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夫,你好,我月经40多天没来了,最近总有出血,今天出血突然比平时月经量还多,肚子也有点疼”。一名年轻女性,痛苦地说。“你以前做过什么检查?做过什么手术?”“没做过什么检查,就做过一次剖宫产。”
此刻,一名妇产科医生的脑海里闪过很多念头,怀孕了?月经失调?流产?瘢痕妊娠?接下来开始进行检查,一系列的检查结果都指向一个可怕的、妇产科医生最不想听到的四个字——瘢痕妊娠。
剖宫产瘢痕妊娠,是什么意思呢?其实,通俗的讲就是在女性剖宫产之后,怀孕二胎的时候宝宝正好长在曾经的那道瘢痕上面。我们都知道这是非常危险的,容易造成子宫破裂。
瘢痕妊娠对胎儿或者孕妇有哪些危害呢?
瘢痕妊娠属于妇产科的急危重症,因为在胎儿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子宫破裂出血的风险慢慢增加,严重时甚至会发展成凶险型前置胎盘。
瘢痕妊娠的关键是及时处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就有可能避免子宫破裂、大出血等后果,所以在疾病早期尽早接受手术,人工干预非常重要。
造成瘢痕妊娠的原因有哪些呢?
子宫切口缺损
大部分学者认为剖宫产引起子宫内膜损伤、肌层断裂、切口瘢痕纤维化及新生血管形成不良造成子宫切口愈合不良,引起局部的凹陷性缺损,进而导致受精卵在此着床。
目前普遍认为发病的相关因素有:
既往有多次剖宫产术史;人工流产史;距前次剖宫产时间;围手术期情况(缝合方式/技术、感染、妊娠合并症)等有关。有研究显示,多次剖宫产(≥2次)、多次人工流产(≥2次)会增加瘢痕妊娠的发生风险。剖宫产术后2年内再次妊娠更易发生瘢痕妊娠,从而推测距离上次剖宫产间隔时间越短,发生瘢痕妊娠的概率越高。
此外,存在低蛋白血症、贫血、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肥胖等妊娠合并症可导致机体的防御机制差、组织愈合能力下降,增加瘢痕妊娠的发病率。
如何诊断瘢痕妊娠?
其实,得了瘢痕妊娠并没有显著特异的表现。一般表现为在停经后出血,伴随下腹部疼痛。超声检查是诊断瘢痕妊娠的常用辅助检查,在怀孕早期,通过阴超可以大大提升诊断率。
核磁共振相比于超声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及准确性,能从多种层面分析和观察孕囊与瘢痕的关系,但是造价较高,普及难度大,不作为常规检查方法。
针对瘢痕妊娠,治疗的方法有哪些?
针对瘢痕妊娠,目前没有统一的规范,治疗多选择个体化方案。但是所有的医生会给你最安全的治疗方案,那就是一旦确诊,建议尽快终止妊娠,因为大部分的瘢痕子宫预后比较差,风险比较大,不建议进行保胎等。
治疗方法包括:
药物保守治疗
有学者研究指出药物治疗的适用范围为孕周不足8周、生命征象稳定、无大出血以及子宫无破裂的患者。
给药形式可采取全身或局部给药,终止妊娠推荐使用的药物为甲氨蝶呤(MTX)、米非司酮等。
手术治疗
在发病初期阶段,瘢痕妊娠的绒毛可达剖宫产瘢痕的肌底层,清宫难度大大提升,手术风险比较大,容易引发大出血,不建议作为首选治疗方案。
宫腔镜手术
是临床上常见的微创手术之一,通过小切口帮助医生对瘢痕子宫病灶、胚胎大小和形态做出直观和准确的判断,且在直视下有利于妊娠物的全面清除与创伤面的止血,避免了大出血的发生。
子宫下段瘢痕及妊娠囊切除、修补术
对于妊娠包块集中在子宫肌层或凸向浆膜层为主的患者,宫腔镜手术切除难度大,因此可选择开腹手术,或宫腹腔镜联合手术。
子宫切除术
对于阴道大出血无法控制、在紧急情况下为挽救患者生命,常规手术无果、必须切除才能保证疗效以及不再生育者均为该方案的适用者。
结语:
因此,如果第一胎是剖宫产的女性,在没有明确备孕时,应该做好避孕工作。如果避孕失败或胚胎停育,切不可盲目的行人流术或清宫术,应当检查彩超的同时了解瘢痕的厚度、孕囊着床的部位,如果确诊瘢痕妊娠,需要及早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