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澡虽然是最日常的清洁方式,但里面藏着大学问,很多人认为洗澡就那么回事,身体洗干净了就行,哪有那么多的讲究,忽视了它的重要性。若是你洗澡顺序不正确,同样会有安全隐患,而且很多人都搞不清楚,是先洗头还是先洗身子,本篇文章为您科普正确的洗澡方式。
洗澡时的科学的顺序是:先洗头然后洗脸再洗身子
在热浴中,身体暴露在热气中,人的毛孔会先张开,若这个时候洗脸,空气中的灰尘以及脸上的污垢容易进入到毛孔里面去,容易使毛孔变大,还有,若是将脸部早早清洁干净,沐浴露洗头膏产生的泡沫容易流到人的脸上,导致堵塞,所以最好的方式是先洗头,将热水调到人体适宜的温度,用梳子先将头发疏通,这个事实毛囊受热气的影响会全部张开,更有利于头皮清洁,这个时候再将洗头膏在手掌揉搓成泡沫放在头上慢慢地按摩,帮助头发代谢掉头皮、油脂。搓揉2分钟左右,再将头发上的泡沫冲洗掉,这个时候泡沫会顺着水流到我们的脸上和身上。
等头发冲洗干净了,在继续洗脸,这个时候脸上的毛孔已经全部打开,使用洁面的洗面奶在我们脸上轻轻搓揉1分钟,将毛孔里面的油脂、代谢物彻底的清洗出来,然后再用清水冲刷掉,这个时候头部和脸部的清洗就完成了。
最后一个步骤就是清洗身体,头部和脸部清洗好了,也不会在流出脏的东西,洗身子也有很多的学问,在我国的北方,很多人洗澡时洗过用搓澡巾在身上用力的擦,这样可以将身上的污垢去除掉,医生建议,洗澡的时候不宜太过用力,人体皮肤表层有一层保护膜,用力擦拭会破坏皮肤角质层,导致皮肤变得脆弱敏感,皮肤有自我代谢功能,代谢出来的污垢,轻轻擦拭就可以冲洗掉,用清水将身体冲洗干净,洗澡就算完成。
掌握正确的洗澡步骤,更有利于身体健康,不能因为它是日常小事就忽视了正确的清洗方式,若是洗澡顺序不对,还容易使身体寒气入体,身体抵抗力下降,一般洗澡时间在15分钟左右,时间太长人,卫生间里面会产生大量的热气,导致空间里面的氧气变少,人会因为缺氧导致头晕,昏厥。冬天一个星期洗1-2次即可,太频繁会导致皮肤干燥瘙痒,夏天因为身体大量流汗,每天晚上用清水冲洗一下就好了,调节好适合的水温,掌握正确的洗澡方式,有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
拓展阅读
很多人在洗澡时候会习惯性地抠肚脐眼,趁着洗澡的时候,可以将肚脐眼冲洗一下,那么肚脐眼到底能不能抠呢?
肚脐眼的位置比较隐秘,很多人洗澡时会忽视了清洗,里面的细菌越来越多,而它里面的黑泥一般是皮肤脱落和身体新陈代谢的产物,和身体搓出来的灰是一样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它里面的灰尘会越来越多,所以也需定期清理,时间长了,细菌不断滋生也容易造成感染。
人的肚脐眼部位含有种细菌,所以定期清理也很重要,很多人喜欢用手去抠它,是不对的人,这个部位是身体比较敏感的地方,有很多的血管分布,若用指甲抠很容易造成感染。不能用手抠,那怎样才能将里面的黑泥清除干净呢?
建议大家洗澡的时候,可以用棉签粘一点沐浴露,轻轻地放在肚脐部位,再里面旋转,等里面的黑泥软化之后,在用干净的棉签轻轻地擦拭干净即可,但是清洁次数不要太频繁,医生建议一个月清洁一次就好了,不要将棉签放入太深,动作轻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