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好与坏,取与舍,惟有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
作者
张丽玥
编辑
Jane
设计
小丁
出品
帮宁工作室(gbngzs)
我,一个35岁的互联网中年人,一个工作近13年的汽车媒体人,一个结婚第7年的传统东方人,一个3岁孩子的老母亲,一个独生女,决定清理自己的人生,放弃一些执念、一些不必要。
促使我这样做的,是一种像风一般由远及近的内心召唤——我需要再突破一下自我,为了更好的追求和拥有。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人生的好与坏,取与舍,惟有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
01.
放弃要求完美的自己和世界
在成长阶段,我们往往被灌输一种人生观,叫做“坚持就是胜利”“努力就会成功”。我的个人经历也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这种观点,在以学业为核心的人生中,努力学习确实得到了不错的结果,所以,这种人生观牢固地把持了思想与行动。
年毕业前,我像很多初出茅庐的新闻学院同学一样,认为自己应该努力做一个好记者——一个事件的回放员、一个领域的观察员、一个时代的书记员。
搜狐汽车评论部给了我将这种想法得以实践的机会,一切都显得新鲜与刺激。“通用汽车破产”爆炸性消息传来,我大概是凌晨2点在睡梦中被叫到公司,当时很多同事已经开始忙碌——组织资料、编译外电、邀约评论、电话采访、形成专题……就这样热火朝天地干起来了。
▲跟踪报道通用汽车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这已是第N版专题。
新闻专业出身加上实习期间的训练,让人感到比较容易上手。真正的考验是大型产业活动的筹划和执行——中国汽车营销首脑风暴、中国汽车营销渠道竞争力论坛、中国汽车50人论坛等项目进入工作日程,第一次让我真实感受到其中的“复杂”。对行业、对嘉宾、对公司,这些活动具有怎样的意义和价值?对每位参会者,是否都有良好的感受?对身处项目中的同事,是否都有顺畅的合作过程?
这是一件无法达到分的事。以后的岁月里,逐渐从做内容,到做市场,再回到内容部门,做团队管理,这样的“复杂”与日俱增,我的内心无数次产生矛盾、冲突与怀疑。一种自我督促的内心机制随之打开——不够勤奋?不够专注?是我的问题还是别人的问题?
所幸的是,环境给了我足够的包容,去接纳一个不完美的自己。良师益友给了我新的人生观,让我能抛却完全自我的视角,去认识一个现实的、真实的世界。
是的,自我和世界,都是不完美的。
试想,在蓝天白云下,你躺在一片青葱的草地上,就会得到岁月静好的人生了么?大概率会得到蚊虫的骚扰、土地的湿气和周遭的喧闹吧。但换个角度看,这些不完美,又都带有善意的现实,蚊虫自有生存之美,土地带来温润的气息,喧闹代表一种生生不息……
自我接纳,互相接纳,放下悬空的心,得到的是更广阔的大地。
我们每个人都会带着有善意的瑕疵。我们的不完美,既被这个世界宽容,也被他人善待,只要是真实的、善意的。
02.
放弃“单一性”,习惯“叠加态”
近年前,李鸿章在给同治皇帝的奏折上写道,中国正在经历“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彼时,他并没有解释这个变局到底指什么,而现在,汽车行业的变化大家都有目共睹。
年,中国市场学会(汽车)营销专家委员会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