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刚刚接触经济学常识的时候,我的老师说:降低存贷利率可以简单的理解成:把钱从银行赶出去。存款利息低下使资金寻求更多投资渠道,而贷款利率低下使有实际资金需求的企业能够以更少成本获得更多资金。从房地产行业的阶段性情况来看,钱的流向外,还有一个因素的影响将会更加具象,即人的流向。
钱的态度
将会流到哪里去?
央行放水之后降准降息,但是一再否认量化宽松。经过了连续五次利率调整,国内存贷利率的水准已经探到了历史最低水平。存贷款利率的放开,利率市场化的重要一步总算是迟迟到来。
而从国际经济的经验来看,实体经济的衰败与新科技行业的火爆冰火两重天。单纯的量化宽松无疑将会助长这一两极格局。央行一再强调,宽松局面意在重新激活实体经济的流动性。但是,资本的逐利性决定了钱必然是优先向热门行业与领域流入。
从行业分布来看,互联网与新产业链条明显处于资金重点布局的阶段,而相反,传统的生产型企业正处于资金流出与消费不畅的双重困境之中。房地产,只是介于两者之间。
赶出来的钱,短期来看,仍然会流向热门行业。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问我:随便一个项目,突然之间就听说拉倒风投了?而大批该类型企业的倒闭也说明了这个行业的野蛮生长与“烧钱”的时期。
相比之下,房地产在银行业界的吸引力仍然不言而喻,虽然跟不上炙手可热的投资领域,但是相比老牌的石化、钢铁、制造业来说,资本吸引力仍然绰绰有余。不少稳健的银行仍然保持地产行业的乐观预期。而存款利率上限取消,将会在利率浮动方面表明这一态势。
房地产价格仍然坚挺
而房地产作为一个资金密集型的行业,必然会受经济*策的影响。至于牵连其中是喜是忧,则目前尚是难料。不过对于买房子的人来说,行业媒体早已经划定了简单至极的逻辑:降息=省钱==利好=要买房。
这个逻辑未必成立。买房省利息建立在长期维持低利率的基础上,否则,每年元旦的房贷利率按照当时最新利率计算,如果低利率只是短期,那低利率利息省钱并不保险。相反,贷款利率的降低,将会给地产企业更多融资的活力。抵抗市场下行的能力将会进一步增强。只要开发商不采取以价换量,那房产价格下跌,就基本上无望。所以市场稍有回暖的下半年,市区焦点区域已然价格飞涨。不能不说是一系列*策利好催化的作用。
虽然业界普遍认为:降息通道是比较明确的。而秘密君确认为,此次公积金贷款的利率并未调整,说明利率调整的空间已然到了一个临界点。进一步降低存贷利率存在*策空间,但是低利率并不意味着维持太久。毕竟,通货膨胀正在引起这个社会越来越多的问题。
低利率短期来看,用来买房当然有利,但是长远来看,还存在不确定性,高房价低利率入市与低房价高利率入市你更愿意选择哪一个?
相反,房企却在资金运作上要有更多空间,包括加大储备与扩大开发。也有一部分开发商在资本层面玩儿了不少营销的花样,包括社会山的代为炒股、垫付首付。
从经济*策角度来看,利好必然促进购买力入市,而房企融资环境的宽松也有利于房价坚挺。
人的流动
根据最近五年的一二线城市人口流入情况,媒体分析了人口流动的三大规律:
第一,高度集中在三大都市圈。
人口流入超过万的13个城市,三大都市圈就占了8个,长三角有沪苏,珠三角有广深莞佛,渤海湾有京津,北京+天津=流入万人。天津一地近五年流入人口万。
以这个速度,年左右,天津将拥有万人口,广州和深圳将分别突破万和万人口。
第二,非都市圈人口,流入集中在五大枢纽城市。
流入人口超过万的城市中,只有郑州、成都、重庆、厦门、武汉五大城市不在三大都市圈。其中的成都、重庆、武汉,这三大城市是近年来GDP快速增长的明星城市,分布在长江中上游的枢纽位置,既是国家规划中成渝都市圈、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核心,又得益于近年来沿海产业转移的东风。
第三,其他二三线城市,人口流入速度缓慢,甚至停滞。
35个主要城市合计流入万人,其中前13个大城市就流入了万人,后面的22个二线城市,则只流入了万人,相当于总数的25%。
事实上,这22个二线城市,基本上都是各省的省会,或者经济中心,那么可以想象,省会以下的三四线城镇,人口的停滞或者流失将不可避免。
年中国人口万人,年人口万人,累计增长了万人。以上35个一二线城市合计流入人口万人,超过了中国的人口增长数。换言之,在这五年间,三线及以下的城市已经进入人口萎缩阶段。并且进一步观察二线城市中排名最后的,长春、哈尔滨都是属于东北。
万购买力涌入的天津
曾经跟一位宏观经济的老教授聊天,他说: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人口,一个城市也一样。天津在天子脚下发展缓慢,原因根本在于人口吸引力不足。进而聊到:官员考核体制当中甚至可以纳入人口引入。这当然是个笑谈。但是人口即意味着购买力,购买力对于一个城市的经济支撑而言,极其重要。特别是在天津这样的城市,告别粗放制造业生产,新生产形态刚刚建立的时期。
因此,过去五年当中,人口的流入,对于天津经济将会产生重要的影响,而对于天津本地的房地产市场而言,更为明显。蓝印当然是其中之一。外来购买力如何在天津安家落户对于天津房地产市场的未来发展仍然构成强力支撑。
我们在讨论库存的时候,经常会引用的一个数据是:住房的人均持有水平与家庭拥有住房的比例。这两个数据将全社会统筹考虑,并没有体现出城市之间的分化。而根据上述人口流动的方向来看,正是符合了房地产市场价格格局的走势。
一二线城市拥有天然便利的同时,在掠夺三四线城市的人口、购买力。而三四线城市倘若无法扭转这一局面将会更加糟糕。但是这也构成天津的机会之一。要知道,天津人口流入毫无疑问受到北京的阴翳。但是伴随着北京的人口疏解,未来天津的人口集聚能力将会进一步强化。购买力的补充即使无法推动房产价格的上涨,但是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坚挺因素。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