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流产的危害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哪种神物既能堕胎又能催情甄嬛不会告诉你的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可以治的好吗 https://m-mip.39.net/man/mipso_7157873.html

杨炎之

麝香,位列四大天然动物性香料(麝香、灵猫香、河狸香、龙涎香)之首,是极为珍贵的香料,同时亦是名贵的药材。

但一般稍有阅历的长辈对“麝香”却都讳莫如深,他们觉得这是一种“少儿不宜”的禁药,耻于与晚辈随意谈论。

可这是为什么呢?大家只要想想《甄嬛传》中,甄嬛第一次怀孕,因华妃的刁难罚跪,闻了含有麝香的欢宜香之后就流产的情节,就一定会恍然大悟了:原来麝香居然是堕胎药!

出口创汇的是“麝”香,不是“鹿”香

大多数人对“麝”这种动物的认知基本停留在鹿的层面。古人其实也不明其理,常将它与獐、狍子等鹿科动物混淆,于是它就有了很多错误的名字,比如香獐、麝鹿、香狍子等等。

直到明代的李时珍才在《本草纲目》中对麝做了很详细的描绘,“麝之香气远射,故谓之麝。或云麝父之香来射,故名,亦通。其形似獐,故俗呼香獐。《梵书》谓麝香曰莫诃婆伽。”但这些经验性的描述,反而表明了李时珍其实并不知道麝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

现代生物学将麝划归为哺乳纲偶蹄目(Artiodactyla)鹿科(Cervidae)麝属(Moschus)动物。由于麝科动物的外形都极其相似,以至于麝科动物的种及种下划分至今仍存在较多争议,但学界一般认为我国的麝具有6个独立种:原麝、马麝、林麝、黑麝、喜马拉雅麝与安徽麝。

黑麝和喜马拉雅麝是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才被我国学者发现并定名,所以古人知道的麝,只可能是另外几种了,它们的分布极为广泛:原麝分布于我国的东北和华北北部;马麝见于青藏高原及邻近各省;林麝的数量最多,长江流域及以南各省区均有分布。

正因为这种分布的广泛性,我国先民很早就对“麝”有了认知。秦汉之际的《山海经?西山经》和《尔雅?释兽篇》都明确提到了“麝”的存在,但这些典籍仅仅是对“麝”进行了简单的一笔概括,并未对它的香有所提及,倒是东晋的郭璞对这两种典籍作注时才言明了“麝有香”。

麝香

麝香,其实就是成熟雄麝香腺囊中的分泌物,如同雄孔雀的开屏,它的香味是雄麝求偶的最佳法宝。先民对麝香的使用要追溯到很早。

世界上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就已经对它的药性有了精准分析:“麝香,味辛,温。主辟恶气,杀*精物,温疟,蛊*,痫痉,去三虫。久服除邪,不梦寤厌寐。”这种精准的药性分析是建立在相当程度的经验累积上,所以先民对麝香的使用还要更早。

《神农本草经》

至迟在公元一世纪,古罗马就已经通过丝绸之路享用到产于东方的麝香了。到了古波斯的萨珊王朝时期,使用中国麝香更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由此可见,作为我国的特产,麝香不仅早早被我国先民所熟知,而且很早就能出口创汇了。

与国外常用麝香来制作香料类似,我国先民最初使用麝香,目的也是芳香身体和驱虫辟邪,但我国很早就将麝香入药,而且自此以后,其药用价值一直都更加受到重视。这可能是源于先民对麝香品性的熟谙,天然麝香本身易挥发,且香味不能持久,常常需要密封保存,而且麝香本身的香味异常浓郁,这并不符合国人的习惯。南朝宋的范晔在《和香序》中提到“麝本忌多,过份即害”,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麝香即使被用来制作香料,也不会被单一使用,就拿配制和香来说,麝香仅扮演“活泼剂”的角色,起主要作用的还是沉香,而包括麝香在内的最后“添加剂”,如郁金、甲香、豆著、詹糖和枫香等,只能起到改变香味的作用。

法国学者阿里?马扎海里在《丝绸之路:中国-波斯文化交流史》中详细论证了中国和萨珊王朝的麝香贸易。

道士炼丹,炼出了堕胎药和春药

虽然《神农本草经》早就言明了麝香的药性,但是从传世的两汉医药典籍中,诸如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乃至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都没有关于麝香的任何记载。这很可能是因为古人视医术为方技左道,对其不够重视导致的。

五石散,又称寒食散,其药方托始于汉人,由魏人何晏首先服用。关于“五石”,各家说法有所不同。

魏晋这个风流时代带来了思想的多元化与人性的解放。我们常引用鲁迅的名篇《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来佐证这一说法,鲁文中提到的“药”,指的就是五石散。

魏晋时期服散、行散在达官贵人那里如同家常便饭,五石散的始作俑者何晏“耽声好色,始服此药”,在服用之后,自觉“心加开朗,体力转强”,所以大肆倡导,于是“京师翕然,侍以相授”。这五石散,其实就是致幻剂和春药。但除此之外,魏晋时期当然也不乏其他“名药”,麝香便是其一。

但为什么偏偏是魏晋时期人们重新认识到了麝香的药用价值呢?这就要归功于那位被冠以处士之名的儒生——陶弘景了。

陶弘景(公元—年),字通明,秣陵人,自号华阳隐居,著名的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人称“山中宰相”,谥号贞白。

魏晋时期有一部分儒生在*权动荡和名教式微的时局中醉心于种种旁门左道的方技之术,他们的炼丹术又完美契合了道教的需要,这使得此时炼丹风气大盛,在繁多的炼丹实践下,麝香的药用价值就被重新发现了——

陶弘景在为《神农本草经》作注时,是这样描述麝香的:“治诸凶邪*气,中恶,心腹暴痛胀急,痞满,风*,妇人产难,堕胎,去面目中肤翳。久服除邪,不梦寤魇寐,通神仙。”陶的注加上了“通神仙”的功用,是道教观念的影响,实际上,如果大剂量服用麝香便会产生迷幻剂的效果,效用类似于五石散。而关于“妇人产难”,陶的说法颇为隐晦,其实他的意思就指麝香可以用来避孕。

自此以后,麝香即被用作堕胎药的核心成分。例如宋代《妇人良方》中的生胎欲去方,明代《摄生妙用方》中的催生去胎方,《医林集要》中的妇人断产方,及《本草纲目》的死胎不下方、难产方等等,麝香都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虽然魏晋时期的文献没有以麝香作为春药的偏方,但我们可以通过《本草纲目》引用的一些偏方来看到麝香的这种隐秘作用。例如:

阳事痿弱

紫梢花、生龙骨各二钱,麝香少许,为末。蜜丸梧子大。

每服二十丸,烧酒下。欲解,饮生姜甘草汤。

伤中阴痿,令强热生子

鹿茸鹿角鹿髓及精鹿肾白胶麋角麝香猪肾

当然还有一些知名的古代春药如美女倒提金方、素女與王母方也都少不了麝香的参与。

法国人费瑯编著的《阿拉伯波斯突厥人东方文献辑注》也提到了古代阿拉伯人将购入的中国麝香用于制作春药:“将少量的麝香和丁子香油之混合物涂于阴茎头”;杰克?特纳在《香料传奇》中详细谈到了西方人对香料的渴求还在于它们能制作春药。

麝香到底有多名贵?

但麝香可不是寻常人家能用得起的,据吐鲁番出土的大谷文书第号,上有天宝二年交河郡交易的部分香料的价钱,其中“麝香壹分上直钱壹佰贰拾文,次壹佰壹拾文,下壹佰文”。

壹分相当于四分之一两,所以1斤=64分,壹斤麝香的价格就为“麝香壹斤上直钱柒千陆佰捌拾文,次柒千零肆拾文,下隆千肆佰文”。唐代一千文等于一两银子,敦煌地区一两银子价值麦四石八斗,也就是说一斤上好的麝香可以价值36.石小麦,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斤!

唐代及以前的麝香大都是上流社会的奢侈品,西晋的土豪石崇为了炫富竟然“尽出其脾妾数十人以示之,皆蕴兰麝,被罗糓”。《开元天宝遗事》更是记载了杨国忠为造“四香阁”,居然“用沉香为阁,檀香为栏,以麝香、乳香筛土,和为泥饰壁”的故事。

文人阶层更是不甘示弱,他们制作香味独特的“麝墨”来挥洒风流,才子王勃就在《秋日饯别序》中写到“研精麝墨,运思龙章”。

而且在唐代为数不多的医学著作中,例如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王焘的《外台秘要》及敦煌文书S.《不知名医方第十二种残卷》,用麝香所配制的药方还有相当一部分类似于今天的美容护肤品。

但从唐代起,一些普通药方中就常常用到了麝香。如苏敬等编写《新修本草》,其中就有用麝香治疗温疟、目肤翳、惊邪、腹胀满等病症的药方。到了宋代,各阶层对香料的需求都大量增加,麝香居然还要靠大量进口才能满足。

宋代以降,麝香就主要被当做药材而非奢侈品进入到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了,而且“美容药”的配方慢慢减少,麝香治病的范围却急剧扩大。就拿妇孺皆知的《本草纲目》来说,其中有一百多种药方使用到了麝香,而主治范围从皮肤科到眼科、儿科、妇科甚至精神科等等,可以说成了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万金良药”。

《本草纲目》

这种对麝香药性的熟谙说明古人在医学上的进步,但因为“是药三分*”,所以古人对有“产难,堕胎”这种副作用的麝香的使用,还是很谨慎的。

麝香导致不孕的说法靠谱吗?

为什么我们记住的单单是麝香能导致流产和堕胎,而不是这种什么病都能治的“万金油”呢?

宋代以后的麝香常常入药已为我们所熟知,随着治疗范围的扩大,同时也要靠医生来告诫这些“药方”的禁忌,颇类似于现代药物“孕妇禁用”之类的注意事项。对孕妇而言,保胎对于她们来说是天大的一件事,而且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观念下,麝香这种负面作用也就被无限放大。

当然,野史小说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例如托名汉代伶元的《飞燕外传》就虚构了赵飞燕为了青春貌美而服用息肌丸,最终导致终身不孕的香艳情节。这息肌丸中,自然少不了麝香的影子。

那么麝香真的能导致不孕和堕胎么?从现代医学研究来看,一定浓度的天然麝香可以对子宫平滑肌造成收缩,而子宫平滑肌造成收缩就有可能导致流产。但这要把麝香的浓度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且与孕妇体征也有着很大关系。至于说不能闻一丁点麝香,就显得十分夸张了,因为昂贵的香奈儿5号中就含有麝香的成分。

与过去不同的是,如今香水中的麝香一般都变成了化学成分不同的人工麝香,而且剂量很小。如果说用香水就能导致不孕和堕胎,那么浑身香水味的西方人可就都要断子绝孙了呢。

这里是澎湃新闻,谢谢你的阅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