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记者张华通讯员伍晓丹韩羽柔
图/受访者提供
因子宫内膜损伤导致的不孕不育有望迎来新的治疗手段。
日前,医院妇产医学中心博士医院转化医学中心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所所长高毅,医院妇产医学中心主任王沂峰的指导下,提出一种可重构子宫衍生材料(RUMs)的模型,可有效应对子宫修复难题。
动物实验中,小鼠严重受损子宫几乎完全修复,小鼠实现正常妊娠、胎儿发育和活产。
内膜损伤导致的不孕缺乏高效治疗策略
三胎*策放开后,“想生而生不出”是不少家庭正在遭遇的生育困境,“不孕不育”成为他们的隐痛。中国工程院院士、知名生殖医学专家乔杰,年在《柳叶刀》在线发表的一则报告中提到,我国的不孕率从年的12%上升至年的15%,年又上升到18%左右。
其中,由子宫内膜损伤引起的子宫性不孕越来越常见。医院妇产医学中心主任王沂峰表示,子宫内膜是一种高度再生的组织,在女性的生育阶段要经历多达约个生长、脱落周期。而人工流产、刮宫、宫腔手术、感染等各种原因造成的子宫内膜损伤都可能引起内膜再生障碍,导致月经减少、闭经、反复流产及不孕。据报道,在不孕症患者中,内膜损伤的发生率约为五分之一。
“目前对于子宫内膜受损没有很好的办法治疗,多是采用孕雌激素治疗,但是效果并不好。这使得很多女性丧失了生育能力。”王沂峰表示,传统的治疗办法无法有效治疗宫腔粘连,从而削弱了子宫修复能力,最终影响妊娠率。
新型材料有望高效应对子宫修复难题
鉴于此,王沂峰主任与其博士研究生易笑联合医院转化医学中心再生医学研究所所长高毅教授、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王树涛、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樊俊兵教授等开展了为期4年的合作研究,提出了一种可重构子宫衍生材料(RUMs)的模型,其具有可调的状态和形貌,可高效应对子宫修复难题。
据记者了解,医院建立了全省首个新型生物纳米材料的类器官构建平台。本次研究的子宫衍生材料来源于平台再生细胞研究所提供的人类脐带干细胞和生物材料。
易笑向记者介绍,基于子宫的结构特点,该项研究制备了可注射RUMs凝胶和RUMs补片,其中RUMs凝胶可深入到达子宫内膜腔以有效阻止宫腔粘连并提高血管生成、内膜再生以及肌肉胶原重建能力。与此同时,RUMs补片则粘附在子宫壁上加速伤口愈合和阻止伤口与腹部组织的粘连。不仅如此,RUMs还可以分泌一系列细胞因子来调节子宫微环境,从而促使伤口愈合和子宫修复。
据了解,为了研究RUM凝胶和补片协同修复子宫损伤的能力,研究团队构建了具有严重子宫损伤的大鼠模型。通过RUMs凝胶和补片的治疗,大鼠的子宫结构在第15天几乎得到了再生,有效帮助小鼠受孕和婴儿出生恢复正常。相关研究成果以“ReconstructableUterus-DerivedMaterialsforUterusRecoverytowardEfficientLiveBirths”为题,发表在AdvancedMaterials(影响因子30.86)。
来源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林清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