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流产的危害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长期跟踪回访社区居民健康档案正在建立
TUhjnbcbe - 2020/7/21 10:06:00

长期跟踪回访社区居民健康档案正在建立


“最近有人上门说是要建立个人健康档案,但是调查表里面涉及到一些个人隐私的问题,不知道到底是要拿去做什么?”昨天,家住市区荷花东区的徐女士向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像徐女士这样对于‘健康档案’不理解的市民很多,所以我们的工作开展起来比较困难。”在柯城区荷花街道荷东苑社区卫生服务站内看到,一些居民健康档案上只有简单的家庭成员姓名、地址和电话。服务站医务人员最关心的居民过往病史、有何过敏反应等在健康档案上基本没有体现。


“居民警惕性很高,这些详细信息都不愿意登记。”信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刘先生说,建立健康档案主要是为了掌握居民更多的健康信息,以便更好地为他们服务。比如前段时间走访发现的一位40多岁女患者,由于糖尿病的并发症导致双目失明和左侧偏瘫。其实如果建有健康档案,社区服务站完全可以针对她的病症,在用药和饮食方面给予正确指导,她就不会出现这么严重的后果。按规定,社区内60岁以上的老人或者慢性病群体,医疗服务站的医生必须每年上门服务4次以上,并对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用药给予指导、定期回访。


提供服务 居民可以放宽心


今后这些档案都将建成电子档案并给予联,居民去任何一家医院看病,医生都可以查看病人的过往病史、过敏药物,这样医生能更好地对症下药,方便多了。


就此咨询了柯城区卫生局医*科负责人林先生,他说目前柯城区正在实施《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规划》,以“户户拥有家庭医生、人人享有卫生保健”为长远目标,要争取在2010年前,建成21个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以及6个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


这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主要提供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服务,具有公益性质,不以营利为目的。以社区、家庭和居民为服务对象,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和贫困居民为重点,以主动服务、上门服务为主,开展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基本医疗等服务。


而构建“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则是开展这些医疗服务的第一步,“社区医疗站只有充分掌握社区居民的健康情况,才能有效开展工作。”林先生说。(陈璇)

1
查看完整版本: 长期跟踪回访社区居民健康档案正在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