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流产的危害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现代孟母的故事为教育儿子,她办起了一所学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专科医院在哪里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她姓郭,认识她的人一般都称呼她为郭老师,或者郭校长。她热情诚恳,深受大家信赖,并且对教育事业有着与生俱来的责任心,是美国某知名教育体系在北京乃至整个华北地区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她也因此被圈内人亲切地称作“大姐大”。但所有这些她都毫不在意,她最最看重的头衔也许只是“Tim的妈妈”。

Tim是她唯一的儿子,出生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是个不折不扣的“90后”。说他“不折不扣”,主要是指90后所表现出的某种特质,也就是那些被大家广为诟病的所谓“毛病”,在他身上几乎一个不落,全有。当然,我本人并不赞同“毛病”一说,才将这两个字儿打上了引号。其实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特征,我们正处在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即使出生日期仅相差数年(譬如“80后”和“90后”),也会因成长环境不同而出现互不理解的鸿沟。所以我们眼中的“毛病”,归根结底,不过是上一代或者上两代,在居高临下地审视他们时所产生的“视觉误差”。这种视觉误差原是代沟的产物,根本不足为凭;但要命的是我们这些大人往往会以自身的标准和是非观去框取他们,从而抹杀了他们这代人的闪光点。

在当今中国,这样的人绝非少数,甚至连那些以塑造灵*为己任的老师们也不例外。郭老师的儿子Tim在上小学时,就遇到过这样一些老师。

那会儿Tim正上三年级。有一天放学时,一个邻居家的孩子因父母临时有事,不能来学校接他,就想坐学校的班车回去;而根据规定,乘坐班车需要提前缴纳车费,像他们这种没有交钱的学生,是不能随便享用的。于是孩子的妈妈就给学校打电话求助,说实在抽不出时间来接孩子,希望能通融一次。负责班车的老师有点不大情愿,磨唧了好一阵儿才让那孩子上了班车。Tim则是事先交过车费的,一直坐班车上下学。俩人就高高兴兴地坐上班车,各自回家去了。事情也就这么结束了,本来没Tim什么事儿;谁知第二天下午,那位家长故伎重演,又给学校打来电话说,仍然没时间来接学生,希望学校再照顾他们一次。

这一次,负责班车的老师不干了,堵住车门儿,死活不让那孩子上车。小孩儿又偏偏死心眼儿,只管一个劲儿地往里钻;俩人便发生了争执。班车老师本是个肥硕彪悍的阿姨,就跟电视里的举重运动员似的,人高马大不说,臂力也十分惊人,见孩子不听指挥,索性一把攥住他的脖领儿,像撕下一块儿狗皮膏似的将他扯下了班车。孩子哪儿受过这等委屈,就顺势往地上一躺,大哭起来。班车老师一看傻眼了,为避免事态扩大,只好把孩子再次扶进了汽车。

虽说没什么妨碍,可孩子回家后还是将自己的遭遇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父母。孩子的妈妈一听火冒三丈,第二天一大早就来到学校找校长理论。班车阿姨自知理亏,自然不敢承认自己做过的“好事儿”,还找来了班车上的学生为她作证。其实,胖阿姨之所以敢如此嚣张,是因为大家都知道她是教务主任的老婆;她断定这些孩子必会慑于她老公的淫威,不敢实话实说。事实也确如她预料的那样,一车的学生在校长及她俩面前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站出来指证。胖阿姨的嘴角在慢慢上翘,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神情;但就在这个时候,Tim勇敢地往前跨了一步,对校长说确实是她拉倒了那个孩子。胖阿姨的脸上霎时红一阵儿白一阵儿的,恨不能像孙悟空那样化作一缕青烟,顺着窗户飘出校长办公室。

校长就把胖阿姨猛批了一顿,孩子家长总算讨回了公道;而Tim的勇敢和正直却被有意识地忽略掉了,再没被哪位老师提起过。非但如此,身为教务主任的老公在得知老婆挨呲儿后居然对Tim大加呵斥,并口口声声说Tim不懂得尊重师长,应该好好教训一下;若不是被其他老师劝阻,甚至还真想冲进教室去“教训”Tim。

也许是不愿看到大人们闹僵,或者确实对教务主任有所忌惮,总之,Tim并没有把这件事情告诉父母;不过他的情绪已然受到了影响,学习成绩就此一蹶不振。细心的郭老师逐渐看出了端倪。

受到盘问,Tim不得不向妈妈讲出了实情。

郭老师大学毕业后即从事教育工作,长期的教学实践给了她一双敏锐的眼睛;而看问题的角度更是与一般家长大不相同。她没有像邻居那样去找校长掰扯,乃是选择了安抚自己的儿子。她对Tim说,他做得非常正确;她宁可不要好成绩,也要让儿子将这一品格保持下去。这些教诲犹如一记记重金属乐队的鼓点,给儿子的幼小心灵带去了震撼;他领悟了妈妈的用心,从此为自己的人生开启了一扇智慧之门。

但这一事件仍让郭老师百感交集,她又一次感受到了国内学校所面临的巨大问题,即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所有学校只重视知识传递而忽视了孩子们的品格建设。她不想再让自己的Tim踏进这样的学校,也不愿看到别的孩子再接受这种填鸭式的灌输;可她明白,这是一个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重大命题,并非个人力量能够解决。她感到既无奈又无助,却始终不肯死心,由此开始了苦苦求索,以期能找出一条正确、可行的教育之路来。

求索的过程曲折漫长,仿佛钻进了重重迷雾,茫茫然找不到任何出路。郭老师心灰意冷、倍感沮丧,几乎放弃;但Tim的变化又给了她极大鼓舞。她惊喜地看到她的努力终于开花结果,儿子正在按着自己的预想茁壮成长。有两件小事儿至今仍令她记忆犹新。

其中一件发生在Tim上五年级时,有一天,他放学后回家做作业,发现涂改液用完了。郭老师就给他十元钱,让他自己去超市购买。工夫不大,Tim便拿着一盒涂改液回到了家中,同时把剩余的七块钱交还了她。郭老师有些奇怪,因为她知道涂改液的价格肯定不止三元,就问儿子涂改液多少钱一盒。Tim回答七块。郭老师越发惊讶,就把七块钱摊在他胸前,又问,那怎么还剩七块?Tim“吧嗒吧嗒”地眨了眨眼睛,跟着一把夺过妈妈手中的钞票,“噔噔噔”地跑下楼去;还一边跑一边喊:肯定是收银员阿姨搞错了,我也没看,这就还给她去!郭老师这才回过味儿来,望着儿子焦急的背影,脸上露出了由衷的微笑。

那会儿,学校为了让小朋友从小养成节约的好习惯,经常号召同学们将平时用过的饮料瓶、可乐罐等搜集在一起,随后加以变卖,再拿卖废品的钱换回一些文具来,供大家使用;并美其名曰“勤工俭学”。到了这年年底,一年一度的“勤工俭学”活动再次拉开了帷幕。孩子们都按照事先排好的顺序,一轮一轮地走上前去挑选自己中意的文具。大家全把目光集中在了那些比较贵重的物品上,唯有Tim的选择,净是一些铅笔芯之类的便宜货。组织活动的老师大惑不解,就忍不住问Tim为什么不选贵的。Tim说他不管价格,只选自己需要的。那位老师受到感动,后来干脆将几种价格比较高的文具硬是塞到了Tim怀里;弄得他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Tim很开心,回来后就把事情告诉了妈妈。

这些看似平常的事情让郭老师欣慰不已,也让她看到了希望。她重新振作起来,抛下包袱,沿着既定的道路毅然决然地走了下去。

可是Tim从来没被学校表扬过。郭老师很清楚,除了上面这两件小事儿,Tim平日里在学校必然还有不少类似的事迹,之所以没有得到老师的肯定和夸奖,主要是他的考试成绩不怎么优秀。在那些老师眼中,好学生必须得考分高;换句话说就是,他们觉得只有考试分数高的孩子才配得上是好孩子。可在郭老师看来,考得好不等于学业优秀,更不代表将来一定可以成为优秀人才。Tim曾对妈妈说,他不是不爱学习,只是不爱阅读;他喜欢看视频,喜欢自己琢磨。事实也的确如此,Tim从小就喜欢看电视里的科教频道,在诸如“探索与发现”等栏目的熏陶下,他的知识面越来越宽;尤其在自然科学方面,比同龄的孩子知道得都要多。他还酷爱玩儿电脑,经常通过互联网丰富自己,以至于几乎成了一个小小的“电脑专家”;身边的同学、朋友,甚至是老师的电脑坏了都要找他修理。他也很喜欢音乐,在听一首曲子时往往可以进到音乐里面,准确地讲出曲作者的真实情感;他只学了半年钢琴,就能凭着自己的摸索,将一曲“梦中的婚礼”弹得惟妙惟肖。他每次考试的分数不理想,只是因为他没把全部心思都花在功课上。对于这样一个孩子,完全称得上是德、智、体均衡发展,学校却视而不见;你说郭老师能不心烦吗?

但她又深知,这是当前国内中小学普遍存在的毛病,单单抱怨某一所学校是没有意义的。于是她又萌发了一个新的想法,那就是要根据儿子的性格特点,为他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人生之路;而不是一味地去让他参加高考,然后读一所他不喜欢、或者根本不适合他的“名牌大学”。

郭老师通过观察渐渐发现,Tim虽不善死记硬背,动手能力却极强,凡是技巧类文娱项目,譬如架子鼓等,他都能轻松掌握。这一发现让她如获至宝,她因此又开始了有关“因材施教”的探索,并最终成就了儿子的梦想。

转眼又是一年,Tim总算小学毕业,到了该上初中的年龄。在为Tim选择中学时,郭老师跟她丈夫,也就是Tim的爸爸,产生了分歧。当时,郭老师已经离开教学一线,正在一家教育中心做亲子培训;可她无时无刻不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