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用谎言和牺牲意识构建出来一个食不知味的空洞人生,按照编剧王蕙玲的说法就是
/p>
“吃、饮食是台面上的东西,欲望、男女是台面下的东西。台面下的东西永远不能拿到台面上来讨论,这也就是主角荒谬行径的来源。”
这也正是影片题目的来源“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饮食”所蕴含的不仅仅是中国人”民以食为天的传统思想,还有朱师傅作为中国家庭的大家长,他的味觉从失灵到恢复的过程。
而“男女”我们可以拆解为各个人物之间的“男女关系”以及更延伸一层的“性欲”。
电影开篇是市井繁华的大街,车辆纵横。
镜头一转来到大厨老朱的厨房。导演用了开篇四分多钟的时间向我们描绘了精妙绝伦的中国菜品制作。
朱爸是数一数二的大厨,十六年前丧妻之后独自抚养三个女儿长大成人。他每个周末都会在家中举办聚餐,给女儿们做很多很多佳肴。
大女儿家珍是一个中学化学教师,是一个古板的基督教徒,穿着妈妈辈的衣服,早已过了待嫁的年龄,却迟迟的没有恋爱。
在别人提起的时候,家珍总是说因为自己在上学的时候被初恋男友李凯伤害了感情,所以不愿意恋爱。
家珍总是说,自己要一直替母亲守着这个家。因为母亲早亡,家珍一直做着母亲的工作,用自己的方式去照顾家中的两个妹妹。
家珍的家人都认为她是因为被感情伤害到了所以不愿意再去寻找伴侣。
但其实是家中长期的压抑的环境,让她觉得她有必要承担起整个家庭。
她也想像两个妹妹一样可以在父亲身边撒娇,但是在母亲去世后,她就自发的担起了母亲的职责。
她觉得父亲是一直需要她的。
在与家倩争吵时,家倩戳穿了这一点,她突然明白了自己的执着是没有意义的。
所以她改变了她老教条的样子,冲破了自己对自己的束缚。
在遇到了体育老师之后,她勇敢的追求了自己的幸福,在操场喇叭训学生,在教室和周老师接吻,都是她内心向往自由的表现。
她急迫地向家人宣告了这个消息之后泪眼涟涟的离开了这个家。
家人,就是至亲至疏。
因为是至亲之人,所以彼此最在意,人的欲望是很难压抑的,但是为了家人将这种情感压抑下来,就是因为对家人的在意。
很多话都说不出,也不知道怎么说,这就是亲人见的根本之处。
三个女儿中,二女儿家倩是那个贯穿整个故事的人,她又充满又漂亮,与母亲的相貌几乎一般无二,是职场精英,也最前卫最叛逆。
而在当时还比较封建的环境中,她有一个固定的性伴侣。
但其实在他的内心深处,雷蒙也不是单纯的性伴侣,她也将雷蒙当成自己内心的依靠。
所以在开心的时候会去雷蒙那里做饭,在内心迷茫找不到方向的时候也会找雷蒙倾诉。
但当雷蒙告知她自己即将结婚的消息,并暗示她婚后可以继续维持“友好关系”时,她却拒绝了。
在与雷蒙分手之后,家倩与公司新来的同事李凯互生情愫,但在两个人互相接触的过程中。
家倩在无意间发现李凯是家珍上学时伤害过她的男朋友,她本来替家珍不值,又在李凯解释之后发现了其实是家珍沉浸在自己的荒诞幻想。
在识破这件事情之后,她停止了和李凯继续发展的关系。
从这两个男人身上可以看出,家倩实际上并不能践行灵魂和肉体分开的伴侣关系,其实她也并没有她自己以为的开放。
小女儿家宁是家中最小的女儿,性格看起来乖巧,却也是有着自己独特性格的一个人。
她自己的父亲是一个中餐大厨,但是,她在炸鸡店打工。
她一边替自己的朋友想办法“折磨”她的男友,另一边做起了朋友男朋友的解语花,和朋友的男朋友在一起。
在她男朋友家里的时候,男朋友提起自己每次只有给奶奶照相的时候,奶奶才会给他回应,家宁说:“你有没有想过,也许她不喜欢被拍照。”
她考虑的,往往是个人情感的展现,她内心深知自己要的是什么,所以直截了当的选择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当她要结婚的时候,她收拾东西准备离开家,坐上那辆车的时候,她不像家珍,还闪着泪光在回望。
她开心的坐进了出租车,奔向了自己渴望的生活。
影片看来,家倩是因为看到了医院激发起留在老屋的情感的。实际上不是的,人和人的行动没有那么多“偶然”。
家倩本身的性格,便是会为家庭留下来的那一个人。也侧面表现出了家倩与母亲的相像:是维系这个看起来和睦实际上支离破碎的家庭的人。
影片中的家庭,看起来普通,可是因中国人的家庭生活本来就是微妙而复杂的,又是在那样一个传统文化与新思想碰撞的时代。
越是普通的家庭,普通的生活,就越是丰富。
“遇上那个人的时候,我们以为自己会爱他一辈子,他已经这么好了,我怎可能爱上别人?然而,岁月会让你知道,一辈子的心愿,真的只是一个心愿。”
老朱最后和锦荣之间的婚事公布,看似出乎意料,其实影片在前面有很多导演埋下的伏笔。片头老朱在厨房接了电话,在教电话那头的人不要拿那个鱼红烧,要怎么清蒸。
又说:什么时候说,今天不说,那是什么时候说呢?
导演没有透露电话那头的人是谁,却早已给我们埋下了伏笔。
当天晚上,锦荣来做客时,女儿珊珊就告状说妈妈把鱼红烧糊了。
家人聚第一次饭的时候,老朱其实就有一件事情想跟几个女儿说,只是因为家倩当时的打断。
老朱发现珊珊在吃汉堡后,每天给珊珊做便当,和梁伯母说话,不像平辈之人的姿态,都是缩着头,又是帮点烟,低眉顺眼地笑呵呵.
老朱研究补肾的方法,他缺孩子们吗,当然不缺。
他想要的是和锦荣有一个新的家庭,他希望那个新的家庭可以不像之前的家庭一样:孩子们长大了,去向我也不想理。
老朱迟迟没有说破,就如影片里明示出来的,是因为他怕女儿们的反对,在梁伯母问锦荣,为什么老朱不续弦时,锦荣也说,可能是因为女儿吧。
如果不是女儿们接二连三的离开,怕他也不会这么敢出这样的决定。
最后一场戏时,老朱作为客人,回到了这个他生活了一辈子的家庭,其实这个家早就散了。
他坐着出租车来到门口,拿出了家里的钥匙之后顿了一下,或许老朱感觉,现在回到这里他已经是个客人了。
当他站在客厅,静静地看着这个家还有在厨房里面忙碌的女儿。他感受到了这个家庭的分离与破碎。
家倩第一次在家中做了一顿“大烧特烧“的饭菜,来的也只有曾经不给她进厨房的父亲。
当朱师傅喝到了女儿煮出来的与曾经发妻煮出的同样味道的汤,他才看到了家倩的坚持,也终于理解到了家的意义,所以重新获得了生活的滋味。
“其实一家人,住在一个屋檐下,照样可以各过各的日子,可是从心里产生的那种顾忌,才是一-个家之所以为家的意义。我这一辈子怎么做,也不能像做菜一样,把所有的材料都集中起来才下锅,当然,吃到嘴里是酸甜苦辣,各尝各的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