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发表一段是多年前做心理医生的时候给一个学生的信,目前已经不联系了。我都不敢相信我曾经写过这么有深度的话。
所以,禅宗的开悟也是身体的行为,每个人看到六祖坛经,都觉得自己开悟了,实际上你开悟没?开了,但是只是开了一点点,因为你多多少少从本来无一物的感叹之中获得了喜悦和放松。从为所当为,顺其自然中管窥了彼岸风光,你只是身体的很小的一部分,就在大脑皮层那里开悟了,就开悟那么一小块。所以,客观的说,一点没开悟是不对的,如果说,一个学禅的人,没有大彻大悟就等于白扯,等于镜花水月,这个说法不客观,不负责任,不严密。我见过很多老师喜欢用打棍子打人,把学生的进步说的一无是处,仿佛学生必须百分百开悟了,他才满意,实际上时候这说明自己无知,别人说什么他都怼回去。在潜意识里,不是教导别人,是为了维护自己作为老师的地位和威严。老师不是统治者,是开导者,是鼓舞和支持者。所以,开悟是积累的,是一个工程,是一段路程,是一砖一瓦的堆积,是一步一个脚窝的印证。需要学生的努力,老师的点拨。
所以,我一向主张现在的弘法者们,要尊重现在流行的文化,不要以自己正统自居,仿佛自己掌握了世界上最为传统,尊贵的真理。认为目前的流行就是垃圾。鄙视目前的文化。任何不尊重时代的圣者都是假装的圣者。都名不副实,虚有其表。他们只会把当下的生活去拖回已经腐朽,已经化作泡影的过去之中,从而为自己的懦弱,为自己的逃避生活找一个优雅的借口。不管多么优雅,不管你怎么用金色的佛经,名贵的檀香,陈年的老茶(比如我就是,我经常),各种名的琴棋书画来装点。——借口就是借口,不管看起来多么美好。它总是那么软弱,那么无力,不能解决你的迷惑和纠结,不能安定你的自卑和恐惧。
时代赋予我们的生活方式,一定有原因。是需要我们领会和对待的,是需要珍惜的。如果我们能开悟,我们注定要在这个时代开悟,如果我们不能开悟,我们要勇敢的承担这个时代所有的混乱,肤浅,喧嚣和荒谬,来消磨业障和积累福报。当你真正接受的时候,你才会知道,其实我们这个时代是最好的时代。比释迦摩尼在世,比孔夫子在世,比任何祖师大德在世的时候还要好。有人说,不会吧,那时候在圣人身边受到教诲多好。我说你幼稚,只是在想象而已,其实你不知道他们真实的样子。你只是用你的完美主义去想想他们,真的在他们身边,你依然困惑,你依然怀念更早的佛陀,回到释迦摩尼的师父身边,你又想燃灯古佛了,佛还住过金砖铺地的房子,也去过妓院吃饭,讲法。依然让你觉得不纯洁,不高雅。同样的,回到孔子身边,你还会怀念三皇五帝。就觉得孔子的世界太乱了。这是其一。其二,你又怎么知道这个时代没有开悟的人存在呢,你又有什么证据证明你的左邻右舍不是圣人呢?要想嫁给青蛙王子,你必须去积极的亲吻每个青蛙。
实际上,我们现在知道的很多流传千古的成语,在当时,也是网路段子,比如逃之夭夭,就是一种调侃。桃之夭夭来自诗经,是形容美好的女子,她的外貌和德行,以及对婚姻的展望。后来就被改了一个字,调侃成逃之夭夭。现在有个流行词,叫做脑洞大开,这个词语最能形同开悟,十分的形象,逼真。脑洞大开就是突然想通了,突然明白了,豁然开朗了,和宇宙,和真理,和智慧,和般若联系一起了。那么这就是脑洞大开了。同样的,我们的心洞,我们的意志力之洞,慈悲之洞,情感表达之洞,都一起开了,全部打开了,这不就是大彻大悟了吗?那时候,你就虚空粉碎,大地平沉了。真真正正的全身心的,周身毛孔的开悟了。我说这种开悟叫做泡澡式开悟,开脑洞的开悟只是洗头的开悟。洗头开悟就是头上爽,脑子里爽。遇到身体力行的事情,你就打结了,你就纠结了。泡澡式开悟是全身冒汗,遍体舒服,整个的智慧层面,情感层面,意志层面,都有全方位的,立体的,深层的,调柔。你就如鱼得水,游戏人间。至于事业做多大,钱赚多少,全凭因缘,反正对于你,都无所谓了,因为你成了道的一部分。
从这个意义上说,开悟,证道,不是开悟,不是证道,是被悟开了,被道给证了。大家好好体会是不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