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则新闻有类似造谣和传谣的嫌疑
前不久,一则新闻在全国媒体传布,主要惊人是内容是:“山西一家三甲医院的副院长说,一些领导干部往往要求用最好的药,医院为讨好或者关心领导,也会推荐最好的药,最好的检查。前几年,有一位退休省级干部住一次院花费高达300万元。”这则新闻新华社也转发了。所以特别引人注目作为新闻报道来说,在当今反腐败的档口,一件重大事件报道含含糊糊,令全国读者咋舌和气愤,更让所有领导干部的面子也下不来。笔者以为,新闻的报道要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诸要素,这则新闻的事件是前几年,到底是那一年?没有说清楚,地点是山西一家三甲医院,是那一家三甲医院没有说清楚?推荐了什么最好的药,做了什么最好的检查?也没有说清楚。一家三甲医院的副院长往往有好几个,是哪一位副院长?叫什么名字?这位省级干部住院是什么病?住了多少时间?300万是全额报销的呢?还是医院关怀后“技术处理”的?还有,医院为什么要讨好这位升级退休干部呢?众多情况含糊的问题,使人不解。要知道,在前几年300万不是一个小数目,是绝症吗?是抢救吗?即使按省级医疗待遇,是*策允许报销的吗?据笔者所知,这则新闻在干部队伍中造成众多议论,影响也很恶劣。笔者奇怪的是,今天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在深化医疗体制的改革中,作为一个三甲医院的副院长领导,为什么不揭发得清楚一点呢?如果说不清楚,如果是有意耸人听闻,那对不起,笔者就以为这就有点类似造谣,不管是无心的还是有意的,全国众多媒体也跟着在传谣。笔者在上发布这篇文字的意思,就是要弄清楚事实,实名举报,不要在打击造谣传谣的过程中胡乱起哄,笔者希望有关人等主动说清楚,有后续报道,以挽回影响。2013年8月30日星期五
相关美文阅读:·新闻“平民化”·这算不算一起盗用联合国名义的虚假新闻?·戒*高论·新闻预报·新闻媒体沉思·新闻失实成了冤大头·学校新闻·新闻价值·鸿门宴·当旧闻成了新闻·论烂尾工程和烂尾新闻·是谁在恶化中日关系?·谁在为外逃贪官敞开着国门?·新闻微博和武汉晨报的误会·,假如你写的不是负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