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流产的危害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青少年人工流产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复制链接]

1#

本文发表于: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年第3期

肖璐综述

陈燕华审校

▲西南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泸州,)

统计资料显示,美国每年有60万15~19岁青少年妊娠,其中约4/5为意外妊娠,非意愿妊娠者中约1/3选择人工流产终止妊娠。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据显示:每年全球约有万的女性进行人工流产,而我国每年人工流产人次多达万,位居世界第一,其中25岁以下青少年占一半以上。据卫生部的统计,我国每年人工流产数正在逐年上升。而人工流产对身体、心理的损害较大,尤其是青少年。本文对青少年人工流产的影响因素综述如下。

1人工流产概述

人工流产是作为避孕失败的一项补救措施,在我国不受法律的限制。我国人工流产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人工流产总数居高不下,有潜在增长的趋势。二是人工流产妇女年轻、未育的比例高。三是重复流产率高、间隔时间短。我国是世界上青少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年我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10~24岁的青少年人口近3.02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2.7%。未婚青少年人工流产占流产人数的50%以上,青少年妊娠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2人工流产危害

人工流产对妇女的身体危害较大。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每年全世界几乎有万的不安全流产发生,其中95%出现在发展中国家,每年大概有8万产妇死亡是由人工流产后的并发症所引起的,占全世界所有产妇死亡的13%,人工流产次数增多及手术并发症会增加不孕症风险。一次人工流产对身体造成的损伤比正常分娩还要大,多次人工流产会使机体免疫力下降,甚至会继发盆腔炎、宫颈炎、不孕等。青少年非意愿妊娠会导致性相关疾病的传播,并且由于他们一般心理不成熟、阅历尚浅,在面对妊娠导致的身体变化和社会舆论及家庭反对,会产生恐惧甚至自杀倾向,青春期妊娠少女的自杀倾向是成年妇女的2~4倍。研究表明:抑郁、自杀意念和自杀企图与青少年的性活动有关,特别是与早期性交和性虐待有关,引发更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预防青少年非意愿妊娠无论是对个人、家庭还是社会都有着重大意义。

3青少年人工流产相关危险因素性观念改变

青少年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是影响婚前性行为的首要因素,青少年对性的态度会影响青少年性行为,更开放的态度,会导致性行为提早。性态度比较开放的青少年与异性发生性行为的可能性是较为保守青少年的3~4倍。Kalolo等研究发现性态度不仅能够预测青少年是否发生性行为,还能预测青少年避孕状况。个体性态度越消极,采用避孕措施可能性越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外思想文化流入,青少年对性的态度变化迅速,婚前性行为已经被许多年轻人接受。相当部分的青少年不反对婚前性行为,多数青少年对此行为抱有理解或支持态度,甚至对婚前同居有所期望,婚前性行为普遍,然而未婚青少年的结合不受法律保护,导致未婚流产现象比较严重。崔士民对名高中学生性态度的调查发现,80%学生对恋爱持认同态度,21%学生有恋爱经历,74%学生对婚前性行为持包容态度,性行为发生比例趋于升高。甚至有40.6%的中学生认为14~17岁的学生就可以发生性行为。可见我国青少年性观念的开放,性保护意识淡薄,改变青少年性观念至关重要,应加强家庭、学校的性教育。

性知识缺乏

我国对青少年性教育不足,家庭、社会及学校三方教育力度不够。虽然中国的性教育在20世纪初就开始实施,但是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性教育并未取得理想效果,导致青少年避孕和生殖知识匮乏,而避孕知识的掌握程度是年轻妇女重复人工流产的独立危险因素。生殖健康、避孕知识缺乏、避孕措施可获得性差、避孕率低等是青少年人工流产率高的原因。我国有调查结果显示,育龄妇女紧急避孕知识的知晓率仅为8.0%,远低于美国育龄妇女紧急避孕的知识水平(50.5%)。普及避孕和生殖知识已刻不容缓,可以通过提高青少年避孕知识减少青少年非意愿妊娠来提高青少年生活质量。

年龄

随着社会发展,青少年的性成熟年龄逐渐提前。20世纪初期,我国青少年性成熟的年龄一般在16、17岁。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数据显示全球有10%15~24岁的女孩在15岁之前就发生性行为,在大多数亚洲国家初次性行为年龄都有提前的趋势。年轻女性重复人工流产率较高,其发生与首次性行为年龄密切相关,性行为年龄越小,不安全性行为发生率越高,人工流产可能性增加。有调查发现,未婚女性性生活频繁,且有年龄越小,性生活次数越多,避孕方法越匮乏和避孕知识越低的趋势。年龄小的女性性生活次数多而避孕方法和避孕知识又少将会导致非意愿妊娠增加。也有研究表明首次性行为发生年龄大于20岁者出现生殖健康问题的可能性是首次性行为发生早于20岁者的0.倍,即发生性行为越早,出现生殖健康问题的可能性越大。这提示越早进行性教育就能越早增强女孩的性保护意识,从而减少非意愿妊娠。

文化程度

文化程度是青少年非意愿妊娠的风险因素。有报道显示文化层次低者行人工流产的比例明显高于文化层次高者。文化程度越低,自主获取避孕知识意识和途径减少,导致非意愿妊娠的机会增加,人工流产率升高。文化程度为小学的流产率为50%,大专及以上学历妇女人工流产率37.5%。Rosenberg发现,辍学较早的女性性行为频繁,与妊娠紧密相连。Berhan研究显示,与喜欢上学的人相比,不喜欢上学的女生会更容易早孕。崔士民等对重点高中、普通高中及职业高中的学生调查得出,职业高中学生性观念、性态度较重点和普通高中学生开放,早恋和性行为发生率也高于重点高中和普通高中。Najarkolaei的研究表明有超过43%的人群在婚前己有性生活史,但只有20%的人采取过避孕措施,这不仅与避孕措施的使用有关,还与文化程度有关。所以性教育和健康宣教应重点针对文化程度较低的人群,降低她们非意愿妊娠的风险。

社会因素

国内外人工流产社会影响因素研究进展分析发现,经济、社会、职业特点和家庭结构等社会因素成为青少年人工流产的重要原因。无痛人工流产技术的广泛应用,增加了青少年人工流产的危险。有调查显示,91.3%的未婚青少年会选择无痛人工流产,但仅有9.0%的未婚青少年了解无痛人工流产相关并发症。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尚未完全成熟,对无痛人工流产广告内容的可靠性和真实性难以辨别,很容易被宣传所左右,更有甚者将人工流产作为一种避孕手段。社会经济不利的因素、家庭结构破坏与青少年妊娠有关,研究发现生活在单亲家庭或与继父母生活的青少年开始性行为会早于在双亲家庭的青少年。青少年与父母之间的亲密关系,父母对性行为的禁止,以及朋友的积极影响会延迟性行为,有完整家庭的孩子比家庭不完整的孩子性行为的可能小。人工流产的职业风险可能与不同职业工作者的社会角色、工作性质和生活习惯等有关。郭超等调查发现,从事家*、保洁、餐饮、娱乐及无业流动女性的人工流产风险是从事办公室文员等稳定工作者的3.6倍。流动人口是人工流产率较高的人群。Rasch等探讨丹麦移民人工流产原因发现,移民人工流产率增高与社会交际网缺乏、贫穷、失业和被排除全民卫生保健系统之外有关,而与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文化背景及宗教信仰无关。也有研究表明,一些年轻女性把怀孕当做是获取新的身份与改变生活方向的机会,这些人觉得怀孕是一个非常理性并且会极大地提高生活水平的决定。因此降低青少年人工流产率需要综合考虑目标人群的社会环境和特征。

4降低青少年人工流产的措施加强性教育,改变青少年认知行为

义务教育阶段的性教育是推迟女孩们意外妊娠最有效的方法,性教育可以增加自信,延迟初次性行为以及推迟结婚。通过健康教育可以使青少年掌握避孕知识,提高有效避孕率,减少非意愿妊娠和重复流产的发生,还可以减少流产对其生理和心理的不良影响,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发展。我国性教育严重滞后,学校和家庭性教育还远远不能满足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很多老师和家长在对青少年进行性教育时,由于方式、方法不当,很容易引起青少年反感。开展同伴教育,不仅能使性知识得到有效传播,改变青少年认知行为,又可避免成人与青少年直接面对的尴尬,已成为近年来流行的健康促进和预防策略。人们通常愿意听取年龄相仿、兴趣爱好相同、知识背景相近的朋友、同伴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年轻妇女以及青少年更喜欢与避孕知识丰富的同伴进行交流。

开展流产后服务

开展流产后服务可帮助流产女性了解并掌握有效的避孕方法,减少人工流产。为此,国家有关部门发起“关爱至伊·流产后关爱(PAC)”公益项目,医院建立标准化流产后关爱服务模式,向前来进行人工流产手术的女性及家属宣传避孕相关健康知识,帮助流产后女性及时落实科学的避孕方法,避免人工流产带给女性的伤害,降低非意愿妊娠人工流产率和重复流产率,提高我国女性生殖健康水平。该项目在全国30个省市开花结果,每年都有上百万的育龄妇女受益。国外有研究通过开展流产后服务项目,干预后避孕使用率增加了1倍。芬兰、丹麦、意大利、法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因有效避孕的使用增加而人工流产率下降;东欧、中欧、俄罗斯等一些国家通过增加有效避孕的使用将流产率降低25%~50%。在我国,应将计划生育工作的服务对象逐渐扩大到包括流动人口和未婚青少年在内的整个育龄人群,为他们提供必要的避孕咨询服务,提高他们对避孕药具的可及性和可得性,使他们掌握正确的避孕方法,落实安全、有效的避孕措施。

综上所述,性观念的改变、性知识缺乏、年龄、文化程度、社会因素都是青少年人工流产的危险因素。我们应该针对这些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做好青少年人工流产的预防,从而减少青少年人工流产。青少年人工流产的研究,国外主要是前瞻性研究和定性访谈以及性教育模式探究。国内主要是现况调查和回顾性研究,较少深入理解人工流产青少年的感受、困境和需求,缺乏指导临床实践的证据,缺乏科学论证。在今后的研究中研究方法的科学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