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来,PEST被使用得越来越频繁,它通常是做宏观的大环境分析,而分析的结果则是战略决策的指定。
如果某个组织能够尽可能地识别现有的环境,并且评估到未来可能的变化。
那么通常来说这个组织会比他的竞争对手更能够适应未来的变化。对于组织来说,要想做出正确的决策,需要了解“中观经济”和“宏观经济”环境。
01宏观环境分析
其中中观经济是组织立足于但却只能产生有限影响的环境,宏观经济则是从各方各面影响着组织,但是又超出组织的直接控制范围的环境。
尽管组织不能对其施加影响,但是正确地理解宏观环境,组织有可能抓住先机来将未来的机遇最大化,及最小化对组织的威胁。
对这些因素的战略性分析,是通过扫描环境因素来探测,并理解广度上和时间长度上更辽阔的趋势。
02政治因素
政治环境包括政府的政策和政治因素的风险和不稳定性。政治的风险可能包括不可预知的所有权损失(国有化)或者劳动法的更改(可能导致用工成本的升高)。
另外税收政策,贸易协定,失业政策等都会对企业或者组织的战略和盈利能力造成巨大的响。
中国政治环境一直处于稳定和谐的进程当中,存在对企业威胁的政治因素主要有:
⑴劳动力成本上升
尽管大批的自动化设备陆续投入生产,人工所占比例已经大幅降低,但是不可否认,目前杜蕾斯的避孕套生产仍然处于劳动力密集型。
其根本原因在于工艺相对其他产品控制较为复杂,并且由于行业面窄,很难利用其他工业行业中的成熟技术。
而又因为大部分避孕套的生产厂家的工厂,都在东南亚以及南美等经济欠发达及发展中国家,人力成本较低。
相对于自动化设备高昂的研发成本,企业没有动力去在自动化研发上大力投入。但是随着中国的崛起和产业转型,劳动保障的逐步完善。
如果有更多的相关法规颁布,会造成进一步的劳动力成本上升,到时,如果技术上没有解决方案,企业将非常被动。
03法律法规的影响
在避孕和防止性疾病传播方面,避孕套一直是社会各界推崇的最佳解决方案,由此,我们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规范避孕套行业,
首先在产品的定义上,尽管我们在街边常见打着保健品牌子的商铺在售卖避孕套,但是根据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文件,
避孕套属于二级医疗器械。所谓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
家庭常用的医疗器械,除了创可贴(含药的除外)、避孕套、体温计、血糖仪,还包括医用纱布、医用棉花、医用绷带、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血压计、制氧机、拔罐器等。
对于医疗器械来说,从物料采购,生产研发到销售和使用以及撤回都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
首先企业生产避孕套需要向当地的食药监局申请《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和《医疗器械注册证》,该证申请周期较长,通常为12个月以上。
且新申请者通过率一般为50%左右,硬性的门槛提高了行业进入的难度,这样是市场上充斥假冒伪劣产品的原因之一。
在中国有一个怪现象,在传统媒体上鲜有避孕套的广告,但是包括毓婷等的紧急避孕药和各种渠道上的种种无痛人流广告却充斥在我们身边。
这种极端的宣传情况,同样也会让消费者产生倾向性,很多人毫无避孕措施,竟然将人工流产这种在西方会承受法律道德双重约束的补救措施当成避孕措施来用。
以致新闻上常常有少女厕所产婴儿等。除了上面的社会环境中文化的影响之外,法律上,对于避孕套的行业也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改变。
追溯到最早,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下发了《关于严禁刊播有关性生活产品广告的规定》。
这类产品向社会宣传,有悖于我国的社会习俗和道德观念。因此,无论这类产品是否允许生产,在广告宣传上都应当严格禁止。
从这条规定开始,避孕套的广告就没有合法的在公众视野中出现过,期间杜蕾斯和杰士邦都推出了一部分擦边球的户外广告。
尽管上线之初都经过了相关部门的审批,但是往往几天后都被勒令拆除。
04公益性广告
却是这次进步中最大的伏笔,首先需要向主管部门申报,其次要看该广告是否向制作,播出方支付了费用。
否则将列入商业广告的范畴,这无疑还是一道套在避孕套行业上的重重的枷锁。
公益性的避孕套广告得以解禁人流广告因属于医疗广告的范围所以并未被禁止刊播,再加之中国性教育的落后与社会偏见,我国人工流产例数多,低龄化趋势严重。
这又催生了许多因行业暴利诞生的非正规人流医疗机构,它们的广告宣传也就“猛然袭来”。
这样也使得使用方便,没有副作用,避孕率很高,亦有防止淋病、艾滋病等性病传播作用的避孕套在中国的传播宣传“境地尴尬”。
尽管官方已经解禁,但是直到今天,我们仍然没有看到太多的广告出现在公共媒体上,这对监管部门和公众来说可能都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过程。
05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是所有影响消费者怎么花钱和他们购买力的变量的合集,这些因素是时刻存在的,例如经济萧条的时候,人们倾向于节约。
常见的经济因素有:利率,通货膨胀率,消费能力的增长,退休金年龄段占比,繁荣和衰退,进出口因素,消费模式,劳动力及资本输出等等。
近年来,全球经济缺乏复苏的动力,而国内经济矛盾凸显,一方面要去除过剩产能,还要去除杠杆和多重金融风险,经济下行压力很大。国民经济的主要指标如:投资,出口,工业等都开始下滑。
我国位于结构升级和风险释放的关键时期,有新的发展动力在代替传统动力的关键时期,对宏观经济增长造成不小的压力这种现象正符合了海外描述的“口红效应”。
经济不好的情况下,人们就会更倾向于消费廉价商品,而口红虽然不属于生活必需品的范围,但是却兼具化妆和便宜的特性,能够带给消费者心理上的慰藉。
在经济危机下,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等都产生了改变,使得普通消费者转变成了砍价的高手,而经济危机也让如口红这类的产品出现了逆势大卖。
“口红效应”经济理论是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首次提出的。安全套和经济的关系也在历史上得到了证实,
年8月份以后,韩国出现大萧条,其国内避孕套的销售额也迅速增长。
据韩国《朝鲜日报》报道,便利店GS25表示,从8月至11月16日,全国多家卖的避孕套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9.3%。
与此相比,在当时8月份以后销售额足足增加了两倍以上。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了便利店7Eleven。就避孕套销售额突然增加的原因,业界认为和大萧条有着直接的关系。
据分析,当经济出现萧条后,更多的夫妇开始推迟生育计划,导致避孕套的使用量增大。通过统计,似乎证明了‘如果经济萧条,避孕套销量就会增加’的说法。”
06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是从人口统计学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