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户都怕的“蓝耳病”,病死率高,冬季频发,切断传染途径
冬季降温,养殖户最惧怕的蓝耳病在这个阶段是最容易爆发的,从入秋开始,昼夜温差逐渐增大,气温开始下降,气候变得干燥,各种病菌就容易滋生,蓝耳病也就随着出现了,蓝耳病会导致猪的体质下降,免疫力下降,从而出现死亡。
蓝耳病准确的说也是呼吸系统疾病,呼吸系统出现感染疾病变异引发猪的蓝耳病,蓝耳病危害是相当大的,对于经验不足的养殖户来说,出现蓝耳病如果不及时的救治,后期出现传染,不亚于瘟疫的危害,冬季来临,养殖户一定学会切断蓝耳病的触发点。
猪身上出现蓝耳病以后,都会引发哪些不良的影响呢?这一点是养殖户最关心的,蓝耳病对生育生产的母猪来说,它会引起生育母猪的流产,或者是胎死腹中,造成胎中的小猪发育不良,降低母猪的生崽数量,或者是母猪发情出现异常,延长或者是推迟。
蓝耳病对母猪的危害是全方位的,在影响生育的同时,它会降低母猪的抵抗力,母猪的机能减弱,久而久之食量减少,从而造成其它疾病的发生。
蓝耳病的危害是巨大的,冬天气温低,有些猪的耳朵出现蓝耳养殖户无法分辨,低温天气也是会让猪的耳边变成深蓝色,无法正确地分辨是否是真的蓝耳病,这才是最让养殖户头疼的问题。
我国近几年的养殖业大增。蓝耳病发生的概率也增加了,蓝耳病对养殖业的打击很大,尤其是小猪,不及时的治疗,病死率能达到50%以上,育肥猪在生长期间,也是会招惹上蓝耳病的,蓝耳病在触发的同时,它还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冬季预防“蓝耳病”也是重点要做的,蓝耳病的防控可以从多方面进行,主要在人工的防控方式。
蓝耳病在外界条件下存活的几率很低,可以用高温杀菌,或者紫外线灯光,猪场架设紫外线消毒杀菌设备,再或者是使用消毒液,养殖用的消毒液定期的对猪场进行消毒杀菌,这几种方式都是最简单的防控手段,效率还是非常高的,对小型猪场很实用。
在防控的同时,要学会切断传染源,蓝耳病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传播,猪的唾液,母猪的乳汁,以及尿液跟其它的分泌物,甚至同猪圈的污泥,出现疾病及时有效的进行相应的整治处理,防止传染。
养殖户在培育肥猪的同时,一定要减小养殖密度,尤其是在冬季,疾病的高发期,加强消毒措施,不能投机取巧,增加猪的免疫机能,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照片实拍,禁止搬运抄袭!
养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