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流产的危害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世界上唯一能预防的癌症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专家李从悠 http://m.39.net/pf/a_4305598.html

随着科技的发展,貌似已经过了“谈癌色变”的时代,癌症已经越来越成为一种慢性病。

而有一种癌症目前是可以预防的,就是宫颈癌。

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宫颈癌。

No.1

宫颈癌的概况

发病率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位居第2位,在某些发展中国家甚至位居首位。宫颈癌全球每年新发病例约50万,其中80%以上在发展中国家。

据统计,年我国每年新发宫颈癌病例10.6万,死亡病例4.77万,每15分钟就有一个人死于宫颈癌。

在我国,城市和农村宫颈癌发病率仍呈上升的趋势,农村人口居多,占一半以上。

高发年龄

宫颈癌发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妇女,20岁以前比较罕见,40~60岁为发病的高峰,60岁以后呈下降的趋势。年龄小于35岁的年轻妇女,宫颈癌发病率占8%,这可能与过早的性生活,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吸烟等有关。

近40年来世界范围内,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明显的下降趋势,这与加强了健康教育,HPV疫苗的接种和宫颈癌的筛查有关。

No.2

HPV感染与宫颈癌

什么是HPV呢?HPV感染是怎么来的呢?

HPV是乳头瘤病*的英文简称,广泛分布于人类和其它多种哺乳动物和鸟的体内,其中,人感染的称为人乳头瘤病*,简称HPV。

HPV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目前已经发现的就有多种类型,根据不同类型病*的致病力不同,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两种。

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形成宫颈癌的主要原因,我国常见的高危型HPV包括,31,33,45,等。其中约70%都与高危型HPV型相关。

HPV病*感染,并不等于一定会患宫颈癌,甚至大部分的HPV感染属于一过性感染,会被人体的免疫系统清除。只有高危型的HPV持续感染才可能会引发宫颈癌。

宫颈癌是第1个明确找到病因的恶性实体肿瘤,因为99%的宫颈癌都是由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持续感染引起的,而HPV最主要的传染途径就是性生活。

据统计,在性活跃期的女性群体中,HPV感染率可达50-80%,可以说就像感冒一样。

但从HPV感染到宫颈癌有两个必要的前提,那就是持续和高危性。多数的HPV感染呈一过性,感染持续的平均时间为8个月,7成的女性12个月内可以靠自己的免疫力清除病*。有约两成左右的感染者因自身免疫因素或其他因素无法自动清除,形成了HPV持续感染。正所谓“万物皆有*,只要剂量足”,HPV感染也不例外。

HPV感染宫颈后可导致宫颈上皮病变从轻度到重度直到发展成宫颈癌需要约八年的时间。早期发现的轻度病变可恢复正常,但若长期重度病变则会发展成宫颈癌。HPV感染后出现的宫颈轻度病变,称为,英文简称是cin,这是一组疾病的名称,包括有宫颈的不典型增生和宫颈原位癌。

宫颈不典型增生,是指宫颈上皮细胞部分或是大部分被不同程度的异型细胞所代替,是宫颈癌前病变。根据其侵害的上皮的程度,可以分为三个级别,轻度、中度和重度,也就是cin1级、cin2级和cin3级。

而宫颈原位癌指的是宫颈上皮细胞发生了癌变,但癌变没有突破基底膜没有侵犯间质。

HPV的持续感染就像一颗定时炸弹,长期留在患者体内,后患无穷。然而当宫颈发生病变时及时的处理,针对性的治疗是完全可以把宫颈癌阻挡住的。

如果是宫颈低级别上皮内病变属于轻度病变,不需要太担心。在这其中50~60%的患者在一年的随访期内可自行转归;20~30%维持不变;10%的患者会进展为癌前病变。所以如果患者处于低级别的情况下,建议保持至少一年的随访,并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药物、手术或保持观察,以免恶化却未及时了解。而如果是高级别上皮内病变,其实也不用太过于担心,这目前还不是癌。患者从最初的癌前病变到宫颈癌需要经过癌前病变到原位癌到浸润癌三个阶段,这一过程通常需要几年到十几年的漫长时间。

宫颈锥切术

对付癌前病变的首选武器是宫颈锥切术,宫颈锥切术是妇产科切除子宫颈的一种手术,是由外向内呈圆锥形的形状切下一部分宫颈组织。

他一方面是为了作病理检查,确诊宫颈的病变,另一方面也是切除病变的一种治疗方法。目前广泛开展的宫颈锥切术的手术方式是子宫颈环形电切术,也被称为利普刀,是目前较为先进的治疗手段。

它的优点是简便易行,不需要住院,手术时间短,仅需5~10分钟左右。

宫颈锥切术是用于癌前病变和原位癌,通过对切下来的病变组织进行检查后诊断出病变进程,根据病变进程的情况来进行随访或进行手术。

No.3

宫颈癌的高危因素

有哪些高危因素容易患宫颈癌呢?

过早的性行为,过多的性伴侣,或者有高危风险的性伴侣,会导致宫颈感染HPV,增加宫颈癌风险。

而分娩时年龄过小宫颈发育还不完善,分娩次数增多使宫颈受到创伤几率增加,也会增加患癌风险。

另外人工流产时,自身免疫力低下的也是HPV感染的协同因素。

总结下来有以下8项为宫颈癌的高危因素:

一、不良性行为,过早开始性生活,多个性伴侣或丈夫有多个性伴侣;

二、月经及分娩因素,经期卫生不良,经期延长,早婚早育多产等;

三、性传播疾病,会导致炎症对宫颈的长期刺激;

四、吸烟,摄入尼古丁会降低机体的免疫力,影响对HPV感染的清除,导致宫颈癌特别是鳞癌的风险增加;

五、长期服用口服避孕药,服用口服避孕药8年以上,宫颈癌、特别是腺癌的风险增加两倍;

六、免疫缺陷与抑制,HIV感染导致免疫缺陷和器官移植术后长期服用免疫抑制药物,导致宫颈癌的发生率升高;

七、及其它的病*感染,疱疹病*2型与宫颈癌病因的联系不能排除;

八、把其他因素,如社会经济条件较差,卫生习惯不良,营养状况不良等,也可能增加宫颈癌的发生率。

No.4

TCT与HPV检查

对宫颈的检查目前主要有两种检查方法,分别是细胞学检查和HPV检查。

TCT检查

所谓的细胞学检查也叫TCT检查。TCT是薄层液基细胞学技术的英文缩写,采用液基薄层细胞检测系统检测宫颈细胞并进行细胞学分类诊断。它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一种宫颈癌检查技术,它可以检测出女性阴道环境中的微生物感染,如霉菌、病*、衣原体等,还能发现部分癌变的细胞,是一种很有效的检查手段。

使用TCT专门的宫颈刷来采集子宫颈细胞样本,深入宫颈,采集到一行带的宫颈脱落细胞,将已经刷取下的脱落细胞的宫颈刷放入装有细胞保存液的小瓶中进行漂洗,使细胞转移到保存液瓶中,将保存液瓶放入全自动细胞制备,将样本细胞通过混匀、过滤、转移,最后贴附到玻片上,将玻片进行染色、制片、固定,最后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诊断。

HPV检查

HPV检查主要是集中于粘膜部位,可以使用粘拭子局部擦取,收集一定量的上皮脱落细胞后,即可采用荧光定量的方法进行检测。

此方法特异性及敏感性相对较高,女性检查者可到皮肤科或妇科,一般取宫颈部位或外阴的上皮脱落细胞进行检查。

No.5

宫颈癌的筛查

应该多久做一次宫颈癌筛查呢?

最新宫颈癌筛查指南指出,正式开始筛查的年龄是21岁,21岁以下不建议进行筛查。当然不是说21岁以下一定不会患宫颈癌,而是年轻妇女罹患宫颈癌非常少见,且担心筛查可能造成不必要的阴道检查或治疗,所以权衡利弊之下专家们推荐21岁作为宫颈癌筛查开始的节点。

21~29岁要每三年做一次细胞学的检查。

如果宫颈细胞学检查报告,提示正常范围,未见异常细胞或轻度炎症未见异常细胞,这表示结果正常,可以放心。

但如果提示一些病变,如英文缩写为ASCUS或LSIL的,可能需要进一步做HPV检测或阴道镜检查。这里的英文ASCUS是无明确意义的非典型细胞改变的简称;LSIL是指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说明有可能发生了宫颈的非典型增生。

30~65岁有两种方案,优先推荐方案1,是每5年检查一次细胞学和高危型的HPV检测;

方案2是每三年做一次细胞学检查,如果高危型HPV阴性,但存在刚才提到的ASCUS或LSIL,可能会需要做阴道镜检查;但如果高危型HPV阳性,医生会建议12个月以后复查,复查以后再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做阴道镜检查。

65岁以上的人群,发生宫颈癌的概率比较小,因此建议以后可以不需要继续查,但如果以前没查过,则需要继续检查。

No.6

宫颈癌的治疗

宫颈病变和宫颈癌都有什么症状呢?

只有HPV感染一般不会出现特殊体征,甚至发展到宫颈病变或宫颈癌早期时,患者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

而随着病情发展,可能会慢慢开始出现一些症状,比如阴道流血,常常表现为性生活后或妇科检查后的阴道流血;也可表现为非月经期的阴道流血或经期延长,经量增多;再比如阴道排液,白色或血色,稀薄如水样或米泔水样,有腥臭味的阴道排液;到了晚期癌细胞侵犯周边组织,还可以造成尿频、尿急、便秘、下肢肿痛等症状。

目前宫颈癌的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靶向治疗以及免疫治疗。

医生会根据病理类型、肿瘤大小和发生扩散转移的情况,并结合患者的年龄以及今后的生育需求,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案。宫颈癌与所有实体肿瘤一样,早期或孤立复发病灶适合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一般是切除子宫清扫周围的淋巴结;但对一些早期发现有生育需求的患者,还可以通过局部广泛切除宫颈,或者质子重离子离子放疗,保留子宫,保留生育能力;甚至对一些年轻的早期患者,通常还可以保留阴道和卵巢。

宫颈癌绝大部分是鳞癌,对放射线敏感,通过体内和腔内放疗,使宫颈局部达到肿瘤致死的最大放射剂量。所以,中晚期肿瘤多采用放化疗结合的治疗,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是近几年治疗晚期复发性的宫颈癌的新方法。

No.7

宫颈癌疫苗

如何预防宫颈癌呢?

肿瘤的三级预防宫颈癌同样适用。

一级预防即注射疫苗

二级预防即筛查

三级预防即治疗

我们接下来具体聊一下HPV疫苗,HPV疫苗已经可以在国内接种了,目前有2价、4价和9价三种。

这里的价代表的是疫苗覆盖的病*亚型的种类,价越高,覆盖的病*种类越多,区别在于二价疫苗只包含最重要的两种高危型,而4价和9价还覆盖了部分高危型和一些低危型。

二价可以预防HPV16、18病*的感染;

四价可以预防4种HPV病*的感染,分别是6、11、16和18;

而9价是可以预防9种HPV病*的感染,分别是6、11、16、18、31、33、45、52、58。

2价和4价的疫苗在预防宫颈癌的作用上差异不大,可以预防70%宫颈癌的发生,四价疫苗多预防的两型为低危型,可以预防尖锐湿疣的发生;九价疫苗可以预防93%的宫颈癌的发生,也可以预防尖锐湿疣。

关于2价疫苗,国家食药监总局批准的年龄是9~45岁,而四价疫苗则是20~45岁,9价疫苗是16~26岁。最佳的接种年龄是9~12岁,最好在首次性生活之前效果较佳。已婚已育,有性行为的女性都可以接种宫颈癌疫苗,性价比相对前者低。因为性生活一旦开始,感染HPV的机会就大大增加。但并不是说一定要接种九价疫苗才行,目前国内接种HPV疫苗是有年龄限制的,如果不考虑在大陆以外的地区接种的话,还是推荐大家根据自身的情况尽快选择疫苗进行接种。

二价和四价疫苗都将采用3剂免疫接种程序。

不过二价疫苗第1剂和第2剂之间间隔一个月,第2剂和第3剂之间间隔5个月,也就是0、1、6三次注射。

而四价疫苗第1剂跟第2剂之间是间隔两个月,第2季和第3季之间间隔4个月,也就是0、2、6三次注射。

整个过程基本上需要半年左右的时间。

疫苗百问百答

一、打了2价或4价以后还可以打9价吗?

理论上是可以再打。但是2价或4价已经覆盖了HPV16、18型,宫颈癌主要是由这两个型别的HPV感染所致,对于已经完成2价或4价全部接种者也不推荐再接种九价疫苗。而且不建议正在接种2价和4价疫苗的人改打9价,不同的疫苗选择的制备工艺和免疫佐剂是不一样的,因此建议按原计划继续接种。

另外按照9价HPV疫苗的说明书,如果有人接种完3剂四价HPV疫苗后,还想接种九价HPV疫苗,则至少间隔12个月以后才能接种,而且接种的剂次为3剂。

疫苗接种不能取代常规的宫颈癌筛查,也不能取代预防HPV感染和性传播疾病的其他措施,因此建议常规进行宫颈癌筛查依然极为重要,所以接种宫颈癌疫苗后,包括接种九价疫苗后,也需要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

二、在备孕可不可以打HPV疫苗?

回答是,目前还没有足够的数据说明,在怀孕前或孕期接种HPV疫苗是否会增加妊娠不良结局,但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美国妇产科医师协会都建议孕妇应避免接种HPV疫苗,所以假如要去打HPV疫苗,最好在全部打完之前做好避孕措施。

三、已经有HPV检查阳性了,还有必要打疫苗吗?

回答是可以的。虽然疫苗对已经感染的HPV型别无效,但是可以预防被感染的HPV亚型。

对于宫颈癌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需要注意呢?

一、定期检查,按照推荐的筛查策略;

二、发现宫颈疾病后及时治疗;

三、及时接种HPV疫苗;

四、保持个人卫生清洁,避免感染;

五、健康和谐的性生活,避免多性伴,丈夫也有同样的责任;

六、保持开朗乐观的心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有利于保持免疫力,预防癌症和疾病的发生。

结尾

如果你认真考虑买保险、咨询保险,欢迎加我

或者你只是想找人聊聊天,聊聊读书、健康管理、聊聊亲密关系、聊聊育儿,也欢迎加我

喜欢点个“在看”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