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港经济,就是依托大型枢纽机场的综合优势,发展具有和航空相关的产业集合,从而对机场周边地区的产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经济影响,促使资本、技术、人力等生产要素在机场周边集聚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
美国著名航空专家麦金利·康维最早提出了“临空经济区”的概念,在临空经济区所形成的新空港大都市的生活里,宜居生活区恰恰在10-15公里的临空经济圈上。临空经济区以发展临空产业为核心,包括运输业、民航综合服务业和相关产业(配套服务、传统的制造业、物流配送、商务餐饮、住宅开发和高新技术产业等)。
后来,著名美国学者约翰·卡萨达提出,“空港都市区”将成为人类围绕交通枢纽来发展城市历程中的第五波改革浪潮。“我们曾经围绕港口建立经济与人口中心,此后我们又沿着河流或运河向内陆发展,再发展至围绕铁路和高速公路,现如今,城市将以机场为核心。”机场发展之初是作为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主要为城市提供服务功能。过去,受经济开发与建设条件限制,讲究“机城分离”,机场与城市互不干扰。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尤其枢纽经济的兴起,机场不再仅仅是城市的交通通道,越来越多的城市借助机场改扩建、新建的契机,围绕枢纽机场规划建设空港枢纽经济区,除了发展航空运输相关的产业外,还布局发展社会公共服务和生活性服务业,整个城市的发展逐渐围绕机场进行规划布局,空港城市逐步兴起。于是,利用机场作为核心动力,打造另一个城市中心,空港经济区,已成为各个城市的不二选择。
1.人流量:城市中心的关键
城市中心最关键的是什么?人流量。一方面,空港经济区以交通枢纽赋能经济,以航空产业为主,配建会展中心、大批商务群、宜居住宅区等,另一方面,当这些产业发展潜力达到一定吸引力时,又会有源源不断的流动人口愿意留在这里。所以,空港经济区,正扮演将人流量转化为经济产值的重要角色。
2.国内外典型空港经济的发展脉络
纵观国内外典型空港经济的发展脉络,空港经济具有显著空间特性,以机场为核心,沿着机场交通走廊,呈现显著的圈层式布局。美国达拉斯沃斯堡国际机场、芝加哥奥黑尔机场空港区,荷兰史基浦航空城、法国图卢兹航空城、韩国仁川国际机场航空城、……无不是以枢纽机场为支点撬动片区发展,调整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成为城市多中心发展的新极核。法国巴黎戴高乐航空城,创造了全法国30%的GDP;法兰克福空港为整个城市贡献了近22%的GDP。
3.国内空港经济也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效果图(图片来源:网络)以上海虹桥机场为例,自年7月10日设立商务区,伴随着空港经济的发展推进,如今已经升级为上海主城区,有超过家企业入驻,成为世界强汇聚的商务商业中心。在华南,广州白云机场已展现出成为国家级空港经济区的实力。目前,区内已吸引进驻企业近1.7万家,打造面积为1.1万平方米的广州临空产业孵化器,搭建面积为平方米的广州空港众创空间。年,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为.61万人次,在世界机场排名第13位。根据规划,到年,白云机场客运量将达到万人次,到年,客运旅客量更是预计突破1.2亿人次。北京顺义航空城、郑州航空港区等,以及正在构建国际航空都市的一些城市,如青岛借助建设胶东国际机场打造胶州湾发展的国际航空都会,惠州等等也都已经形成或者继续规划中。空港经济的崛起与发展,为城市增加一个新兴城市板块。依托机场形成的临空经济区作为空港新城,打破城市依赖中心城区拓展延伸和建设城市新区的传统发展路径,作为城市远郊地区的空港新城依托枢纽机场,不仅集聚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要素资源,而且集聚发展航空运输产业、临空高科技产业、临空现代服务业等产业功能,为城市增加新的增长空间。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