟经过当地人大的批准,从程序上说是没有问题的。王志和张*下派任*府官员所引起舆论热议,我以为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现有的干部人事制度和新闻从业制度。我国实行多年的“国家干部”制度至今还没有正式宣布废除,“国家干部”身份到今天比较模糊,但在十几年前非常清晰,大学、中专毕业和*官转业无论去何处都是“国家干部”,工人要转干比登天还难。在这样的干部人事制度下,企业、事业单位和**机关之间干部交流的渠道是通畅的,一个大学系主任或报社部门主任直接去当一个处长,一个大厂厂长直接去当*府的局长,再正常不过。民国时期,官员即有“选任”、“特任”、“简任”、“荐任”、“委任”之分,官员的来源并非一个渠道,采用一种标准。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的人事劳动制度也随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就媒体而言,出现了两种用人机制。媒体中一些从业者是合格的新闻人,但他们是聘用的,未必有“国家干部”身份,他们和东家的关系只是一种雇佣关系,拿钱干活;而另一些从业者,他们和公务员之间的通道并没有切断。因此一些重要的官方媒体如人民、新华社、光明等,其具有副处以上级别的、,直接调到*府部门担任公务员是常有的事情,因为这些人没有王志有名,所以没人关注。我们再试想一下,如果央视的人事局副局长去丽江市任副市长,可能多数人会觉得顺理成章,为什么作为主持人的王志就不行?可能他在央视早就够这个格。一个副市长从知名度或经济收益来说,未必抵得上一个央视的名主持人。王志去任副市长,当然你可以猜测他有某种仕途的追求———这对中国人来说,没什么不好意思的,但对有些人来说,可能会觉得是“委屈”。一般而言,在我国**机关或具有**机关权威的事业单位,只有到基层挂职才能晋升,但这只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至于王志、张*挂职回原单位后会不会受到重用,看官尽可能展开自己的想象。他们和其他下派任职的干部没什么区别。媒体同行没必要过分猎奇,否则难免引来“酸葡萄”心理之讥。

1
查看完整版本: 十年砍柴专栏央视主持人当官完全正常jbsg0e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