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机器人开放的产业生态系统 缩小现实与理想差距
OFweek电子工程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虽然机器人产业发展迅速、前景广阔,但目前生产出的实际产品和人们的预期还有一定差距。业内专家指出,未来,机器人产业的革命性突破要靠更加开放的产业协作生态系统作支撑,平台越开放,机器人技术和产业革命也将离我们越近。机器人 机器人也许最能体现丰满想象与骨感现实的巨大差距。各种科幻片动画片中的机器人,都是聪明机灵、全能甚至超能,而代表了世界各国顶尖水平的 现实机器人 ,却常常动作迟缓甚至发呆死机, 呆萌 之感扑面而来。 如何让技术进步从量变发生质变,真正引爆潜力巨大的个人机器人市场?近日,在以 机器人 梦想启航 为主题的2015机器人世界杯产业峰会上,来自世界机器人产业领域的专家和企业界人士汇聚一堂,探讨加速智能机器人创新相关议题。大家不约而同地建议,要构建更加开放的产业协作生态系统,因为平台越开放,机器人技术和产业革命也就将离我们越近。 开放意味着不同科技领域之间的协作 作为机器人世界杯国际联合会主席,野田五十树提到不同技术领域之间协作给机器人技术发展带来的好处。他说,过去人工智能和机器人这两个领域是独立的,人工智能更关注大脑的思维。而在机器人世界杯出现以来的10多年里,两个领域在比赛中得到很好的组合,让机器人更灵活,也让更多类型的急救、家用机器人出现。 现在,机器人也结合了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等火热的概念,如果我们能继续分享梦想,这将是新的开始。
开放意味着不同国家和公司之间的协作 我们必须建立起开放的平台,才能鼓励人们去创新。 英特尔公司机器人创新中心总经理倪健安说,机器人产业需要跨学科、跨部门的合作,也需要*府的支持、学术界的研究和制造商的参与,才能够推动机器人市场实现整体增长。 倪健安认为,没有任何一家公司能够独立地抓住这个机会并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整个生态系统的通力合作,才能突破计算、视觉、语音、驱动这四大类机器人关键技术,让机器人有更好的能力,以更加自然的方式交流和移动,让机器人从具备感知能力开始,逐步具备识别、理解和认知能力,促使电影中的智能机器人形象早日变成现实。 开放意味着企业与全社会之间的协作 科大讯飞公司云平台事业部总经理于继栋介绍,公司从2010年开始才把自己的语音技术发布到互联上,4年半来,科大讯飞语音识别技术的飞速发展,离不开广大民的参与。 后台大量数据的积累,让机器人更智慧。讯飞语音2010年发布时,上线技术的识别率只有60%,半年后为80%,后来达到95%。现在,我们的语音交互平台上,每天有2000万用户,贡献1.6亿次语音交互。 于继栋说,除了不断开放语音技术,科大讯飞去年还开放了人脸识别等非语音交互技术,并启动 讯飞超脑计划 ,希望让机器人从语义理解到智能对话,再到智能决策甚至发现创新,以推动认知革命,让机器人时代快速到来。 开放意味着新兴技术与传统行业的协作 香港科技大学教授、2015国际人工智能大会程序主席杨强认为,现在大热的 互联+传统行业 ,未来将发展成 人工智能+传统行业 。机器学习离不开大数据,庞大的数据下蕴含很多知识,知识挖掘出来可以提供新的服务。而互联与传统行业的深层连接又离不开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个体,形成巨大知识图谱,满足用户的搜索、传播、整合等多种需求。 有深度、有黏性的互联和传统行业的连接离不开人工智能,传统行业加人工智能,最终将提供各行各业的服务机器人。 杨强说。 开放也意味着人类与机器人之间的协作 国际人工智能联合会主席玛鲁娜 维罗索在产业峰会上展示了其研究团队开发的机器人。这款机器人的 腿 是一套滑轮,上身则是传感器和笔记本,没有手臂。当它走到门口时,会用电子口音寻求最近的人帮其开门。 即便这些机器人有手臂,也不一定能抓住任何物体。因此我决定干脆让它们完全自治,并开发了一种 寻求帮助 的机器人模型。 玛鲁娜介绍说,这款机器人功能强大,能运送包裹、接待来宾,目前已在办公楼里服务了好几年,从未发生过故障。 90%的任务自己完成,10%的可以寻求帮助,这样的求助可以更好地帮助机器人学习。未来机器人将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够向人类寻求帮助,通过人机互动来完成任务或获取技能。
魅力强大的机器人产业,正在吸引大量资金、技术和人才的加入。机器人的革命性突破何时来临?那就要看产业平台有多开放,合作有多深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