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流产的危害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第四次工业革命克隆技术会危害伦理吗 [复制链接]

1#

伦理随着时代的前进会不断变化。就像古代中国人认为女人相夫教子是一种伦理,现代人认为女人也有工作的权利。因此,克隆人的伦理问题在不久的未来不见得是问题。

这期讲一下第四次工业革命可能对我们的伦理道德以及人际关系带来哪些冲击。

我们一般都能看到新技术带给我们的一些比较积极的方面。但实际上,每一项新技术都在改变整个社会,包括伦理道德和社会结构。

谈到伦理道德受到的冲击,我想起刘慈欣的小说《三体》。书中的程心,用自己泛滥的爱心一步一步把人类带向了灭亡的歧途,所以很多人骂她圣母婊。

在小说中,外太空有一个三体文明,三体人的科技要比地球先进的多,意图侵略地球,如果真刀真枪的干,地球人根本不是它们的对手。后来,人类的精英们发明了一个通讯设备,可以暴露三体在宇宙中的坐标。宇宙中有各种文明,一旦位置暴露,未知的文明为保险起见,很可能先下手为强,发起攻击。因此,人类成功震慑住了三体人,两个文明很长时间都处于和平交往之中。

这个起震慑作用的设备一直由一个意志坚定的人保管。他退休之后,大家就呼吁宅心仁厚的程心接管。结果程心刚接管,三体人就发动了攻击,它们认定程心不敢按开关,因为暴露三体坐标的同时,地球也将暴露在宇宙之中。关键时刻,程心脑子里涌现出几十亿年来地球上出现过的各种生命、各种文明……她想,一旦按下开关,所有的这些东西都会灰飞烟灭。于是,她扔掉设备跑了。地球唯一的一道防御体系就这样被放弃了。

是不是很“圣母”?把全人类的命运都*上了!

小说中还有类似的事。因为地球的坐标暴露了,所以要在外星文明攻击之前尽快的发展科学技术,研究出能够光速飞行的飞船,就可能在攻击到达之前逃走。但是这却遭到了全社会的反对。人们不患寡而患不均,技术研发成本高,而且不可能把所有的人都带走,能走的一定都是有钱人,最终牺牲的都是穷人。于是,各种力量阻挠科技研究。做研究的人为了给人类文明留下最后的火种,就组织了武装力量对抗。

这时,程心又出场了。搞研究的人之前跟程心有个协议,还答应了要听她的。所以,程心利用这个协议,解除了武装,叫停了研发。她又“站在全人类的利益上”干了件“*治正确”的事。结果悲剧了,末日来了,人类基本都跑不掉了。

这是程心在小说里干过的几件让大家大骂的事儿。当然了,对于这个人物,大家有各种各样的解读,“圣母婊”只是其中一种。但是《三体》的寓意并不是要把人类灭亡的责任归咎给这个女孩,它其实想表达的是人类普遍的一种道德模式或者伦理观念。在面临一个新的环境时,这些东西可能就会害死人类。

刘慈欣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评价过程心这个人物,他说程心其实是一个非常普通的人,她在每一个关键时刻作出的选择是每个正常人都会做的选择,符合所谓的普世价值观和道德取向。这类人非常有牺牲精神,可以为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牺牲生命。但本质上来说,这种无疆大爱也是一种自私。刘慈欣说,遵循道德规则的人,他们除了道德和良心,其他的什么都不管,恰恰是这类人可能会做出很多糟糕的决定,最终影响到其他人。

《三体》这本小说展现出来的场景和第四次工业革命一些关键的生物技术突破之后可能马上面临的场景非常的类似。看最近几年的诺贝尔生理医学奖,每年在评选之前,热门名单里都会有基因编辑技术。因为人类的很多疾病的都是基因上出了缺陷,而这些疾病都可以通过对基因的编辑治愈。所以,基因编辑技术被认为是获得诺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潜力股。

当然,这个技术肯定能做很多延伸,不仅仅是治疗基因性的疾病。比如编辑胚胎的基因,就可以干涉未来的身高、体重、长相、性别……这就引发了很多人关于伦理道德的考量。真到了那个阶段,一定会有这种声音:一旦能够编辑基因,富人有钱、有资源,他们的身材就会越来越好,智商越来越高,跟穷人的差距越来越大……这不公平!

其实不只是普通人,在科学圈内部也有很多反对的声音。年3月,《自然》杂志就发表了一篇文章,呼吁谨慎做编辑人类胚胎基因的试验,它可能引发很多道德上的问题、安全上的问题。可是仅仅一个月后,广州的中山大学发表了世界上首例修改人类胚胎基因的论文。

不过,基因编辑技术给人的感觉好还没那么严重,只是在已有的东西上做修改,即便有争议,也没那么颠覆。更颠覆的技术,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可能就是克隆技术了。

前两天有一个科学新闻,中国科学家首次克隆出灵长类的动物——两只食蟹猴,中中和华华。之前有过很多克隆的实验,把克隆羊、克隆牛,但是灵长类的动物一直没有被克隆过。灵长类的基因和人类的基因重合度非常高,所以这次技术突破意味着,技术层面上离克隆人不远了。这事很快引起新一波关于伦理的讨论。

克隆人为什么在伦理上容易引起混乱?

克隆人究竟算不算人?应不应该给TA人权?TA看上去是人,可又不是传统的自然生育下来的,就是复制某人的基因,然后被培养长大。那这个克隆人跟提供基因的人是什么关系?是父母给孩子的关系吗?在法律上到底应不应该给克隆人一个身份?

另外,整个社会结构可能会因为克隆人的出现崩塌。有了克隆人,夫妻关系好像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两个人结婚,最基础的目标就是繁衍生命,把基因复制下去。现在有了克隆技术,有了更简单的方式,只要取下一点皮肤、头发就可以了。而且,一项新技术前期成本可能非常高,后期技术成熟了都会降下来,克隆人的成本一定可以降到比买房、买车、买钻戒更便宜。

其实,人类目前的社会结构就是以夫妻关系为基础。如果说夫妻关系没有必要存在了,那么社会组织的形式可能就会发生非常多的变化,多到我们站在现在这个历史节点根本无法想象,不知道届时的社会结构靠什么组织在一块儿。

还有人担心克隆人会带来自我意识的消亡。

克隆人加上基因编辑技术,我们想要什么样的人就能克隆出什么样人。需要劳动力就克隆出一堆身强力壮的年轻人;需要客服就克隆出一堆声音甜美妹子……所以,社会形态会有现在这种严格意义上个性化的人吗?这些人还有自我吗?

在20世纪30年代,利用机械进行工业生产非常普遍了。于是出现了很多作家批判这种机械主义的思维,比如英国作家阿道司·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这本小说里讲,每一个人都是被批量生产出来的,没有名字,只有代号。人的生活起居都被一个机器一样的东西安排好,只要机械的活着就行了,不需要思想,不需要自由。

这本小说对新技术的看法有点卢德主义,天生的对新技术有一种敌对的态度,怕这些新技术伤害人类的个性、思维、文明、艺术……特别恐惧新技术会给社会结构带来灭顶之灾。这里其实隐含了一个假设:现在的人类社会就是最好的,不改变就是最好的改变。

人越来越多地依靠科技、依靠机械的力量、数据的力量去解决原本自己应该承受的事,一定会引起社会结构的变化。但是,这件事未必是坏事。就说基因编辑技术和克隆人技术。这些技术的进步必然会让人类的生育结果发生特别大的变化,进而就会影响到“男人”跟“女人”这两种社会角色之间的关系。

经济学家认为,女性之所以在职场上得到的工资通常比男性低,就是因为她们要生孩子、带孩子,这些会牵扯她们大量时间啊精力,导致同样的工作,工作质量比不上男性。如果这些基因技术在第四次工业革命里能够得到普及,可以想象得到,人类的生育可以完全不依赖子宫,用克隆技术解决。比如发明一个人工的生育的机器,环境跟人体的子宫里一模一样,受精卵能在里面逐渐地发育。这甚至比真正的子宫更安全,因为环境可控,能规避各种导致流产的情况。

这就足以改变男女之间的关系。女性的能力和智商其实不比男性低,只不过因为生育牵扯了大部分的时间、精力,导致她们没有足够的精力在职场上出人头地。如果有这种生育技术,甚至激进一点,出现了克隆技术,女性就可以全力跟男性争夺各种资源。这时,男性可能就没什么绝对优势了,各路*客、*队的首脑,都有可能是女人,而不像现在这样是一个根本的男权社会。

伦理道德这一类东西,包括既有的社会结构这些东西,跟一个新技术出现碰撞的时候,产生的结果往往是非常激烈的。而且,回顾历史会发现历史,跟技术碰撞的时候,最终粉身碎骨的基本上都是伦理道德、传统的社会结构。

技术进步背后的驱动力是一个市场行为,它会造成对人类有特别大价值的某一项服务的成本大幅降低,所以更有动力。就像全世界都在打击贩*,但是*品仍然是一个非常大的黑色产业链,就是因为有利可图。

伦理一定会跟技术进步发生碰撞,因为人类就是经验主义的。

人类在过往的生存环境里总结出很多生存智慧,这些生存智慧就表现为道德观念、伦理规范,包括去坚持遵循的社会结构,像夫妻关系、父子关系……可是,真正有冲击性的技术进步发生时,能直接改变生存环境本身。生存环境变了,原有的那些总结出来的道德观念、伦理规范、社会结构可能就不适用了。

道德伦理之类的东西从哪来?其实就来源于人类的进化。在进化的过程中,人类之所以要坚持某些道德、某些伦理,就是因为这些东西在当时对我们人类的生存有帮助。

比如“群体认同感”、“不能太自私”,这就跟人类在原始社会时群居的生存环境有关。群居的环境下,群体认同感强、不自私,那么从群体里获得别人支持的可能性就更大,这就是一种生存优势。后续的道德伦理在群体协作中逐渐的完善,最终就形成了很多类似社会规则一样的东西。这些东西灌输给每一个社会成员,会让大家凝聚力更强,跟外部竞争资源的时候就更有力量,存活下来的概率就更高。

传统的道德观念、伦理观念,随着人类文明的推进,其实一直在发生变化。但是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新技术在这个节点迎来了一个集体爆发,给世界带来的冲击、变化太激烈了,导致传统的观念和伦理来不及适应,所以面临崩溃的可能性。

从技术与伦理的交锋来看,伦理通常节节败退。

年,世界上第一例试管婴儿出生。当时科学圈、媒体、大众有多不接受,跟今天我们聊克隆是差不多的。尤其是很多虔诚的基督教徒,认为上帝才能造人,这孩子生出来就有罪。40年过去了,现在全世界有五六百万人都是试管婴儿,它解决了人类多少不孕不育的社会问题。今天说到试管婴儿,大家不会想要攻击他,觉得他不正常、不纯洁。

所以,技术跟伦理的交锋中,伦理虽然能够短期内阻挠技术的进步,但是长期来看,是阻挡不住的。

长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