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脸部白癜风的医院 http://m.39.net/pf/bdfyy/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
举办“人工智能、伦理与文化高端论坛”
10月31日上午9点,由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主办,上海交通大学文科建设处资助的“人工智能、伦理与文化高端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图书信息楼9层会议室召开。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院长李侠主持开幕式,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委书记王震致欢迎词。
这次会议由《自然辩证法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哲学分析》、《学术前沿》、《探索与争鸣》、《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编辑部十多位学术期刊编委成员和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参与,主要围绕人工智能、伦理与文化主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借此契机探讨新时代以科技史、科学技术哲学、科技伦理等为代表的新文科的发展趋势。
尚智丛教授:人工智能的道德困境
尚老师以人工智能到底能否解决道德问题为开端。指出道德产生的先决条件是自我意识,而认识上的困境体现在缸中之脑思想实验中,人工智能在一定程度上亦是如此。缸中之脑最早来源于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作为主体的存在首先要有自我意识,针对自我意识才能谈论道德。但是目前为止,人工智能尚未具备自我意识,因此无法谈论人工智能的道德问题。那么,人工智能如何讲述道德问题?人工智能处理人类工作,而人的活动内含道德规范。机器在运行中必然存在着道德规范,而规范设计来自人工智能背后的编写者。那么到底预设怎样的道德?伦理学家进行多方讨论,宗教道德难以应用,世俗标准成为选择。如果出现问题,即使用功利主义标准,那么大多数该如何定义?不同的历史阶段基于其发展而不同,目前是限定在群体价值上,而现在所追求的普世价值,其实就是限定群体价值。因此,当谈论人工智能道德是什么的时候,其实是将程序编写者都认可的道德写入人工智能。
杜严勇教授:构建友好人工智能
杜老师以人工智能向何处去为问题开篇,从*府、技术、公众、关系四个维度进行分析论述如何构建友好人工智能。具体而言,在*府层面社会管理制度的发展进步。首先应加大人工智能对社会的影响研究;其次是努力实现人工智能时代社会的公平正义;第三加强对人工智能科技的监管与调控。在技术层面,首先实现人工智能技术的安全性,可控性与稳健性。其次人工智能算法、数据的公正性与透明性。第三是人工智能技术的人性化、伦理化研发与设计。公众层面则需要做到观点的调整与前瞻性准备。第一是积极应对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影响;第二是人工智能威胁论及其克服;第三是思想观念的调整。在关系层面则需要做到伦理与法律的与时俱进。若是能做到如上四个维度则可能实现友好的人工智能。
下半场会议由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闫宏秀教授主持,首先是周程教授开场做报告。
周程教授:人工智能应回到现实关照
周程教授提出,如果人工智能、科技史和哲学(科技哲学)都是一级学科后将会发生什么?学科门类的解决、自然科学基金的申请问题、人工智能在中国的大发展,这些都是我们将面临的情境。首先是人才培养的问题,若是依靠现在的人才培养机制能否满足人工智能的发展?第二,学院的建设是否需要?人工智能是一个典型的理工与人文互动的交叉学科。那么,当务之急是提早布局人才培养。虽然很多学科人才培养过剩,但是人工智能是一个新学科,那么对此人才需求量是会增加的。第三,人工智能学院的使命是什么?我们需要厘清人工智能到底是什么,如果还处于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那么很难发展,需要学界进行清晰的界定。在如何实现人工智能上,直指方法论的问题。第四是如何开发人工智能,资源如何配置,这是*策问题。第五是如何应用人工智能,这是价值论的问题。对于我们而言,现在需要解决定义问题,这是需要我们来回答的,否则人工智能无法走得更远。
徐飞教授:从智能到智慧——医学人工智能发展再思考
徐飞教授认为,从应用的角度看AI是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类智能的一种高新科技。在医学领域,AI的技术正陆续在智能诊断、医学影像、数据挖掘、药物研发以及健康管理等多个方面被广泛应用,给医生和患者带来效率和便利,但同时仍然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其中最为突出的还是AI与人类智慧的差别,以及由这种差别导致的种种理论和实践难题。徐教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体能、技能与智能;医学AI中智能技术的由来;医学AI未来能否取代医生;医学AI的哲学审思;走向人机一体智慧医疗新纪元。徐飞教授认为,医学AI作为人类智能增强性技术,本质上依然具有工具的性质。在大力发展医学AI的同时,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