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流产的危害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饮食男女除了美食,我们还能看到什么小悝 [复制链接]

1#

《饮食男女》这部电影是李安导演“家庭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作品,于年上映。

曾获得第67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与台湾金马奖多个提名,虽然没有获得实质性的奖项,但丝毫不影响这部电影的经典地位。

它在豆瓣评分9.1,并居于Top的No.58;

猫眼评分为9.9。

作为一部家庭伦理电影,却能获得如此高的评价,在中国,恐怕也就只有李安可以做到。

大家都知道,李安在成名之前,一直待业在家做着“家庭煮夫”。所以,他十分熟知中国料理。这也为电影,打下了很好的美食底子。

电影名字“饮食男女”出自于《礼记·礼运》,原文是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换句话理解,就是人有两个最大也最基本的欲望:一个是口腹之欲,另外一个就是关于情爱的生理欲望。

这两个欲望,也是这部电影主要表达的内容。透过李安的镜头,我们可以看到在一个传统的中国式大家庭里,所有人的忙忙碌碌,几乎都绕不开“饮食”和“男女”。

影片剧情主要围绕着父亲(郎雄饰演)和三个女儿之间的纠葛,以及这四个人各自发生的感情而展开。

其中,三个女儿的感情是电影里的三条明线,父亲的则是暗线。

所以,这部电影也是属于多线叙事。

电影开头,在一段节奏轻快的背景音乐中,我们感受到了父亲高超的厨艺;同时,也看到了中华传统料理的魅力。

这是一场极为舒适但也让人口水直流的视觉盛宴。小笼包、松鼠鱼、梅菜扣肉、烤鸭等等,都在挑拨着观众的舌头。

每个星期天,父亲都会这样精心准备一顿晚餐,为了促进和维持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不过,面对着父亲准备的晚餐,女儿们好像并不领情,在餐桌上大家都各自揣着心思。

这个家,貌合神离。

每一次星期天晚餐,都意味着一场变故。在这部电影里,家庭晚餐是电影剧情发展的重要道具。

第一次:二女儿家倩提出了要离开家,搬到外面住。同时,身为顶级大厨的父亲失去了味觉。

第二次:看似乖巧的小女儿家宁,未婚先孕。率先搬出家,和男友同住。

第三次:刻板保守的大姐家珍,宣布了已和体育老师闪婚,并搬出了家。

第四次:父亲打破了女儿们*昏恋对象的猜想,也是剧情最大的反转。家中的“第四个女儿”锦荣,竟然是他的*昏恋。

第五次:这次晚餐,只有二女儿家倩和父亲。最后两人达成和解,父亲恢复了味觉。

通过这五次晚餐,电影剧情脉络已经很清楚了。

李安最擅长塑造人物性格,最考究细节。但同时,他又没有抓着细节不放,例如在描述三个女儿的感情和父亲感情时,李安就一笔带过了,这样就免于电影陷入繁琐。

这也体现了李安叙事的老练。

这部电影,虽然以大家庭为背景,以丧偶独自抚养女儿成人的父亲,和三个女儿为主角。

但却摈弃了这类电影父慈子孝的风格,另辟蹊径,在一次次家庭聚餐之间,含蓄地反应了畸形的家庭关系,以及家庭成员中备受压抑的欲望。

这也是电影最经典的地方之一。

父亲是中年丧妻,独自抚养三个女儿成人。

作为父亲,他关爱女儿。但作为男人,他也有欲望。面对着已经成年的女儿,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一些类似“恋女”的情结。

为女儿做饭,每天清晨把她们叫醒,甚至替女儿洗内衣。一边想亲近她们,但一边又恪守着距离。电影中,父亲走进二女儿的房间叫她起床,开始他是温柔抚摸女儿的肩膀,后来像是反应过来什么,马上收回了手,又改回以往的生硬口吻。

在这种矛盾的心理刺激下,父亲对待女儿仅限于生活上的照顾,对于她们的内心世界,他拒绝去了解。

父亲的态度,也是这个家庭面临亲情危机的重要原因。

最典型的就是二女儿家倩买房被骗空了积蓄,但作为家人,却还是从报纸上得知的消息,无疑是对团圆饭的讽刺。

同父亲的“恋女”情结相对的是大女儿同学的姐姐,家中“第四个女儿”锦荣。

从小失去父亲的她,极度缺乏来自长辈的爱。遭遇不幸婚姻的锦荣,遇到对她关怀备至的类似父亲一样的长辈,毫无疑问,会一头扎进这个“恋父”的漩涡里。

所以,他们两个人的结合,在电影里合情合理。

李安对于他们这条感情暗线,在电影里给了好几处暗示。

片头的那通电话,锦荣和父亲在门口的对话,还有父亲在半夜手抄补肾的方子。无一不体现了他们之间的暗潮。

父亲从第一顿饭的欲言又止,到第四顿饭大爆发,感情一直压抑在心里。就像温师傅说的,他是干烧甲鱼,憋得慌。

影片里,父亲失去的味觉,实际就象征着压抑的欲望,还有一点就是家的意义。

味觉是电影的重要线索,它贯穿了电影始终。

所以,在第五顿饭里,已经获得欲望解放的父亲,在面对着被二女儿重建的家,又恢复了味觉。

电影中的三个女儿,在一个没有母亲这一角色的家庭里,父亲无疑就成了她们唯一获得爱的来源。

所以,姐妹之间,就不可避免的暗中较劲争宠。并在潜意识里,把父亲当做爱恋的对象。

大女儿家珍,在母亲去世后。自我代入母亲的角色,对妹妹多以教训女儿的口吻,以致让家倩对她避之不及。

家珍*信基督,表面上看,她的行为比较保守。为了照顾父亲,编造在大学被男友抛弃的情伤以此来逃避结婚。

家珍

二女儿家倩,是这个家庭最重要的角色。

她的性格,各遗传父母一半。

性格强硬,固执。在厨艺上很有天赋,但却被父亲赶出厨房,这是她对父亲一直耿耿于怀的事情。

在事业上,她年纪轻轻就是航空公司的高管。

在感情上,有固定的情人。

但是,在这个家庭里,她却一直待得不顺心,和父亲的关系几乎僵化。

她看上去,几乎什么都不缺,但实际骨子里又十分渴望被爱。

家倩在影片的开始,是最想逃离这个家的人。

她对父亲的情感,主要体现在对情人雷蒙说的一件儿时小事上。小时候父亲会给她用面粉做了手镯,做戒指。但当情人开玩笑也给她做起了菜戒指时,她的态度却显得很抗拒。

家倩的这一下意识举动,就说明这段回忆,是她内心珍而重之的,别人无法替代。

家倩

小女儿家宁,在这个家里的存在感最低。

她外表看上去乖巧,懂事。会在家庭发生矛盾的时候,在中间充当和事老。

但仔细一想,这又何尝不是她争宠的一种方式。

作为家里最小的孩子,母亲又早早过世,唯有这样,才能获得父亲以及姐姐们的好感。

多年的争宠已成为习惯,所以,她才会在闺蜜和男友吵架时从中挑拨,夺人所爱。

家宁

这是三个女儿在电影最开始,树立起来的形象。但经由李安的手,又一一打破常规,重新蜕变。这一破一立,也象征着这个原本摇摇欲坠的家庭。

最先改变的是小女儿家宁,她粉碎了之前乖巧的形象,未婚先孕率先搬出了这个家。这份果断,是女强人家倩远远比不上的。

然后是大女儿家珍,遇到浑身都是荷尔蒙气息的体育老师完全就沦陷了。学生恶作剧写的情书,只是她欲望的一个催化剂。

她看上去保守,但面对感情实际却最奔放。为了疏解积攒多年的情感与欲望,家珍选择了闪婚,也在宣布的当晚离开了家。

而最让人意外的便是二女儿家倩,她一开始是最想离开这个家的人。但在家庭面临分崩离析时,却又选择了留下来重新把家组建起来了。

原本畸形的家庭,因为一系列类似“革命”般的巨变,渐渐回归了正常。

不管是父亲,还是女儿,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刚开始一起挤在屋檐下,貌合神离。现在看似各自离开了家,过起了自己的小日子,但家庭却获得了真正的大团圆。

这个结局,不得不说,是李安给我们大多数家庭都追求团圆的一个人性关怀。

不管是《饮食男女》,还是《喜宴》和《推手》,我们都能从里面感受到家的温度。而且,还有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对家的眷恋和向往。

就像别人说的,这三部家庭作品,实际就是李安的乡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