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一致不容易
在*治舞台上,很多人力求与领导人保持一致,但真正保持好的不多。有的想保持一致,但保持得不够好,结果还酿成了悲剧。这就足以说明,保持一致不那么容易,有时甚至是一件很难的事。
先说一说彭德怀的意见书。现在提起这个意见书,人们往往想到的是彭德怀肯说真话,彭德怀能为人民说话,这没有错。不过,细读意见书,我们可以看到,彭德怀还有力求与当时的领导人保持一致的一面。1959年的庐山会议一开始,领导人就给当时的工作与形势定下了基调:成绩伟大、问题不少、前途光明。而意见书与这个基调是相一致的。意见书中说:“1958年较1957年工农业总产值增长了48.4%,其中工业增长了66.1%,农副业增长了25%(粮棉增产30%是肯定的),国家财*收入增长了43.5%。这样的增长速度,是世界各国从未有过的。突破了社会主义建设速度的成规……”这不正是证明“成绩伟大”吗?意见书中列举大量事实说明,当时存在着浮夸风,存在着小资产阶级狂热性,犯了左的错误,这不正是在证明“问题不少”吗?意见书的最后说:“今年明年和今后4年计划必将胜利完成,15年赶上英国的奋斗目标,在今后4年内可以基本实现,某些重要产品也肯定可以超过英国。这就是我们伟大的成绩和光明的前途。”这不正是证明“前途光明”吗?或许有人说,这不是彭德怀力求保持一致,而是他内心确实是这样想的。我以为并非如此。此前,他根据所见所闻写过一首诗:“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我为人民鼓与呼!”在他看来,来年日子怎么过都成了大问题,还会认为“成绩伟大”吗?还会认为“前途光明”吗?因此,我认为在写意见书时,彭德怀固然想到要说真话,要为人民说话,同时也想到到了要与领导人保持一致,最终是在保持一致的前提下说了有限的真话。彭德怀的悲剧不在于他不想与领导人保持一致,而在于保持一致时没有掌握好分寸,将问题讲大了——不是与实际情形相比大了,而是超过了领导人允许的范围,结果领导人认为他与自己不一致。不是一般的不一致,而是极不一致。
1957年6月1日的统战部*外人士座谈会上,时为《光明》总的储安平讲了这样一段话:“*领导国家并不等于这个国家即为*所有,大家拥护*,但并没忘了自己也还是这个国家的主人……在全国范围内,无论大小单位,甚至一个科一个组,都要安排一个*员做头儿,事无巨细,都要看*员的颜色行事,都要*员点了头才算数,这样的做法,是不是太过分了一点?”有人将此概括为“*天下”论。即使在今天,也会有人认为这属于不保持一致的言论,似乎更不可能与当时的领导人保持一致了。可吊诡的是储安平讲这个话,正是为了保持一致。这年4月30日,领导人邀请各民主*派负责人在天安门城楼上举行座谈,请*外人士帮助*整风。领导人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指出:几年来都想整风,但找不到机会,现在找到了。整风的总题目是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反对三个主义。有关文件中还反复承诺,在整风中坚决实行“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原则。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储安平作了上述发言。可见,他的发言是能保持一致的表现,是真诚地响应号召。然而,储安平没有想到,让民主人士知识分子帮*整风是一场“阳谋”。后来,领导人说:“高等学校组织教授座谈,向*提意见,尽量使右派吐出一切*素,登在报上。可以让他们向学生讲演,让学生自由表示态度。最好让反动的教授、讲师、助教及学生大吐*素,畅所欲言。”“有人说,这是阴谋。我们说,这是阳谋。因为事先告诉了敌人:牛*蛇神只有让它们出笼,才好歼灭它们,*草只有让它们出土,才便于锄掉。”这样,储安平表面上保持一致了,实质上不一致,结果便是吐出了“*素”,暴露出牛*蛇神的真面目,先是坐了冷板凳,最后下落不明,成为悬案。
与彭德怀、储安平相比,吴晗的保持一致是最不应该出问题的,也应该是最安全的。1959年,吴晗写了《海瑞骂皇帝》,发表在《人民》上。后来,他又写了历史剧《海瑞罢官》。他为什么要写?是因为领导人说了,要宣传海瑞刚正不阿的精神,要敢于讲真话,不敢讲真话无非是怕,应像王熙凤那样,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不要怕警告,不要怕降级,不要怕丢面子,不要怕被开除*籍,不要怕老婆离婚,不要怕杀头,要敢于坚持真理。胡乔木还直接找到吴晗本人,要他根据领导人的讲话精神宣传海瑞。也就是说,他是直接根据上边的意旨做的,这个“一致”应该保持得很准确、很到位。事实上,《海瑞罢官》公演后,领导人在家里接见了主演海瑞的马连良,并说戏好,海瑞是好人。应该说,这是对吴晗保持一致的肯定,承认吴晗的戏体现了领导人的意图,是与领导人的讲话精神是一致的。得知领导人肯定了《海瑞罢官》,吴晗也非常高兴。可万万没想到,几年之后《海瑞罢官》遭到了围剿。而由领导人在会见客人时的谈话可知,批判《海瑞罢官》是他让人去组织的。此前,这位领导人还说:“《海瑞罢官》的要害问题是‘罢官’。嘉靖皇帝罢了海瑞的官,1959年我们罢了彭德怀的官。彭德怀也是‘海瑞’。”显然,这个讲话与先前要宣传海瑞精神的讲话不一致了。吴晗写《海瑞罢官》虽然与先前的讲话精神一致,但与领导人后来的想法不可能一致了。不一致了,最终就进了牢房。
有人以为保持一致是很容易的事,只要跟着走、跟着做、跟着说就是了。错了!上边说到的三个人物都不是等闲之辈,有叱咤风云的元帅,有才华横溢的知识分子,想保持一致都没有保好,说明保持一致是有难度的。最大的难处在于保持得好不好,是不是一致了,并没有一个客观的标准,也不是由保持者说了算,而是由领导人根据自己的感受说了算。他说一致就一致,他说不一致就不一致。他今天说一致,你是一致的。他明天说你不一致了,你也就不一致了。
江苏省如皋迎春花园10-404室(226500)汪强
相关美文阅读:·靠什么加强纪律性?——读《人民》《没有纪律是不行的》一文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