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流产的危害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独身禁欲只为摆脱男人控制23年前刘嘉玲揭 [复制链接]

1#

“三纲五常”“三从四德”无疑是压在传统女人身上的一座座大山。

这些条条框框左右着女人的身体、精神和命运。

但在清末民初珠江三角洲地区,有一群女人选择用一种极端的方式捍卫自己自由和尊严。

她们便是自梳女。

自梳是指女人们将自己的头发盘起,矢志终身不嫁。

“自梳”在近代并不是孤例,广东顺德甚至有“十女九不嫁”的说法。

关于“自梳”,相信很多人会有有一些疑问。

在男权、父权的社会体制中,女人的生存能力是很弱的,在家靠父家,出嫁靠夫家,将来还要靠儿子,这群女人为何能够靠自己?

另外,我们常说,“食色性也。”

她们选择独身禁欲,又如何解决生理需求,如何寻找感情寄托?

年,在刘嘉玲和杨采妮主演的电影《自梳》中,我们或许可以慢慢揭开“自梳女”的神秘面纱。

01

《自梳》由张之亮导演,杨采妮、刘嘉玲主演。

在豆瓣上,它虽然有8.4的高分,却只有不到四万人评价。

显然,它是一部被忽视的经典。

影片以“回忆”的方式展开。

阿慧是(李绮虹饰)从美国学习归来的建筑师,受父亲所托,她要陪伴父亲的奶妈欢姑(归亚蕾饰)回乡下探友。

在与欢姑的接触中,一段陈年旧事被缓缓揭开。

这是一段关于自梳女意欢(杨采妮饰)和歌女玉环(刘嘉玲饰)在艰难中相互扶持、相互抚慰的故事。

故事,还要从几十年前说起。

意欢是穷人家的女儿,被父亲卖到大户人家做小妾。

她不愿意顺从父亲,便跑到姑婆屋(自梳女住的地方)自梳。

但家人和买家并没有放过她,大闹姑婆屋,逼得意欢要以死明志。

当事情陷入死局的时候,歌女玉环从船上抛出一袋银元,帮意欢还了卖身的钱。

然后,她哼着歌曲离开,飘然而去。

一次不经意的相逢,一次不经意的相救,却冥冥之中注定了后来两人剪不断的情意。

意欢和玉环,都是时代悲剧的衍生品。

意欢原本是有意中人的,却被父亲卖了并逼迫她嫁人,不得已她只能成为“自梳女”。

而自梳女是不可以接近男色的,这就意味着她几乎把以后的路堵死了。

她用一种近于自毁的方式,获得了对自己身体的掌控权。

玉环则很早便卖身,年轻的身体便是她人生的最大砝码。

和意欢一样,她也想拿到自己人生的控制权,所以她希望能够从良,脱离苦海,成功上岸。

表面上看,意欢和玉环是两种人:一个主动断绝情欲,一个贩卖情欲。

但实质上两人又是如此的相似,她们都是男权社会的受害者,而被生活逼到死胡同的时候,她们选择了用身体抗争或者妥协。

02

意欢和玉环的第二次相见,是在一家丝厂中。

意欢是在此工作的女工,玉环则是丝厂大少爷陈耀宗的新欢。

意欢认出了玉环,在大少奶奶要掌掴玉环的时候,为了报恩,她替玉环挡了一巴掌。

意欢举动虽然事出有因,但依旧感动了玉环。

玉环身世飘零,这是第一次有人护着她。

所以,对于意欢的相助,她格外感激,从此两人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玉环如愿嫁给了大少爷,却没有如愿获得幸福。

其实,玉环知道陈耀宗不是良人,而只是她能够获得的较好选项。

在人们眼中,她不过是一个靠出卖身体混生活的人,很少有人会真的看得起她。

女人视她为眼中钉,男人视她为玩物。

她知道自己的处境,所以,对于陈耀宗,她并没有抱太高期望,只是希望能有一个安身立命的地方,但这一点点小的希望,陈耀宗也亲手把它毁了。

陈耀宗想要与一个军阀做生意,军阀却看上了玉环。

为了钱,陈耀宗将玉环送到了军阀的床上,让她受尽凌辱。

在玉环被军阀凌辱的时候,陈耀宗撇下她独自离开,而意欢则一直守在大门外,任凭大雨冲刷,始终等着玉环。

相比于把女人当商品、筹码、玩物的男人,一个女人对另外一个女人的情意显得温暖很多。

经过这件事,玉环终于对男人失望透顶,放弃了幻想.

03

不同于玉环在男人身上看尽了凉薄与无情,意欢还对男人抱着美好的期待。

在意欢心中,一直有一个情郎——与她青梅竹马的旺成。

但是,旺成家里穷,娶不起意欢。

意欢自梳后,两人还保持着联系,尽管他们知道这种联系是非常危险的。

终于有一天,两人意乱情迷,发生了关系。

古人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意欢虽然不得已做了自梳女,但并不代表她真的可以克制情欲。

与旺成发成关系的第二天,当四下无人的时候,她抚摸着自己的身体回味,似乎沉浸其中。

张爱玲曾说:“女人一旦爱上一个男人,如赐予女人的一杯毒酒,心甘情愿的以一种最美的姿势一饮而尽,一切的心都交了出去,生死度外!”

无疑,对于爱情,女人常常更甘愿付出。

或许很多人都会经历爱情大于天的阶段,又在某一阶段醒悟,发现爱情不是人生的全部。

意欢便是如此。

她可以为了旺成自梳,也可以为了旺成犯禁。

因为喜欢,她不顾一切,犹如飞蛾扑火。

不久,意欢怀孕了。

她希望旺成能带着她一起离开,然而,旺成终究还是辜负了她。

他拒绝的理由很简单:“没了鱼塘,我等于没了双手……”

此时的他,依旧把自己的生存放在首位,却忽略了意欢将要面对的是怎样的灾难。

对于旺成的逃避,意欢并没有死缠烂打,正如当初她做出自梳决定的时候,也没有太多纠结。

她只是平静地对旺成说:“我自己会想办法。”

或许,那一刻她已经看透了眼前男人的软弱,知道多说无益。

自梳女失去贞洁,是要被处死的。

显然意欢不能让人知道孩子的存在。

在一次沐浴的时候,她把一根铁丝穿进了自己的身体,结束了那个幼小的生命。

当铁丝进入身体的时候,她凄厉的叫声响彻夜空。

意欢自己动手流产,给她带来的是几乎丧命的后果。

玉环拿出了原本计划安度下半生的钱财,终于帮意欢捡回了一条命。

至于旺城,则始终不敢露头,只是在信中告诉意欢:他不可能为了她背井离乡,他欠她的来世再还。

可是,一个今生软弱无能的人,有何资格承诺来世?

意欢那颗曾经滚烫热情的心,就这样被旺成伤透,不留一丝余地。

在意欢和玉环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当时底层女人的生存困境。

她们虽然选择了完全不同的道路,但两人的结局却殊途同归。

玉环先是靠男人谋生,后来想让男人给她一个安身之所,她自以为看透了男人的薄幸,结果依旧为男人所伤。

意欢没有被社会的大染缸污染过,天真地想和自己的青梅竹马白头偕老,结果不仅被伤了身,更被伤了心。

正是在彻底被伤之后,她们才真正的意识到:女人一生所能指望的,终究只有她自己。

经历过种种磨难之后,意欢和玉环相互依靠,以度过艰难的人生岁月。

04

玉环为了意欢散尽财产,而意欢因为破戒,也不可能在姑婆屋继续待下去了。

两人支了一个小摊子卖鱼皮饺维持生计,相守互助。

与此同时,她们的感情也不断升华,发生了身体的关系。

但是,这是爱情吗?似乎又有点不像。因为它比爱情更复杂、更深沉。

在意欢与旺成交往的时候,玉环已经对意欢表现出了不一样的感情。

得知意欢失身,她问了一句:“那我怎么办?”

这句话里有一总被抛弃的幽怨。

但意欢并不明白她的内心,况且她还做着与所爱之人厮守的美梦。

所以,她兴奋地抱住玉环,对她说:“你只管祝福我吧。”

玉环却情不自禁地吻上了意欢,这便是两人感情的开端。

对于玉环的主动,意欢当然是拒绝的,因为两人都是女人。

此时,玉环说了一句令人深思的话:“我以为只有男人才会使我失望。”

所以,玉环对意欢的感情是爱吗?

或许是,但更多的可能是一种感情的寄托,是一种被男人伤透之后的另外一种选择。

只不过,那时候意欢还没有像她一样遍体鳞伤,也无法有她的体会。

后来,意欢被旺财伤得体无完肤,两个同样受伤的女人开始抱团取暖,她们之间的感情也远远超过了姐妹情谊。

抗日战争爆发后,她们的生活又一次面临挑战。

此时,陈耀宗出现在了她们面前。

陈耀宗手里有两张去美国的船票,可以给玉环一张。

当时的情形,玉环有三个选择:留下意欢,和陈耀宗一起去美国;放弃去美国的机会,和意欢一起留下;把船票给意欢,自己留下。

意欢自然是不会接受船票的,而玉环也不愿意留下意欢单独走。

所以,她撕掉了船票,打算和意欢一起留下。

此时,她们却发现,被撕开的船票看起来像是两张。

两人便决定试试运气,看能不能一起离开。

在人潮汹涌的码头,玉环蒙混过关挤上了船,但意欢那半截船票却被人趁乱抢了,无法上船。

眼看日本人将要打来,码头上的人如丧家之犬,拼了命地想要挤上船。

逃走的机会那么可贵,玉环却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从船上跳下。

玉环在跳下船之前,陈耀宗请求她不要走,但她只是看了对方一眼,放弃了这个曾经带给她伤痛,如今又给她希望的男人,转而游向了愿意为彼此放弃一切的女人。

可就在玉环刚刚游上岸的时候,日本人的飞机飞来了。

此时,玉环虽然上岸了,却被码头的栅栏围挡,无法离开,她拼命地推走意欢,可意欢也像玉环一样,甘愿冒着一切危险守在对方身边。

炸弹投下,整个世界都乱了,接下来是两人长达几十年的失散和寻找。

玉环从船上那一跳,把整部作品推向了高潮。

在玉环和意欢身上,你会看到同性之间的互助,比以爱情、婚姻、欲望结成异性纽带更加牢固。

影片为意欢和玉环设置了一个巧妙的结尾:

多年后,当年迈的玉环历经艰难,终于找到失散的意欢的时候,两人握住对方手的那一刹那,她们都变回了年轻时候的样子。

不变的模样象征着不变的情意。

她们之间的深情,任时光风吹雨打,也不曾有少许褪色。

马尔克斯说:“对于死亡,我感到的惟一痛苦是没能为爱而死。”

不管是怎样的爱,能够爱到宁愿为对方付出一切,那就不是简单的欲望了。

玉环和意欢之间便是如此。

05

讲完电影,我们再聊一点关于电影的题外话。

自梳女为何宁愿独身一辈子也不愿结婚,当时流行的一首歌谣或许能说明原因:

“鸡公仔,尾弯弯,做人媳妇实艰难。早上起身都话晏(晚),眼泪唔干入下间(厨房)。下间有个冬瓜仔,问过老爷(家公)煮定(或)蒸?老爷话煮,安人(家姑)话蒸。蒸蒸煮煮都唔(不)中意,拍起台头闹(骂)一番。三朝打断三条夹木棍,四朝跪烂九条裙。”

歌谣刻画的是一个已婚妇女的生活:每天不但从早忙到晚,还要面对公婆的各种刁难,甚至毒打和罚跪。

与这样的生活相比,忍受自梳的寂寞也就不算大问题了。

而自梳女能够靠自己生存,也与当时珠江三角洲地区缫丝业兴盛有关。

女人的独立一定是建立在经济独立的基础上的,然后才能谈精神的独立。

缫丝厂对女工的需求,给了她们独身的勇气。

影片中的意欢在自梳之后,便是与姐妹们在一家缫丝厂工作。

而老板认为处女织的丝更加光滑,也愿意请自梳女工作。

但不可否认,自梳女之间也流传着一些陋习,比如“买门户”和“不落夫家”。

自梳女虽然可以挣脱婚姻的桎梏与男权社会抗争,但在思想上,仍然受着封建道德的束缚。

因为担心去世后没有子嗣祭拜而沦为孤魂野鬼,她们会选择“不落夫家”。

即在名义上嫁人,但实际上并不曾在夫家生活,与此同时,她们还要出钱为丈夫娶妾,给“婆家”生活费。

也有一些自梳女会花钱嫁给过世的男人,这便是“买门口”。

这样操作以后,她们死后便可以葬在夫家墓地,被夫家的后人祭拜。

还有一些自梳女群居在“姑婆屋”,生前相互照顾,去世后由姐妹们集体为其举办送终仪式。

另外,自梳女之间流传着“拜相知”的习俗,感情好的自梳女结为相知,相互安慰,感情比夫妇还要亲密。

但这种感情在官方的叙述中并不被承认。

自梳女们虽然没有做到经济与精神的完全独立,但她们追求自我的精神依旧值得赞叹。

余华在《活着》里写到:“没有什么比活着更快乐,也没有什么比活着更艰辛。”

在那个对女性并不友好的年代,她们选择了一条虽然艰辛但可以获得更多快乐的人生路,同时也为更多渴望独立的女人做出了榜样。

无论如何,她们值得一个赞。

(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